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历史、是故事也是精神 —35位人物盘点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重温旧版三国+点评书籍,这是一部哭戏多的男人戏,但英雄泪更能涤荡心灵,直击人心。
好的历史是一面镜子。
让我们站在跨时空越层级的视角,窥探事物的发展。
在这过程中与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深交,感受他们的睿智、勇气、操守、风骨、圆滑乃至狡诈,直击人心或感人落泪,或启人心智。
站在历史角度看人性好坏、善恶、是非、因果,悲情与无奈才是人生常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做复杂世界的明白人,也许才是读史最大的意义和价值。
刘备28岁之前一直在卖草鞋,诸葛亮下山时已46岁,进入三国鼎立时期,刘备53岁,入主西川后,58岁进位汉中王,终成霸业。
这期间经历了5次死里逃生(济北平原郡、跃马檀溪、青梅煮酒、求和吕布、兵败夷陵),失去了至亲甘夫人。
曹操迎汉献帝到许昌,用20年时间平定九州之地,59岁统一北方。期间经历4次生死劫难(讨伐董卓、张秀叛曹、败走华容道、割须弃袍),父亲曹嵩及家人40余口因陶谦而被杀。
孙权之父孙坚,兄孙策为建立东吴基业而死,两代人拼杀为孙权奠定了富庶而稳固的东吴政权,但同样牺牲了其妹孙尚香的一辈子的婚姻幸福。
刘备47岁时仍无立足之地,但依然以“匡扶汉室”为目标和理想;曹操30多年的时间在外四处征战,孙权19岁继位撑起江东基业。
即使身处险境,历经生死,这个英雄们仍有一颗不甘居他人之下的野心,这份气魄和不服输的斗志是三国传递给我们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除此之外,三国其他人物身上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这里面有我我喜欢的人、惋惜的人、可怜的人、敬佩的人......
首先,从我喜欢的三国人物说起~
1.赵云。
性情温和,遇事冷静,智勇双全,武艺高强,责任感爆棚,是三国人物里面难得的一位面面俱到,样样可取的人物。
赵云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心里随时都有别人的存在。跟人配合的时候,往往没什么表现,当他独当一面的时候,整个舞台都是他的。他不会一个人独霸舞台,而使得每个人都有展示的机会。子龙是长坂坡中救小主的孤胆英雄,也是喋血汝南救刘备的万众英豪。
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
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
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
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
2.关公。
三国里的灵魂人物,义气深重,义薄云天,忠义守信,令人敬仰。看到关羽被杀,就想弃剧,觉得《三国演义》中“义”气的代言人都死了,还有什么好看的?关于死后更是因“忠义义”的化身被封为了武圣人。
为什么被封神,是因为普通人很难做得到,大家敬仰着关公,但他的忠义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学到的,因此神的形象只能被膜拜却很难被学习。
3.诸葛亮。
被水镜先生评“得其主而不得其时”的遗憾,明知天命不可违而为之的坚持。他是稍微有点机会、有点希望就要努力抓住,去完成他的承诺,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一直到现在都被人敬仰。
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情感人至深,也有参透时也,命也,运也的现状后依然独自在黑暗中坚持,坚持,再坚持的前进,至到耗尽一生只为那句生死一诺。
4.鲁肃。
是一位顾全大局,懂得协作,低调务实的团队领导人。一直小心维护着连蜀抗曹的战略大方针,即使知道眼前吃亏也愿意为长远考虑、大局着想懂得成全他人的政治家,他才是真正高瞻远瞩的聪明人。
5.黄忠/黄盖。
黄盖54岁赤壁之战中为献苦肉计,心甘情愿被周瑜打到血肉模糊,后世流传很广的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无不赞扬了黄老先生自我牺牲的大义精神。
黄忠73岁还在冲锋陷阵,为了崇高理想而鞠躬尽瘁的老将,义气云天,责任心超强,勇于牺牲自我,一辈子正气凛然的老英雄。
6.张飞。
粗中有细,为人简单纯粹,性格鲜明可爱。三国人物中英雄特质最少的英雄~
三国里面,不乏悲情的英雄人物~
1.吕布。
武艺高强却没有忠义血性,被张飞称为“三姓家奴”,见利忘义,有勇无谋,一手好牌打稀烂。
吕布最可怜的地方是既不能令(当不好领导),又不授命(找不到好领导),最后搞到是老板都怕他,没人敢用;不能跟别人混自己又混不好,结果就只有死路一条。
2.徐庶。
天资聪颖、精于计策,为救母亲归降曹操后发现被曹操哄骗,母亲为保名节上吊自尽,抱憾终身。
满腹经纶誓不为曹操献一计,他的一生本该青史留名却黯淡失色,让人扼腕叹息。
3.郭嘉。
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智谋比肩诸葛亮。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功勋,38岁英年早逝;
人言“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如果诸葛亮不出山,论实力,曹操还是最强王者,郭嘉不死便无三国,其为时也!郭嘉死,诸葛亮出,辅佐刘备获得三分天下有其一,三国之势形成,其为运也!
郭嘉的死是历史的命数也是个人的命数,让人可叹!
4. 庞统。
智谋双绝、学识渊博,民间有“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却出师未捷身先死,如果凤雏不早死,或许能为蜀国多续几十年的命,也或者三国归一统,匡复汉室也未可知~
5.周瑜。
有风度、有学识,心思细腻、反应敏捷、手段高明却早逝;
周瑜如能像鲁肃一样顾全大局,心胸宽广,按照连蜀抗曹的大方针,不把诸葛亮当对手而是像老师一样去学习,或许会有另一番作为。
6.曹植。
天资聪颖、恃才放旷,没有政治细胞过分自信,被逼绝路;
现在看曹操将王位传给曹丕是对的,曹丕的性格及手段更适合残酷的政治斗争,而曹植更像是一位文艺男青年,吟诗作赋、春花秋月、对酒当歌的人生也许更适合他。
7. 杨修。
聪明反被聪明误,一路被自己的聪明逼到绝境;
杨修的聪明喜欢外露,在老板和同事面前不懂低调,喜欢表现。面对曹操多疑、猜忌的性格
以至于这种聪明引起对他的恐惧,可见总猜透老板心思又不懂收敛的人,对老板来说不是好事,反而是一种忌惮。
8. 马谡。
孔明一生最大的失误就是指派马谡守街亭,街亭至关重要,此地一失,北伐注定无望。刘备临终时特别提出“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马谡对地方行政有经验,对行军作战则纸面经验大于实战,自作聪明失街亭而丢掉性命;
9. 姜维。
文武兼备,有个好母亲好师傅,却没遇到好老板,以致晚年凄惨;
姜维这个角色在诸葛亮去世的蜀国后时代,属于最悲情的一个角色,每每看到这个人物都很心疼。姜维26岁被诸葛亮收至麾下,62岁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36年中鞠躬尽瘁,无怨无悔,全力以赴,一点没有保留。
为了兑现对诸葛亮的承诺,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自己无所求,一直战到死。
在姜维身上不仅看到了关公的忠义,也看到了一生为一承诺而活的精神,真是可悲、可叹、可敬!
10. 陈宫。
属于一个悲情人物,一辈子很想有番作为,却始终找不到一个好老板,这种人就叫“陈宫”。
他先是追随曹操,因曹操杀吕伯奢全家,被曹操那句“宁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话惊到了!认为曹操是不仁不义之徒,弃曹操而去。
后追随吕布,认为吕布武艺超群,自己的智谋可以与之互补干一番大事,却无奈吕布不听。他的谋略被吕布弃之敝履,下邳之战,白门楼上拒不降曹,最终慷慨赴死。
11. 魏延。
做事不懂变通,更不懂职场如何跟领导相处,不合时宜的顶撞老板和质疑其计划的合理性就是大忌。
但却不思变通,喜欢耍脾气致使出了很多力却讨不到好处(每次征战都有他,也干了很多苦活累活)。主意比较正,诸葛亮死后,更是一意孤行烧掉回四川栈道,要求大家按照自己的策略继续北伐,导致最终丧命。
来说说三国过的女性人物。《三国演义》中女性人物少之又少且都是配角,但她们的形象却依然闪闪发光,熠熠生辉~
1.徐庶母亲。
是一位深明大义,有见识,有气节,讲义气且不输男子的女性英豪。
当知道儿子被曹操哄骗,为不让自己成为曹操要挟儿子的棋子,上吊自杀成全儿子、以正清白。真是个刚烈的女子~
2. 甘夫人。
刘备33岁迎娶18岁的甘夫人,之后跟随刘备颠沛流离,毫无安全感可言,但始终对刘备不离不弃。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征讨荆州刘表,刘备得刘表收留屯兵新野。立身未稳的刘备只好带着军队和百姓难逃,逃亡路上与甘夫人和襁褓中得阿斗走散。幸亏赵云及时返回找到甘夫人,但甘夫人见四周被敌军围困,三人无法顺利逃出,为使阿斗顺利被救,坚定果敢投井而死,年仅22岁。
甘夫人的勇敢与大义,真是令人叹服,为母则刚。
3. 吴国太。
是一位有力量的女性,辅助吴国三朝主公,经历丈夫惨死,大儿子惨死,女儿远嫁,依然能够为子女撑起一片天,让人感叹唏嘘。
4.孙尚香。
是个“待字闺中有誓愿,慰平生当嫁盖世英雄郎”的奇女子。她思维缜密,果敢刚毅帮助刘备离开东吴,但遗憾的是跟刘备的政治婚姻只获得了2年的短暂幸福,后续则是无尽的痛苦。
5. 貂蝉。
红颜薄命的一位悲情女子。16岁被王允献给董卓,担负起挽救汉室的重任;以自己的美貌、机智和舍生取义除掉董卓,却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幸福~
又是一位乱世中的以柔弱身躯负载千斤重担的巾帼须眉…
6.小乔。
善良温婉,深明大义。并没有因周瑜的死而责备诸葛亮,非常有礼有节地待人接物~男人娶妻当小乔
来说一些小人物的大故事,小人物往往决定着一些大的历史走向~
1.吕伯奢。
曹操错吕伯奢家人,又有故将吕伯奢杀死,并说出“宁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此话一出,完全是自毁前程。不仅害了自己,也使得大家至今不能原谅他。曹操被定格为坏人,就是从杀吕伯奢全家开始的。
曹操如果知道杀吕伯奢全家会让他的“奸雄”形象更加牢固,代代相传却不被原谅,他会不会追悔莫及、徒唤奈何?
2.貂蝉。
弱小女子担大任,没有一兵一卒,完全凭借机智成功离间董卓与吕布,最终吕布杀死董卓。董卓死,曹操出,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3.胡班。
胡班在荥阳太守王植手下当差。王植一心想为洛阳太守复仇,佯装好好招待关羽,后派人半夜放火,要把关羽一行人都烧死。
由于胡班仰望关羽,想看他到底长什么样子,于是在窗外偷窥,才使得他们得以见面交谈。关羽将前庄主写给胡班的家信交予他,胡班看关羽是好人,因此将王植不怀好意烧死关羽的事情告诉他,并冒着牺牲自己的危险放关羽逃跑,自己再回去放火,造成假象。但被王植发现,胡班被斩杀。
小人物做出的大贡献,值得我们纪念。如果不是他,关羽与两位嫂嫂以及随从和家眷就要葬身火海了,更不用说之后的声名远播了~
4.周仓
周仓原本是黄巾的一分子,后沦落山贼。关羽辞别曹操千里走单骑带两位嫂嫂去往汝南的路上,周仓说自己对关羽仰慕已久,愿追随为他牵马坠镫,关羽见他诚心实意,于是应允。
周仓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他跟随关羽别无所图。不为升官发财,功名利禄,一辈子都在替关羽照顾马,当他的马夫,经常让他踩着自己的身体上马。
关羽败走麦城,周仓不离不弃。自己决定突围时,让周仓留下协助王甫,临别前,两人抱在一起痛哭不已(这段真是感人至深,我哭了很多遍~)
现在的关公庙里,关公塑像旁边的人就是周仓。能在关公庙里站在关羽身旁被老百姓供奉,即使官做得再大也不会受此礼遇,可周仓做到了。
周仓一辈子就干了一个事情,并且干得非常好。他的守分、坚持和忠贞不二的精神让人为之动容。
5.吹笛牧童
刘备汝南失利后,转投荆州刘表。刘表的妻弟蔡瑁不满姐夫器重刘备,再加上刘备劝刘表不可将位子传给小儿子,触及到了夫人蔡氏的利益,因此与其弟蔡瑁联合起来要杀刘备。
刘表因生病不能主持襄阳盛会,他的两个儿子又缺乏经验,所以蔡瑁建议刘表让刘备代替主持并从中杀掉他,幸得伊籍提醒,刘备以更以为由快马加鞭跑到城西不远处,刘备无耐之下纵马过河,最终跃马过檀溪。
脱险后,路遇一吹笛牧童骑牛而来,经牧童引路见到了水镜先生司马徽(三国中隐藏最深得扫地僧)。
水镜先生点破刘备有万人敌的良将,却无善用军师,无地盘只能四处投靠,并说当今天下奇才,尽在此地。
之后便遇见徐庶,刘备刚尝到有军师辅助的甜头,徐庶却被曹操哄骗许昌。徐庶离开之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牧童就是那根隐线,由他牵出了三国中以水镜先生为首的智囊团,诸葛亮出,三国鼎立之势即成。
6.蒋干
赤壁之战,曹操率二十万大军南下,攻打刘备、孙权。在曹操重压之下,孙刘组成联盟,共同对抗曹操。
蒋干向曹操请命过江,劝降周瑜,周瑜却将计就计。
第1,用离间计杀掉蔡瑁、张允
周瑜与蒋干饮至深夜,留蒋干与其抵足而眠,佯装大醉,故意将文书放在案上,等着蒋干去翻看;蒋干终于发现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假书信,带上获取的情报直奔曹营。
曹操信以为真,不等蔡、张二人辩解,把他们杀掉了。
曹操帐下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战,蔡、张还没将水军操练好,便丢了性命。曹军失去懂水战、能操练水军的都督,也为后面赤壁之败埋下伏笔。
第2,引出庞统,向曹操献计
①先把蒋干软禁在庞统居住的西山庵,以蒋干在庵内巧遇庞统,庞统向蒋干说明自己有意离开江东,蒋干表示如庞统肯辅佐曹操,他可引荐;
②庞统二人奔赴曹营,庞统向曹操献铁索连舟计。
赤壁之战的胜负,对三国鼎立的的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曹操惨败,自此败退北方,终其一生没敢再南征,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最大受益者是刘备,他从征战多年尚无立足之地的困境,一举夺得战略要地荆州,迈出了连吴抗曹的第一步。刘备和孙权结盟使三方势力达到了一个平衡,三国历史大幕由此开始。
来说最后一个三国最可怜可悲的人——莫过于汉献帝刘协。
年仅9岁,成了董卓的傀儡。孤苦无依的刘协小小年纪便成为工具人,自己却无能为力;
15岁,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献帝又成了曹操的提线木偶。他曾咬破手指,用鲜血来写密诏求助(衣带血诏),后被发现,那些联名的忠义之臣或被杀或被迫逃亡。
为进一步掌控献帝,曹操杀伏皇后又把自己女儿嫁给献帝为后。
39岁,被曹丕借禅让之名行篡位之实。刘协在群臣的逼迫下被迫退位,含泪祭告宗庙,主动交出玉玺,成为山羊公。54岁病死。
献帝从登基到退位都是被人所逼,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时刻忍受自己人生不能被主宰的痛苦与折磨。
他这一生是被别人所操控的一生,比董卓所废的少帝更加悲惨。
这期间的幸与不幸,我们也只能透过历史人物感叹王朝兴衰,末代君王的下场多是悲剧收场,令人唏嘘不已…
是天意,也是历史规律!
看完《三国演义》,合上书本,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众多的人物一一在脑中回荡,让人印象深刻。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800年了,那些精彩纷呈斗智斗勇的场景早已随风飘散,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虽然英雄已死,但精神永生。
这些英雄人物的行为、品德,《三国演义》把“义”字活生生地“演”出来,让我们知道公义的要紧、正义的重要,还有道义的神圣。
公义、正义、道义,都有一个共同的“义”字,而这个“义”字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世世代代的后人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