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in Park主唱切斯特·贝宁顿自杀身亡。他生前发过这样一条推特:“如果我们不回归心灵本身,而是向外索取所需的爱与平静的话,我们终将失败,爱是存在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的,仇恨、骄傲、复仇与恐惧是这个星球的瘟疫;而爱、善意和同理心则是解药。”
“Let's all choose to be part of the cure.” (让我们都选择成为世界的解药)
也许人走的弯路越多,越知道爱是一种能力。不少人在测试他人的爱,就磨没了这种能力。
与某高中同学聊天,此人人高马大且多金,却偏偏被女人这个问题困住。送了价格不菲的礼物,女方收下了,却没有给更多回音,出来吃饭的邀请多被搁置一边,却也没明确的拒绝。商人家庭出身的这位朋友说:“你说谈恋爱为啥非得走套路?就不能跟做买卖一样,你喜欢就接受,不喜欢就拉倒,我赶紧找下一个去。”
听落的第一反应,都会觉得这女方是个婊子吧,兴许这么吊着就是为了白收更多的奢侈品,或是纯粹享受被捧着的小公主幻象。但不乏一种可能,是这个女孩在考验这位仁兄。据仁兄说,自己是与这个多年未见的女同学重逢第一眼就坠入情网,追求攻势如倾盆暴雨。但你我都知暴雨不长,一阵便散去。兴许女孩也有如是担心?因此要磨练你是否真够长情?
我讨厌一切以“男人……女人……”开头的划归陈述。但也似乎真有个大pattern:男人倾向于听从第一印象,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任凭对方怎么争取都踏不进他心房的门槛;女人则可能被感动,也许第一眼这就是个丑男,但他嘘寒问暖,姨妈时给我准备红糖水和暖水袋,那这个人,我可以跟他试试。也许是这个男权社会将男女调教成如此习性,男人纵横捭阖掠夺闪烁的珍宝,女人则要找个温软的栖身之所。因此,男人喜欢自己喜欢的人,女人喜欢喜欢自己的人(绕口令了,呼)。
是以此例中的女孩,也许目前对我同学的好感度只有刚刚及格,再等着同学展现出经得住考验的耐心和专著,再给他盖上优良的戳戳。但糟心的是,你以为自己在推拉,对方的耐心早没了。
用这位仁兄的话说,他大可以再找一个。他放弃你不是因为不够爱你,是你这不冷不热若即若离,实在太他妈烦。
这个例子里的考验与消磨杀伤力不大,毕竟我的男同学还可以选择摔门走人。最伤人是那种剪不断的关系,对方一直在考验你,你却不能给他先判一个不及格。
老大的夫人,我呼作“嫂子”。嫂子妈这几日来帮嫂子看娃。两代人一生的消磨,便都凝练在这一星期里。用嫂子的话说,妈妈是那种人:“她嘴里没有一句好话。就算是她对你好,你都感觉不出来。”
举几个小片段。嫂子起床后问:“几点了?”嫂子妈除去答一声“七点四十五”,偏偏要跟一句:“你以为还早啊?” 妈妈频提起朋友家带长辈去日本玩,刚好有去日本计划的嫂子便提出妈妈加入一家子的日本游。但妈妈又有话了:“我不去了,浪费钱。” 嫂子曰,您来了正好帮我们带下孩子(毕竟带两个娃出行是大工程)。妈妈:“是啊,我不就是得帮你们带孩子么。”
大概这些话有多怼,要放在日常语境中才显得出。总是在弦外之音里怪罪你,但你明明又没哪里不对。这时你只有一个表情包可以表达:“我他妈还能说啥?”
我禁不住问嫂子,如果不忍了直接掀桌子,妈妈会怎么反应。“她就哭天抢地了呀。说老公对她也不好,孩子对她也不好,她该死什么的。”
水落石出。嘴贱的人多缺乏安全感。要频频去推开,甚至去刺痛不好割舍自己的人,看他们是不是真的爱我。万一对方透露出小小不耐烦,就演一出大戏,哭叫着“你看你就是不爱我”,对方便只好回头土脸地回来。
我隔三差五便要想,这样的人也可怜。不安全感不是从天而降,多数都来自童年的某样缺失,父爱也好,母爱也罢,毕竟那个年代的长辈从不知道什么叫尊重人格,什么叫心灵健康。把你养活了就是仁至义尽,当父母不用资格考试。但你成长到18岁走出家门,早已经被扎得千疮百孔。 是以这样的家长把自己的伤痛刻印到了下一代的皮肤,他们并不自觉。
但被他们日复一日折磨的人不可怜吗?
人极大的不体面,便是别人留在你身边,全源于亏欠感和义务,而不是你散发出的光和热。
唯有心灵极强大者,可放下“他是不是真爱我”的忧惧,去把血淋淋跳动着的心脏捧着给世界。若爱总要被考验,若爱不是来自你本心,只是靠向外索取,便会生仇恨、骄傲、复仇与恐惧。
奈何安全感在后拽着你。我没有什么好的建议让你忘掉过去的伤痛。你唯有纵身一跃,付出不计回报。
Let's all choose to be part of the c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