今天去看了《何以为家》,我以为这么贴近自己生活的电影会让我哭到撕心裂肺。但是整个观看过程我都很平淡,只有两次流泪,一次是萨哈被送走的那段,一次是影片最后赞恩笑的那一刻。电影没有刻意煽情,镜头也都以写实方式表现,没有“花里胡哨”镜头,从赞恩这个十二岁孩子的视角来叙述整部电影的所有情绪。
也正是因为这样,从小孩子的角度表达,在“大人”眼中就有点无病呻吟的感觉,感觉很平淡很心酸,却又不值得去为之“呐喊”。所以网上很多声音是:抑压,心酸,沉重,却很少有感同身受。
“我希望大人听我说,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我只记得暴力、侮辱和殴打,链子、管子和皮带。”
今天的我特别想“孩子气”的抱怨一下,生活是一堆狗屎,我试图变好,试图寻找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可上帝不允许,它宁愿我们做“洗碗工”,一次又一次斩断我们仅存的希冀。
我接收到的最多的评价就是:多愁善感、玻璃心。在我的记忆里,感受最多的就是生存和面子,而不是爱与生活,即便长大后我试图通过学习知识、通过一系列特别的训练去改变这种童年时期带给我的性格,但我还是不能真正做到。在这狗屎的生活里,我们渴望被爱,却患得患失,不管是友情爱情,一切情感的表达都学不会,缺爱且不会爱,只能小心翼翼。
影片里赞恩起诉父母的理由是“他们生下了我”,法官问赞恩想让父母怎么做,赞恩的回答是“请他们不要再生了”,赞恩一家是叙利亚难民,很多人看完庆幸自己生活在我们国家,生活在和平年代,其实影片中的故事只是刚好在这个背景下产生,同样的故事在我出生时也就是九十年代的中国也同样发生着,网络上有个词叫:90年代弃婴,我曾经差点成为这个群体中的一个。那个年代的广大农村地区,和赞恩这样的家庭相似的数不胜数,一是“生而不养”,生育政策、宗族文化、身体状况、地方暴力方方面面因素致使生而不养,我曾质问过父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父亲很平淡地回答我,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这样,二是“养而不育”,赞恩面对的就是养而不育的问题,中国式教育更多的是养而不是育,父亲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吃饱穿暖就好,影片中赞恩父母在为自己辩护时哭着说:为了让孩子们活着已经拼尽全力,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心软了,他们好像也没做错什么,只是多生了几个孩子,他们的能力仅限于让孩子生存,并且为之拼尽全力,那还有什么理由怪和恨。
影片最后赞恩去拍护照照片,一个可以证明他身份的照片,赞恩笑了,我却哭了,因为我中考那年才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号!
生而不养,养而不育,何以为家!愿这个世界所有的孩子都可以被温柔相待。
本文为原创
作者介绍:猫三,一个喜欢思考多愁伤感的90后女孩,喜欢猫,排行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