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猫苒苒
谁的青春没有浅浅的淤青,谁的伤心能不留胎记,谁的一见钟情不刻骨铭心,谁能任性不认命。
近几年,青春电影燃爆荧屏,似乎因着社会浮躁,奢靡的氛围愈演愈烈,怀旧二字,成为了每一代人心中最深沉的念想。
青春,总是和校园掰扯不开。
青春,也总是被烙印上冲动和任性的贬义词。
可是,没有人会愿意否认和忘却,那些年少时光中,我们或激昂或平淡,点点滴滴的那些小事儿。
记忆中,那破旧又杂草丛生的操场狂奔,那大夏天头顶的吊扇吱呀吱呀转动,课桌上同学酣睡正香,口水流满桌面的囧样,以及每次打扰前桌都嬉皮笑脸用笔尖戳他后背,他转头怒目而视却又无可奈何的表情,久远却又那么清晰,仿若那只是不久前才刚刚结束的故事一样。
大家都爱看青春片,因为那里面,或多或少承载着自己青春的影子,可以在那里寻求丢失已久的共鸣和情感,被那些熟悉的小片段,小场景,勾引着,淌一脸的鼻涕和泪水。
可是大家却又爱吐槽谩骂,因为那些青春片里,总是过多的渲染爱情的矫情与沉重,淡化了青春的阳光和明媚。
青春片,不知在何时,逐渐沦为了爱情的代名词。
不可否认,在某些人经历过的那段青葱岁月里,就是充满了令人难忘与回味的初恋味道,那味道甜得像蜜,浓得像奶,化不开,揉不散,牢牢的霸占着内心深处某一隙之地,无可替代。
我也曾有过很多次的幻想,某一天,坐在某个喜欢的人自行车的后座,小心翼翼提着两人的书包,一手紧张的抓着他的衣角,轻轻的靠着他,听见自己小鹿乱撞的心跳,闻到被风吹进鼻稍的淡淡汗味,那风驰电掣的速度,那无拘无束的大笑,至少应该要成为自己青春中一抹最耀眼最鲜艳的色彩。
可惜,我不是那些少数派,这样的场景,一次都没有实现过。
青春电影里,那些流光溢彩的男女主角,是我们在青春韶光里总是羡慕的那群人,是总比我们勇敢的那群人,是不同于我们多数派的那群人。
长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我们这样的人,只有学习。
可是,少数人的青春为何就代表了大多数人的青春呢?为何,多数人的青春,就失去了搬上屏幕的价值呢?
曾经的校园生活中,能被众人记住的,往往只有三种人,一种,就是备受老师青睐的学霸,不管你长的咋样,学习成绩就是你的脸面,是能被人顶礼膜拜的最好见证;另一种,就是备受老师讨厌的学沫,还特会惹事不听话的那种,凡是循规蹈矩的事儿都跟他不沾边儿;最后一种,就是长的好看的,甭管你是学习好学习差,好看的脸早就让众人遗忘了你身上的众多缺点。
而其他的人,则更像是这场青春电影中的背景和甲乙丙丁,悉数登场,却从未被谁记得。
多年以后,同学聚会,聊起往事,往往也是“那谁那时候学习好的不得了,现在都已经考研考博了~”“那谁那时候真是的太能闹了,抡起椅子可以追别人好几条街~”“那谁那时候长的真的很好看,现在有点长残了~”
看看,多数人在青春逝去,回味过往时,也最容易谈论有关于那些少数人,所存在自己记忆中仅有的那些画面。
那我们自己的青春呢?是不是总是在别人问起时,都会习惯性的笑笑,然后摆摆手,说一句,哦,没什么特别,挺普通的,我都快忘干净了。
是因为过于平淡,过于平庸已经羞于提及了吗?
只要有所经历,有所收获,那就是属于每个人独一无二的青春。
曾经,因为睡过头而缺席早自习,和宿舍的小伙伴一起,被老师要求在办公室外罚站,冬天凛冽的风刮在脸上,我们吸溜几下鼻子,依然聊的很嗨,即使别的班级的同学从我们面前走过,指指点点,窃窃私语,我们也置若罔闻,甚至鬼脸和中指齐飞,那时候的我们,把张扬与不羁写在脸上。
曾经,我们疯狂的迷恋周杰伦,蔡依林,SHE,MP3中循环播放的歌曲,成为我们在宿舍洗澡洗衣时最整齐的大合唱,还有那么一位勇士,在大家都惊恐万分的躲避从暗处跑出来捣乱的蟑螂小强时,依然淡定的唱着周杰伦的《爸,我回来了》,一边豪迈的抓起蟑螂扔出了窗外,那时候的我们,把犹如滔滔江水的敬仰和崇拜写在脸上。
曾经,郭敬明的《最小说》,明晓溪的《会有天使替我爱你》,塞满了整整半个书桌的言情和各种网游小说,替我们打发了多少个昏昏欲睡的数学课,物理课,自习课,然后在下课期间三三两两的聚拢来,谈论人物,谈论情节,那眉飞色舞的表情,那口若悬河的噼里啪啦,成为了我们课后最兴致勃勃的环节,那时候的我们,把迷恋和沉醉写在脸上。
我们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考到满分,变成学霸,但我们却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放弃学习,可能在这过程中,我们有抄袭过,有作弊过,但是,我们依然会在关键时候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即使那力量,微乎其微。
我们再怎么坚持,也无法坚持到暗恋的人喜欢自己,那份青春的怦然心动,总是只能被深埋在内心深处,直到最后慢慢淡去,然后变成只看对方一眼,只听到他的消息,只是看到他熟悉的身影从教室窗前走过,也可以托腮抿嘴一笑,心房暖暖的状态。
我们再怎么踮脚,矮小而单薄的身影总是会被那些高大耀眼的背影遮挡,我们想要争取,却又怯懦,我们总是缺乏一定的勇气,最后只能遗憾的站在舞台之下,看舞台之上的人熠熠生辉,我们气自己的胆小,泪流满面,可随后,也能够擦干眼泪,重新鼓起勇气。
那时,我们不是好孩子,但也不是坏孩子,我们有所分寸,所有怠惰,有所坚持,也有所放弃。
我们这些大多数人,青春长河里堆积起来的那些片段,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是上不得台面的杂乱无章,但不论它如何乱,如何小,如何微不足道,毫不起眼,都是描绘我们“”青春年少“”这幅画卷必不可少的笔触,每一笔,真实而纯粹,每一画,明媚而温暖。
代表少数人青春的青春电影,代表不了大多数人的青春,而大多数人的青春,或许没有那些少数人来的轰轰烈烈,戏剧满满,但,一定是我们这些大多数人心中,最值得珍藏和怀念的回不去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