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意会:人文科学在算法时代的力量》,作者克里斯汀·麦兹伯格。
菲茨杰拉德说: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有一个论断,说未来人大部分的决策,应该听从算法的安排,也就是“算法时代”。
而这本《意会》的底牌是:自由记忆比算法厉害。
1,谁还学人文学科?
自由技艺的学习形势不太乐观,人文学科岌岌可危。
从科研到教育对人文学科的重视都不够。
2,哪个专业收入高
华尔街日报的一项研究,整体收入高的,当然是理工科,如果重点考察收入高的那些人结果就不一样了,百分之九十高收入人群都以人文学科见长,也就是所说的自由技艺。
也就是如果你想保守获得比较高的收入,你应该选理工科。如果你野心很大,希望收入特别高,那么你应该选人文学科。
自由技艺,其实是统治者的学问。
3,什么叫“意会”
麦兹伯格说,“意会”的意思,就是对人和人之间有意义的区别具备一个敏感度。
这里面意义的区别就是发生了质的变化。
比如,你去年的收入是九万,今年的收入是十万,但是工作性质不变,那这个区别就只是数量上的,不是本质的,这就是没有意义的区别。如果你去年是个普通员工今年进入了管理层,那不管工资升高了多少,这都是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就是有意义的区别。
老师评论:
在算法大行其道的时代,麦兹伯格这本书说真正的重大决策还是得靠人,靠“意会”。
表面上看大数据,算法,和定量分析已经占领了社会科学,但实际上,传统的自由技艺的根基并没有动摇,反而显得更可贵了,也许把算法和自由技艺结合起来,才是21世纪最高级的知识。
2/
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钱玄同的故事。(他年轻的时候有一句名言:人到四十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
现在,硅谷也有非常明显的年龄歧视,硅谷人要搞的是颠覆式创新,也就是前人一切理论都没有意义。
麦兹伯格说硅谷这已经不仅仅是一派观点,这是一种思维模式,甚至是一个意识形态,要年轻人不要老人是因为年轻人更善于数据分析。
1,“理论的终结”
提出“长尾理论”的安德森2008年在连线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理论的终结”。
他说以前我们都是通过某种理论弄清因果关系,对事情有个理解才能解决问题,而到了今天,数据规模已经如此之大,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武器可以直接取代理论。
即,我不需要理解,我只需要做出高效判断就可以了。
而在现在这个时代,相关不等于因果,应该改成相关就足够了,也就是我们通过大数据了解相关性,然后作出判断,这就足够了。
但是麦子伯格说,其实这条路没有那么好走。
2,google到底能不能预测流感爆发
2008年,google曾经比美国疾病防控中心提前两周预测到某地区流感爆发,可是后来就不怎么好使了。因为一个人在网上搜索了解流感,和真正得了流感是两码事儿。
实用主义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忽略文化背景只看数据是不行的。
麦兹伯格说,只关心大数据可能会出错,过去我们关心“为什么”,现在人们只关心“怎么办”,不追求“认知”,只追求“解决方案”。
老师评论:
用大数据取代科学也许不可能但是到了这个时代,像麦兹伯格说的那样先去理解世界再去解决问题也许更不可能。
比如说生物的细胞系统,我们知道细胞里有各种结构,细胞各个地区之间有各种信号传递有接收信号之后的反应,但是这些信号和反应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逻辑?没人知道,因为细胞里有太多的信号和太多的反应,整个系统太过复杂,你根本就没有办法讲故事。
那想要研究证实的细胞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计算机模拟,也许我们可以做到精确预测细胞的演化,但是我们永远都不能指望去理解这个演化。
所以,千万不要轻易否定硅谷这个意识形态,也许我们就是得重新思考什么叫理论,什么叫知识,我们都会面临很多很多无法意会的东西。
我想到的:
算法是冰冷的,理性的,而人文科学是有温度的,可是,透过她的温度,又掌控了算法的最高设计规则,到底是算法厉害还是“意会”更优,我也不知道,这似乎是一刚一柔的两种力量,只用算法会出错,只用意会恐怕也跟不上这个时代滚滚向前的步伐。
算法能快速高效的得出数据并分析,意会却能透过分析结果体会数据背后的东西。
就像我根本不懂感冒药是怎么发挥作用的,但是我愿意相信吃药给我的感冒带来的结果。如果我非要等自己把药理学习理解清楚才能吃药,怕是早都死于感冒引起的其他疾病了……
中国传统文化里都有刚柔并济一说,只说一方面还是不能完全解释这个复杂的世界,两种力量相互支持会不会才是支撑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趋势?
我只知道最厉害的计算机都是由人设计并制造的,而计算机一旦开始在某领域发挥作用,又绝对是人脑所不能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