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只在“朋友圈”厮混的家伙可能永远不会知道,此生的贵人并非是圈内人,反而是我们想象不到的路人。——罗斯·科泽尔,社会学家
1
“酒逢知己千杯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朋友不仅是最大的支柱,也是共享欢乐时光的好哥们好姐妹。大多数20多岁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的圈子多半是学生时期的死党,到了周末一定要聚在一起嗨一下。这些朋友会送我们去机场,生病的时候可能会给我们送热汤送关怀,工作失意或者失恋了可能跟我们一起喝着啤酒,发着牢骚。
这种小圈子文化有诸多好处,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只愿意跟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混在一起,圈子越来越封闭。可是,这种小圈子文化,虽然可以在失意时为我们疗伤,却无法得意时帮助我们飞黄腾达。城市族群会在我们生病时“一碗热汤慰寂寥”,而真正使我们人生快速而富有戏剧性改变的,往往是那些与我们萍水相逢的路人。
是的,简言之,就是:送我们热汤的朋友,送不了我们未来。
我并非是在胡扯。
早在脸书开始流行前的25年左右,社会学家兼斯坦福大学教授马克·格兰诺维特就针对交网络如何促进社会流动,人际关系如何为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做了研究。
他以波士顿郊区刚换工作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发现这些人会找到新的工作,并非有赖于最亲密的朋友和家人帮忙,超过四分之三的研究对象,是通过那些点头之交甚至完全不熟的朋友帮忙才找到新工作的。根据这项发现,格兰诺维特写了一篇轰动一时的论文《弱连接的力量》,阐述非熟人的人际关系里富含的独特价值。
格兰诺维特认为,弱连接指的是那些我们见过面,偶尔联系,但是还不太熟的人。他们可能是某位很少交谈的同事,或仅限于见面打招呼的邻居,也有可能是我们的前任老板,大学里的教授,或者其他未曾进一步发展成密友的朋友。
由于经验和秘密的共享,我们与某人相处的时间越长,连接也就越强。在孩提时,强连接指的是家人和青梅竹马的玩伴;到了20多岁,强连接向外延伸,包括室友、男女朋友、哥们、闺蜜等小圈子文化。
2
按道理,越是自己人越应该帮忙更大才对呀?
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思考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我们的强连接,有些人却不行?
一个世纪的社会学研究一致指出,圈子的形成是因为“相似性产生关联性”这个原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都喜欢和与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这可以说是一种人的本能。比如,不管是在学校操场还是在董事长会议室,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和聊得来的人待在一起,形成小圈圈。因此,强连接随处可见,甚至线上网络社交也随处可见“不是一家人,不进一个群”这样的文化。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分化,是因为在强连接里,我们感觉很舒服,有一种“与君初相见,有似故人归”的亲切感。但除了彼此聊得来之外,很少能给对方实质性的帮助,因为彼此太相似了——甚至连困境都相似——所以,除了陪着对方同病相怜,能给的帮助很少。何况,大家都是半斤八两,对职业和感情生活的认识都在同一水平上,谁又能辅导谁啊?
弱连接就不同了。
或许是因为个体差异极大,或是因为住得很远,所以没有结为密友。但,这正是重点所在!由于弱连接不在我们封闭的交友圈例,反而能够引领我们接触新事物,自己熟稔的领域,在对方眼里都很陌生。透过弱连接,咨询和机会的传送远比透过密友圈来得更远更快——因为弱连接的人脉很少重叠。
除了这一点之外,还有一点不同是我们沟通的方式。
强连接的朋友圈里都是自己人,沟通时会倾向于用简单但不完整的“圈内行话”,而且基本上三观也雷同。他们可能念同一所学校,或者抱着对爱情一样的态度,甚至看同一类型的电视节目。无论是什么特别原因让我们如此相似,总之,常与强连接的人混在一起,会局限我们认识的人脉、知道的事情、讲话的方式,最终禁锢我们的思想。
而弱连接的人,因为我们之间的差异,沟通的时候需要说得更加全面,这就需要更多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反思。不管我们谈论的事职业话题,还是对爱情的思考,我们都得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得更加全面具体,这样一来,弱连接就会促进——有时甚至可以说是迫使——我们提升并且改变我们的思维。
综合上面的几点,不难看出越是自己人,在面临就业、择偶等问题上可能越是没辙。
3
很多20多岁的年轻人总是说“最烦靠关系了”,要不就是说“我想凭自己本事找工作”,再者就是“这个不是哥的风格”。但我倒是认为动用关系、善用人脉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相反,会借势,懂得调动身边的资源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是一项难得的能力。
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在找工作、找对象等等机会面前,与我们交情最浅的人,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转变。
很多人会说“别人都有好多人脉,就我没有”,说这话的人一定没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资源,只是一直没有开发。比如说,高中和大学的校友会就非常有用,如果某个校友从事的工作正是你想要的,不妨打个电话或者发个邮件给他们看看能不能安排一场咨询性面谈。当然,也可以学习下富兰克林的方法。
十八世纪末,本杰明·富兰克林还是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名州议员,他想争取到另一名国会议员的支持。听说那名国会议员收藏了一本非常罕见额稀奇的书,于是富兰克林写了张字条给他,大意是说他非常想拜读下那本书,很客气的询问是否可以借用几天。那名议员二话不说把书借给了富兰克林。一周之后,富兰克林把书送还,并附上字条表示感谢。自那以后,那名议员在任何场合都表现出对富兰克林的认同。
这也印证了一句古老的格言:曾经善意渡你的人,极有可能再帮你第二次、第三次,就算你不开口,他也会主动帮你。
一旦弱连接帮了我们,他们中的 一些人就会开始喜欢我们,有些甚至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贵人。富兰克林相信,想要取得一个人的支持,那就先请他帮个忙。与富兰克林效应相类似的叫“得寸进尺”法,就是先从小的要求开始,再慢慢提出更大的要求。
很多人可能会担心请别人帮忙会受到拒绝,但富兰克林效应充分证明,如果我们帮了某个人的忙,自然会以为自己喜欢那个人,进而愿意帮第二次、第三次……而年纪更大或者说更成功的人,他们更有可能在最开始的时候出手帮助他人,因为人性都有一种心理——为善是好事,送佛送到西。
老年生活能过得好,部分原因出自于帮助他人,因为这能让助人者体会到“助人者的快感”。有研究指出,利他行为可以带来快乐、健康和长寿。由此看来,向弱连接寻求帮助的年轻人,提供给了年长者一个做好事而开心的机会——当然,前提是这样的帮助不会对他们造成负担。
作者简介:桂妃娘娘,混迹深圳的女流氓,超级无敌女汉子。换得了灯泡,扛得动冰箱,杀得了病毒,熬得好鸡汤。曾任猎头顾问,现任某上市公司培训讲师。阅读爱好者,读书频道创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