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最近几年变化太大了,整个城市几乎都拆了重建了。
我是20年前离开的,离开时带着满腔的乡愁,所以每次回去我特别渴望看到自己熟悉的街道、建筑,特别想重温过去,重温那些魂牵梦绕的抹不掉的记忆。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故乡到处开始拆除、重建。原有的老旧的民居、店铺、商场渐渐地被林立的高楼,或者新式的店铺、商厦所取代。新是够新的,也似乎没有什么不好。然而此中我却找不到一点儿亲切的回忆,只有一种陌生和疏离感。
就连在那儿屹立了几百年的鼓楼也变得焕然一新,失去了旧日的沧桑感。还有鼓楼下原来那看起来几乎摇摇欲坠的二层小土楼,不知历经了几代风雨侵蚀,以前我每次打那儿经过时都不免多看几眼,那座土楼与我而言,似乎充满了一种神秘感和无言的魅力,它似乎在默默无言的述说着什么。而今,那座土楼早已被夷为平地。鼓楼周围也到处是一派新气象,没有见识过它的过去的人,很难想象它的旧日原来竟是那样的。
鼓楼往西马路左面过去有一个商厦叫云岗大厦,我结婚用的陪嫁就是妈妈和我在这儿一块儿买的。那时买东西讲究一对一对的,我依稀记得妈妈给我买了一对带大红喜字的洗脸盆、一对粉色的镜子——那镜子的款式现在都见不到,已然是一个古董了,拿出来放在那儿绝对是一个漂亮的装饰,还有一个床单。至今我依然保留着那个中间是个桃心的粉色床单,尽管那个床单我只在结婚那天用了一次,以后就束之高阁了。因为它是滑面的,而且质量也的确不好。但它是那个年代的标志物,那个年代结婚的人必然要买这么一床床单。看着它能唤起我对过去亲切的回忆。留住它就是留住了自己的记忆,扔了它,对我来说就意味着对过去的背叛。
现在我多想再进去转一转看一看,仔细的回味一下当年的情景。那会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感觉呀。可惜,我再也无缘体会了,我只能在想象中回味一下。
还有我过去曾经住过的小区呢?我多想再次去看看。记得我过去住在南关时,院里有个凉粉摊,俩块钱一碗,我曾经无数次的经过那里,但因为那时穷,每次我都忍着不吃。过后我心里似乎还有一种战胜自我的胜利感。
还有我老去买肉的那家小小的铺面呢,那是一个临街的窗口。那时买点儿瘦肉可真难呀,得赔着笑脸多说些好话,还得运气好赶上了才能买到瘦肉。
还有东街有一个菜市场,过去卖肉卖菜,什么都卖。爸爸原来常去那儿买肉,有一次他回来高兴的说有一个姑娘不赖,他每次去都卖给他瘦肉,后来有一回不知怎么就没卖给爸爸瘦肉,好像态度还不太好,爸爸回来说起来有点儿生气,从此就再也不找她了。那个地方,爸爸一度还隔三差五从那儿买羊肝吃呢。爸爸买回来妈妈就高高兴兴得做上,我们吃的那个美呀。
而现在所有这些建筑已经都被新的建筑取代了。这些旧时的记忆也几乎要从我的记忆中消失了,因为它的载体没了,我没有机会去巩固强化我的记忆。
现在终于深深体会到了小时候熟读的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个中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