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80岁老人抱着他的古董房哭了

古董,顾名思义,就是古稀而旧的意思。我把房子称为古董,难免会有人觉得诧异,就连我自己取这样的标题都觉莫名其妙。但,我还是有话要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古董该是稀而贵的货物。货物在成为古董之前也是多而贱的。就像我要说的这房子,之前跟老人一起的有很多户人家,可以称之为寨子或一个组。也不是几百户的大村寨,就十几户人家。

老人在没老之前,什么都做,也肯做。因为他要养父母养儿子。看到寨子的那几户都渐往城市搬迁了,他就更是不要命地干,因为他不想让人瞧不起,也想全家迁进城里去住;只有那样才不会觉得孤独。

"苍天不负有心人",经过自己的拼命干,终于得如愿心:在县城里有了自己的新房子。

儿子也在县城找到了自己的事情做,老人的父母也学会了城里人的娱乐——吃饱喝足了就去广场跳舞已便助消化。一家人过得幸福,快乐也融洽。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刚进城时,也不认识人。这都不要紧,住久了自然熟人就多了。男人女人都会认识,于是就有了他儿子现在的老婆。人长得黑瘦,倒也俏,不像乡下的大部分女人的那般长得胖。城里人该比乡下人吃得好住得好,也该长得白胖才是。不知何故她老婆竟长成如此黑瘦。

自从家里多了一个人,而且是一个女人之后,比原先变热闹了许多,只是这热闹里面总夹杂着吵闹。兴许是农村人跟城里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吧。但,我想来也不全是。不就是老人的父母去厕所方便时会偶尔忘记冲水吗?不就是老人的父母吃饭喝汤时偶尔会把汤水掉到地上吗?嗯。就是这样的事,这样的小事。那么就算是这样的小事,在出生在城里的儿媳妇的眼里那可就不得了了。就要坐不住了,就要站起来说话了。

她说的话就像一把无形的尖刀,总能刺透人的体肤而直达心脏。然,又不敢在老人面前说,只敢在老公的面前发脾气。说什么"你看看你那老不死爷爷奶奶,都这么大年纪了不在乡下等死,还跑来这里害人,害得我一天天的给他们‘擦屁股’。当初真瞎了眼,竟然会嫁到你家来。叫他们尽快,马上回他们的乡下去。不然,有他们就没有我,有我就没他们。"

像这样的话,我想,只有像他老婆那般"黑脸"的人才说得出口吧。所谓"相由心生",难怪她老婆的脸那么黑,原来"心"都是黑色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像这些在人背说出的话,比在人前说出更具杀伤力。在人前,或许听到了可以跟其大吵一架,散散心里的火气。在人背说出,听到的人是在不经意间听到了,只会让听到的人寒心。"寒"即是"凉","凉"就是没有了温度,没有温度那就是"死物"。把人心都说"寒"了,那不是叫人去死吗?

像那样的女人是不懂得尊老爱幼的,也不知道现在老人的一举一动就是儿时自己的一举一动。说她不懂尊老爱幼也不对,她是懂的,不过,要把尊老爱幼分开说;尊老只"尊"自己的亲生父母,爱幼只"爱"自己的孩子。

既然亮出了杀手锏,这"杀手锏"可是绝招啊。既然是"绝"招,便是没有商量的余地了。老人的儿子该选谁?倘选老婆,自己的爷爷奶奶和父亲就得回老家去住。倘选了他们,那自己就没有了老婆和孩子。这可真是大问题,不过不碍事,老人们早就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和听进耳朵里了。父亲知道儿子的难处,于是只能是老人带着他的父母悄悄地离开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人和他的父母离开后,他的儿媳妇像松了一口气地。说,"算你有良心,终于把老东西赶回去了。"这女的很精明,精明得很,精明之处就是把一切的不是都归罪与老人的儿子身上了。你看她说的"算你有良心,终于把老东西赶回去了"的那些话。老人的儿子也还真是有"良心,"终于得做了一回"好人。"

老人带着父母重返老家生活。不久,他的父母便双双离世。从此以后就是一个人过了,他为了不让自己感到太孤单寂寞,于是买了几头猪来喂养。好打发那漫长的时光。没人陪他说话,总不能去同猪聊天吧,后来又买了一条狗。有了狗的陪伴,日子总算觉得过得快了些。

城里的那一家人还是不懂得:"父母的现在就是以后的自己"的这条规律。还是在那里过着自己幸福的小日子。不懂得孝顺还是可以原谅的,只是因为是"不懂得"。日子长了总会有懂得的那一天。不能原谅的就是他们的"不懂得"还要老人等多久才会懂得。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个寨子,一个人住。老人倒也觉得宽敞明亮。只是那"宽敞明亮"又有所不同。所谓"宽敞",那是因为原先的寨子只剩下一家。所谓"明亮",不管白天或晚上,只要有太阳或月亮,房间里就会有阳光或月光洒下来。听起来很浪漫,那是房顶经久不修,那些光就是从那破败的缺口处掉下来的。

如今他八十多岁了,行动早已不便。即使是这样,儿子儿媳还是不管不顾。说到不管不顾又不对了;管还是管的,只"管"等老人把猪养肥了来拿肉。只"顾"着自己什么时候都能有肉吃。

他成了孤家寡人,我想他心里也不想成为"孤家寡人"的吧。毕竟他也不是皇帝。

如若不得已,谁又想住"古董"似的房子?哪个老人又想成为"孤家寡人?"

你们可以当做一个故事来听,但,像这种现像在现实中还是可见的。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罢了,类似的还有很多。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现在的人的眼睛总喜欢看远处,总喜欢关注身边以外的人事物。却常常忘记关注身边的。向远处看是没有错,但不要总是就好了。也要常常关注身边的,眼前的。多关注关注老人。特别是"孤家老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386评论 6 47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93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851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953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971评论 5 36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784评论 1 28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126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6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14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744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858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79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8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05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78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245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90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LAMP,就是在linux环境下安装apache(httpd),mysql(mariadb),与php wget ...
    AMZ小楼阅读 203评论 0 0
  • 非语没有见过先生的妻子,也不恨她,倒是很同情她,甚至还想在别的地方能帮到她。 非语问赵“我能做些什么吗?对于姻缘”...
    四瓣草阅读 200评论 0 0
  • 想必在座的都是大多都是90后,那么或多或少都有着与我相似的经历。93/94年的已经毕业,94/95已经升级为应届生...
    影响身边的人阅读 488评论 0 3
  • 昨天请老师吃火锅,一起聊天,她是我很尊重的一位老师,老师的思想很超前,教育模式都很西方,开放与包容的教育理念让我们...
    沈大牛阅读 604评论 0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