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到现在的学校上班已经四年。这四年,我的牙齿损失了一颗,也过早的产生了一些白发,但是,却是我收获最大,成长最快的四年。这四年我当了四年班主任,所带的四个班级全部在北楼,也就是学生们所谓的“励志楼”。但是,对这个重点班所在的励志楼,我现在产生了和过去不一样的看法。
我们学校是所谓的二类高中,也就是薄弱学校,生源的质量一直不高。所以,当第一届励志班产生的时候,学校领导决定把励志班放在了北楼,与普通班所在的南教学楼分开,显然是很有眼光的。在学校整体学习氛围不浓的情况下,北楼独立成一个良好的小氛围,是可取的,是合适的。励志班办了几年,规模逐渐扩大,如今每个年级都有两个励志班了。
经过这四年的观察,我发现了一些问题,觉得学校应该进行一番改革,打破现在励志班和普通班隔离的布局。原因都有哪些呢?
比如,学生宿舍的管理,楼长和层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二者多来自普通班。长时间的隔绝,让这些因为成绩差被分到普通班的管理者对励志班的被管理者产生了天然的嫉妒。因此,在平时的管理中,楼长和层长们没少给励志班的学生穿小鞋。而励志班的学生往往会为了维护自己乖宝宝的形象而忍气吞声。我就亲眼看到一个楼长,白天在我们班教室门前颐指气使的指责我们班的学生昨晚在宿舍有种种不服气的表现,而我们班的男生们却显出唯唯诺诺的神情。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显然不利于学生们正确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比如,学生们的早读是由语文和英语老师上的。但是,他们往往是一个人同时教两个班,三十分钟的早读,老师为了兼顾二者,疲于奔波于南北两栋楼之间。有些老师的一个班级在南楼四楼,另一个在北楼二楼,这一个来回,腿脚不利索的都要走十分钟,这显然不利于时间的充分利用。
另外,学生到高三的时候,经常性的考试就成为家常便饭。但是,高一高二和高三混到一栋楼上,下课的时候高一高二的一些学生会不自觉的在走廊里大呼小叫,或者呼朋引伴的跑下楼去,这很不利于高三学生考试的正常发挥。如果把高三单独列出去,全部放在北楼,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最后,当初学校领导们考虑把励志班单独放在北楼的原因是生源的整体质量不行,为了保全这些升学的苗子,不得已而为之。但是,随着学校近些年的发展,升学质量在不断提高的同时,生源质量也已经有大幅度提高。在平时的考试中,一些普通班比较努力的学生成绩已经超过不少励志班的学生。这个时候,再保持原有的布局,已经显得不合时宜。马克思主义中有个著名的规律,叫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其意思就是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其实,这也就是一个国家不断改革的根本原因。我想这也应该成为一个学校改革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