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妹晓琳读完研究生,又考上了博士。
为了好好读书,已经25岁的她,还没试过给自己挣一分钱,也没有好好谈个恋爱。
我觉得蛮可惜的,浪费了大好青春在单一的事情上。(请原谅我这个学渣不上进的低级思维。)
我问晓琳考上博士后有什么打算?
她一改往日对学术上侃侃而谈的状态,双眼流露出茫然:“还没想好呢,如果可以就继续读书吧。毕竟现在博士毕业也不好找工作。”
我默默地捡起自己被击碎一地的自尊:二本毕业的老学姐,难道工作了十年都是假工作吗?
我:“可你终归要工作吧?要结婚生孩子吧?有些事情可以及早规划的,不一定是非得等到迫不得已才行动啊。而且人生还有那么多事情可以去尝试,你应该给自己多点机会去体验。”
她:“我爸妈从小到大就叫我好好读书,其他事情不用管,现在我倒是想尝试挣钱啊,拍拖结婚啊,但是总觉得除了读书以外的其他事情我根本做不好。”
我:“工作和结婚生孩子只是人生一种经历,不是考试有标准,别考虑什么好不好的,自己享受过程就可以了。”
她:“我觉得还是先读书吧,毕竟读到博士,大家还是很羡慕我的,而且也给爸爸妈妈增光了,我在这个事情上更能找到成就感。”
原来晓琳迷失方向,是因为她活在了父母和他人的眼光下,为了赢得他人的认可和羡慕,一直在努力。
可是却不知道怎样才能为自己而活,活出自己的写意人生,读书成了她逃避现实的一种惯性方式。
知识可以武装人的大脑,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对自我的认知,能够掌控自己需求的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爱华马上就要结束产假回归工作了。她遇到了几乎妈妈们都会遇到的问题:究竟该选择全职带娃,还是回归职场。
她来寻求我的意见。
我告诉她:“这等人生大事,我是决定没有权利也没有办法帮你决定的,我只能给你提供思考的路径。所以,你告诉我在这个事情上,你纠结的点是什么?害怕的又是什么?:
她:“家里老人的育儿理念非常陈旧,我很想自己带孩子,但是又怕被人说我不独立,靠老公,也怕会脱离社会。但是如果去工作,我的工作特别忙,我又担心家里人说我不顾孩子,怕孩子以后觉得我没有好好陪伴她。“
我问她:“所以你的一切顾虑主要是来源于害怕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以及不解?你希望自己能够让别人看起来满意吗?”
她似乎一点就明白了,想了好一会,才回答我:“好像真的是这样,我比较害怕别人对我不满意。”
我:“所以啊,你有没有真正考虑过你自己的内心,你想要怎样做才会让自己满意呢?”
她答:“真的没有考虑过自己真实需求。我一直觉得生了孩子之后好累,一方面担心孩子照顾不好,一方面又担心别人看待自己的眼光。顾着这些完全没有想过自己要什么。”
如果你的选择是根据自己的内心真实需求而做的,那么如论选择的是什么,都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就可以了,没有那么多的累赘和负担。
而如果我们的选择需要应付别人的意见和眼光,你永远不可能满意自己的选择,因为你永远无法让所有人都对你满意。
当你活得很累的时候,你就去检视一下自己有多少精力用在了应付他人的眼光之下了。
也许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告诉我们:检验生活是否合格有很多标准,检验你的人生是否完美也有很多标准,而这些标准大部分都是世俗的眼光,和归一化的标签。
我们很努力地生活,就是为了满足各式各样的标准,为了达标人生各个阶段的各种“考试”,疲于奔命地去让自己填满“人生标准”的答卷。
殊不知,活成自己希望的样子,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但为什么很多人找不到自己的真正需求?不知道究竟该怎么活,才会让自己满意?
最大的因素是因为我们过于关注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因而混淆了自己的真实需求。
我在做重大选择的时候,有过和爱华一样的体验:特别顾虑放弃好工作会让父母担心自己的将来,会让他人看低自己。
我反反复复“质问”老公:我没了收入你会不会看低我?你会不会觉得我向你伸手要钱的那一刻特别讨厌?
虽然他一再强调:你的选择你负责,无论你做什么选择,我都支持你。
但我还是忐忑不安。
其实我真的需要他一句话给我定心丸吗?不是的,我只是太在意他人对我的看法了。
男人如果想要哄你,一句话的承诺有多难?而你愿意相信吗?
信了你就可能毁了。正如《我的前半生》里,陈俊生对罗子君说过的:“我养你。”
当我纠结得不能再纠结了,我觉得继续下去简直是浪费生命。于是开始好好给自己梳理内心需求。
一、找出自己纠结的点,并且问自己为什么?一定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跟自己有关的因素。
比如我不敢辞职,为什么?追根溯源是因为当时的收入起码可以让我活得表面光鲜,让身边人觉得我还属于幸福的标配里。
所以我不敢辞职,是因为怕日后的生活变得没有那么风光,我害怕别人觉得自己落魄了。而我是不是真的会落魄只是我的假象,我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看自己的眼光。
二、如果我大胆地踏出去,不考虑他人因素,会有什么后果?这样的结果能接受吗?不能接受的话就反过来想想,如果我不踏出这一步,同样不考虑他人因素,会有什么后果?
我辞职后,我应该会有新的事业,我会有自由时间可以支配,可以好好陪孩子,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我可能很长时间不能痛快地大手笔花钱了。
但是如果我不辞职,我会很不开心地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消耗自己的情绪,创造不了自己的价值,固步自封拿着稳定的收入。
总体来说,踏出去,比留下来更有意义,而且踏出去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三、我要怎么做才能让自己觉得坚持这个选择之后,自己是快乐幸福的?要找到那个能够让自己持续认可选择的点。
我崇尚自由,我喜欢和孩子在一起,我热爱自媒体给我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每当我在做自媒体内容的时候,再苦再累我都觉得很有趣,每当我和孩子一起玩的时候,总是玩不腻。
这两个事情都是容易让我持续产生心流专注去做的事情。所以如果我辞职后,一直做这个事情,会认可自己的选择。
四、最坏的后果和补救措施是什么?难度在哪里?你还需要什么的支持(非他人给予的)
最坏的后果是我对这样的生活失去了兴趣,我的精神空间开始空洞,这是我最不能接受的情况。
那么我可以选择重新去工作,或者去创业,而这些事情对我而言,过往的人生阅历给我满满都信心:只要我想做的事情,没有做不成的。
如果我进入了补救措施,我需要的支持是自我能力的匹配。在我想重新回归职场的时候,我必须具备回归职场的竞争力。
所以在回归职场之前,我可以做到不断强化我的竞争力,我依然在快速地追随社会进步的变化步伐。那么,我无需畏惧。
不要去仰慕别人的人生,也不要去评价他人的活法,你永远不会知道他人在生活中真正的内在感受是什么。
武则天有名垂青史的政治生涯,但她为了皇位拭子,六亲不认;
居里夫人在科研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她的晚年因为爱情落得声名败落;
梅艳芳在音乐上赢得了无数的认可,最终却孤独地早早病逝……
她们每一个在我们看来羡慕、崇拜的成功,背后都有我们不愿意接受的悲惨遭遇。
她们看似活出了符合世俗标准的成功人生,但是却失去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如果现在还能再问她们一句:“你的人生满分吗?”我相信她们一定不会给满分。
因为真正好的人生,不是看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是自己是否能够把控自己的人生,感受到内心真实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