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是为华夏也。”可以说,华夏民族是一个讲究穿着华美服饰且特别注重礼仪的民族。
在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汉服,一直是我们美好而鲜活的记忆。秦之古朴、汉之肃穆、唐之飘逸、宋之娟丽 、明之端庄……,在泱泱华夏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传承、交融、影响、创新,一直在不断上演,无论是汉唐的大气磅礴、雍容华贵,还是宋明的简约优雅、温润端正,无一不体现着中华民族极高的审美精神,说最高都不为过。而当下的中国服饰美仍保持着多样化和差异性,且最终形成了“多元融合”的格局。
在中国,各少数民族一直保持了各自的服饰文化传统,每逢节假日、重要场合都会着盛装出席,虽然汉族服饰曾在历史上有所中断,但这些年,来自民间一批又一批的汉服复兴者,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让我们尘封了几百年的服饰,逐渐抖落了厚厚的尘埃,重返大众视野,成为当代社会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始自衣冠,达于博远。”在当前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当下更为广阔的时代背景下,汉服的复兴,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尊重,是提升民族自信和展示大国形象的具体表现。这件衣裳的复兴,带动的是整个传统文化的复兴,祖先的智慧、审美和生活方式,也将会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散发出更加美妙的熠熠光辉。
几千年的中国服饰,无论是褒衣博带、深衣襦裙,还是立领盘扣、素纱禅衣,这些具象的服装造型、纹饰图案都仅是传统服饰的形式,更为重要的是,真正让这些形式千变万化的所依托的其背后的中国文化精神。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是唐代名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名言,意思是说,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其根部,因为根深方能叶茂;要想使水流得长远,必须疏通其源头,因为源远才能流长。习总书记很喜欢这句话,也多次在各种场合谈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现在,就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最初的根本,重回汉唐,来了解中华民族的汉服文化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