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接触心理学,不知道它的覆盖面,如今接触了一点皮毛,发现心理学无处不在,纵观2018年高考语文试卷,无论是作文还是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纯正的心理学题覆盖面还是很广的,最大分值60分,少则6分。站在心理学角度来看,的确属于心理范畴,但是站在语文角度,也的确是语文是生活。
上海卷作文题目:《被需要重要不重要?》
全国三卷考了:被拒绝后的四种应对方式。
可见,接地气的心理学多么重要。
昨天模拟考试,作文材料是这样的:所有文化都沉淀为人格,每一种文化的理想人格是不一样的。我们知道,世界上有的文化、有的民族,它的理想人格是英雄,有的民族它的理想人格是先知,有的民族它的理想人格是绅士,有的民族它的理想人格是骑士,有的民族它的理想人格是浪人,有的民族它的理想人格是牛仔,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是君子。
对不同民族的理想人格差异现象,你有怎样的看法?
当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是有很多想法的,文化是什么?道德是什么?文化和道德都是催眠工具,我们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开始被催眠了,我们被输入什么我们就呈现什么,我们的性格就是什么。大到国家民族,就是民族人格。
我们的操作系统主要是由妈妈给装的,妈妈的审美趣味,人格品味直接影响孩子的品味和趣味,除了家人,社会、学校、国家还赋予我们人格。如果我们从小被教导要做一个助人为乐勇敢奋斗舍生取义秉持中庸之道的君子,那么我们就会以苟且偷生懒惰怯懦锋芒毕露为耻。
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这都是外界赋予我们的规则,要不要执行就看自己的选择了。
一旦这些规则和我们的自由意志相违背的时候,痛苦便产生了。于是我们就开始反思,我怎么了?是什么让我如此痛苦?
那天在群里聊天,我问了大家一句,“贫穷就是可耻的吗”
二姐说,贫穷=可耻?
何为信念?信念就是把两个互不相关的事物捆绑在一起。
学习好考上好大学就是成功人士吗?学习好就值得骄傲?
当我们带着评价带着这种外部驱动力去做事情的时候,是很难体会到乐趣的,因为我们不知道为何而学习,为何而赚钱,那么就会时不时陷入迷茫。
我们班有个小女孩,经常会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我只知道大家都在努力考大学,所以我也要考大学。这个逻辑…
向内求,问问自己的内心,我想要什么,我想做什么,带着自己的内驱力去选择,时常和自己的内心链接,你会时常处于满足的状态的,而不是空虚和迷茫。
文化烙印和基因一样,深刻,并且代代相传。但是,文化烙印是可以更改的,你被输入的东西是可以更改的,一个人之所以变了就是文化烙印被改了,文化基因被更改了,性格也就变了,人就变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改变是有可能发生的,凡事多问一句“果真如此吗”?一个人具备了怀疑精神,就离自由不远了。
认识到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他人了,就会把对方放在他所成长的环境中了,就可以做到包容和理解了。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言:当你想要指责他人的时候,记住,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所拥有的那些优势。
人生最大的修养是包容,它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让,而是察人之难,补人之短,扬人之长,谅人之过,而不会嫉人之才,鄙人之能,讽人之缺,责人之误。
推广开来,包容各民族,世界太平就很简单了。
人活在世上,就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关系,自己和自己和谐了,自己和他人和谐了,世界也就和谐了。
那天和同事木子聊天,谈到给孩子报什么早教班,木的意思是还是要给孩子报个专项的特技班。我呢,给孩子报了个玩耍的班。她把我批判了一番,意思是在家就可以玩啊,干嘛花钱去玩啊?
一瞬间我是很反感这种言论的,但是随后我就理解她了,也就不生气了,她说的是她的认识,她并不了解我的认知体系,而我从来没有表现过我的育儿理念,不理解很正常。我老公都未必懂我的这套理论。
我在三四年前接触早教,七田真和蒙台梭利的理念是我比较认同和欣赏的,6岁前是孩子成长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给予孩子大量的刺激,孩子的脑回路就会被打开,后期接受新东西就会很轻松。
这些刺激完全可以在家中完成,但是我太了解我自己了,工作起来还是会疏忽孩子的,还是选择相信专业的力量。尽管读的育儿书不少,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难度的,干脆花点钱交给专业人士,我每周跟着孩子去上两节课,回来在家反复练习,多简单省事。
对于七田真的课程设置,我是丝毫不怀疑的,它的理念就是以爱和自由为基础,短时高效大量输入,开启右脑思维。
这是我的逻辑,人一旦有了某种信念,是很难被动摇的,除非对方给了我惊天骇地的触动。
如果放在以前,我会告诉自己,算了,她不懂我,我以后少和她交流此类信息就可以避免不开心了。
但是现在,我就不这么想了,我理解你,接纳你,但是我也不会接着否定自己。你我不同,但是可以和谐共处,这就是做自己的一个小表现吧。
关于孩子的未来要不要规划,那天和董哥聊天,他的意思是还是要规划,孩子懂什么呀,有几个父母敢于选择散养。
也许我还没到了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目前不考虑这些。
我只是想在孩子幼儿阶段,尽量让她活出她的生命力来,不压抑不限制,让她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自由长大。
当然,引导也是必须的,引导不是说教,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我怎么做她怎么学。
爱和自由做底色,孩子的心理就稳定了,就有能力面对人生中的惊涛骇浪了。至于未来,至于成绩,那就不是我可以插手的了。
只是希望别在孩子需要物质支持的时候,我束手无策。
我做过孩子,我知道孩子的需求:“给我钱和爱,剩下的人生我做主。”
我们不敢去闯,不敢去实现自己,很多时候就是怕背后没有兜底的,万一我失败了,能去哪里呢?不但没有兜底的,我们还得为妈妈的感受负责。万一我失败了,妈妈会不会难过、没面子?
我们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做过宝宝,小时候要照顾妈妈的感受,长大后要照顾自己的宝宝。可是自己该如何存在呢?
放下别人的期待,先为自己负责,先照顾好自己。你好了,妈妈就好了。不,妈妈本来就很好。妈妈的人生妈妈负责。
这就是我目前的育儿观:积极主动养育,静待花开。
婆婆跟我说,让我给老家奶奶买个衣服,我想也没想,答应了,小事一件。
可是来上班的路上,我就觉得别扭了,为什么让我买?我对这个奶奶一点感情都没有,如果为了维护面子,那完全不需要我出场啊。这是你们的游戏,干嘛扯上我,你们可以说我是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孙媳妇,我不介意啊,我本来心里就没有这些事。
干嘛要做给别人看,噢漏,憋屈。
我老公每次回去都会给他奶奶留点钱,我也觉得很好啊,孝顺老人,是我欣赏的品德。但是我的确对她没有感觉啊。
我决定让老公处理这些事情,我是一点都不愿意去掺和这些的。
心疼钱?不全是。
不过,我最后还是选择了满足婆婆,为了婆婆妈的心愿,我愿意为她付出。
让婆婆妈开心快乐,是我的职责。
其实,一旦有付出心态了,这些是根本不需要纠结的,凡是和我有关系的,我多付出一点,是多么开心的事情。
鄙视一会儿刚才的自己,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