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微博中时不时出现“数学滚出高考”,或者“英语滚出高考”的讨论,而且传言英语即将结束一考定终身的模式,改为类似大学四六级一样的高中过级制度。不经意地想到一个问题:中学时花了那么多精力学的三门主科,那个是对现在最有用的?
按我的经验,性价比最低的是英语,数学居中,最高的非语文莫属。
由于公司的性质,大部分同事都是学理工科出身的,尤其我们偏市场口的,平时坐在办公室里总在开会,打电话,写邮件,写通报,写分析。分析也用不上高等数学,即不用微积分求极限,也不用多元统计建模,最得力的工具是Excel,而不是Matlab,分析的难点是多变的统计口径,以及不可靠的数据源。主要的计算工作还是分好区域和维度,算好环比和同比,定好指标跟进度。
可数据好算,材料难写。当指标已经突破天际登陆月球时,市场还被万有引力牢牢拴在地球表面。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怎么完成,是要写“臣屡战屡败”,还是写“臣屡败屡战”,就看你的文字功底了。不是我军太无能,实在共军太狡猾,那些早年虚冲埋下的地雷要悄悄绕过,可以戳破的泡沫要大书特书。至少兄弟们三天两头加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吧。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上面定下来的目标自然是宏伟远大,未来愿景就像皇帝的新装一般美轮美奂。全军将士充满信心,反正过完一个月算一个月,先把这个会过了再说。立计划,表决心,辩证思维有高度,多看新闻联播多看党报,擅用官方“新华体”,开篇高屋建瓴,内容一二三四,提取出类似“五个一工程”的小标题口号,或来一套气势磅礴的排比句,就像那18世纪的排枪齐射,顿时硝烟弥漫,想象中的敌人非死即伤。想来想去,我们现在用的语文都是当初政治老师教的。
但话说回来,就算不用沉浸在文山会海的地狱中,工作正常沟通也需要语言条理性。比如协调一个开会,以下两种说法哪个更合适?
未组织的思想
A总来电话说他下午3点不能参加会议。B总说他不介意晚一点开会,明天开也可以,但明天10:30以前不行。C总的秘书说,他明天晚些时候才能从法兰克福赶回来。会议室明天已经有人预订了,但星期四还没有人预订。会议时间定在星期四上午11点似乎比较合适。您看行吗?
结构化思维组织的思想
今天的会议可以改在星期四上午11点开吗?因为这样对A总和B总都更方便,C总也能参加,并且本周只有这一天会议室还没有被预订。
其实只是《金字塔原理》的一个例子。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这些结构化表达的基本准则,老师没教我们,只好在公司内部口耳相传。再加上一门PPT选修课,学会怎么套用模板,做好排版,统一字体大小和类型,调整行间距,你就已经开始渐入佳境。长此以往,继续修炼到了一定境界,将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像一个文字秘书,而不是市场部的项目经理了。
而我自己空谈了半天,为什么材料有时也写得不咋滴?只能说形势总是比人强,决策变化总比执行快,至于时间紧任务重,死线前没完没了的改稿,那就是另一个博大精深的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