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这是我们平时最熟悉不过的词语了。
“放松点儿”,考试,比赛,应聘、就诊、相亲、谈判……只要是因为紧张可能影响自身状态的时候,它都会被自己或者旁人想到或者提起。
刚开始练习桩功的时候,老师提到的两个关键词令人印象深刻,也得益颇多,那就是放松、自然。今天,半步就想结合自己日常的体会来谈一谈放松的感悟。
放下为法
放松是我们对事物的注意或控制力由紧变松的过程。松弛是目的,而放下才是章法。
习武站桩筑基时,对身体的要求是松弛的。大家都说完全放松很难,我的体会是要想做到完全放松,前提是要找到身体的支点。
可以想象一下站立的木偶或者是人体模型,支撑它的着力点是双脚、腰胯、脊椎和颈椎。站桩时尝试找到这些支点,并以为支撑,降低身体其它部位的紧张度,逐渐就可以体会到骨骼、关节和肌肉慢慢松弛的状态。
关于身体的放松,作家柯云路也曾给他的朋友做过一个实验去体验个中奥妙:
柯云路拿了把椅子,要求朋友单手扶住椅背,然后做金鸡独立状。再从屋里找出十件东西,书包,枕头,收音机,暖壶,粮食,蔬菜……只有身体和另一只手,让朋友背着,抱着,拿着。这个动作,一会儿就坚持不住了。
柯云路帮朋友拿掉一件东西,朋友感到轻松了一点,但仍然很累。过了一会儿,再为他拿掉一点东西,又轻松了一点。这样,一件一件地拿,十件东西陆陆续续都拿掉了。朋友轻松多了,但还是要金鸡独立的状态。
又过了一会儿,实在坚持不住了,柯云路便让朋友把另一条腿放下来,手离开椅背,自然站好。随后问道:现在有什么感受?朋友说,我似乎体会到放松的感觉了。
这个体会我想大家也都能明白:无论是练功还是平日里的休息,放松就是让自己找到舒服的感觉。端起的肩膀、紧绷的肌肉就好像手里拿着的那些东西一样,拿的多了,端的多了,自然就不自在。拿得起,也要放得下。放下了,舒服了,也就找到了松弛。
静心为本
如果放松仅仅是身体层面的问题,事情反倒简单了,而事实恰恰并非如此。
一起站桩的年轻小伙伴曾说,他在锻炼时经常想着会不会有人给他打电话来短消息?又或总希望能早点收工了看看手机里那些微信消息;另外也有武友在交流的时候表示,站着站着,时间长了脑海里感觉万念袭来,身体很难坚持,站不住也不想站。这跟失眠难以入睡的状态非常的相似,这不是身体放松的问题,是难以静心的缘故。
生活中,内心远比身体累。人心往往被许多的挂碍牵制着,即便身体踏实落地,也无法做到真正的放松。拿得起的是世事,放得下的才是真悟。
通常,放松的时候要克制思虑,可往往适得其反,越控制思虑越重,如影随形,挥之不去。本人的体会,静心还须先松心。
放松时,通过呼吸或者默念的方式收神还是必要的,但不要依赖。一旦脑海中有琐事心念出现时,既不要起心刻意控制,也不要主动关注,把自己的身心当作一扇通透的窗户,随其意来,随其意走,这里的关键是不主动与心念产生任何的关联和互动!练功也好,放松身体也罢,长此以往,逐渐卸下心理重负,内心松弛,静心自在,一松百松。
虚空为上
《道德经》老子曰:“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内家拳桩功也讲,松肩坠肘,虚(空)心实腹;这里的虚是无所求,空则是回归自然状态。
随着身体的松弛和内心的宁静,我们逐渐可以体会到身心放松的美妙,不过追求真正放松的最高境界可能还是这样的虚空吧!只是,平常人哪里这么容易能够做得到呢?
空空静静,知足常乐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