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是危机感超重的一个人了,别人老生常谈“安全感”,我就时时刻刻谨记生活的危险。
从18岁开始,这一谨记就是7年,是一件一点也不轻松的事,我深究了一下原因,如果说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废物的潜质或特征,那么我对自己的“无用”部分就异常无奈而又异常苛责,所以这导致我异常拧巴。
而读研这两年,是我最拧巴的两年。没有如我所期,静下来钻研学术打磨专业技能,也没有超我所期,动起来操翻生活,发小家致小富,基本等同于年龄与口袋的双重打击性消失。
所以我总是看起来“步履不停”,升学读研,跳舞教舞,健身旅行,甚至最近还特别想入皮坑,尽管都是我热爱的事情,但都勉强只能算做到及格,离我预期还远到我经常深深自责。
读研真的要是太耐得住寂寞的人做的事,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还要兼受短暂的贫穷和落差感,兴许还伴随对自我的突破和大幅度成长的痛苦,而我又偏偏是个向“钱”行的选手。
只要有入账,我就可以把所有事从及格线上往上拉一点,在以往实习与工作中,只要能赚钱,我就可以大大方方毫无负担的充实我的生活,十一点下班还健身做饭对我来说是饱满,而现在这样修身养性一般的“增值”对我来说简直就是煎熬。
我不是不了解自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读研之前我就开始拧巴,而我还是硬着头皮上了,这一上不要紧,上出了破天的危机感。
我战战兢兢,时时刻刻在展望和焦虑自己的未来。
我还是很害怕变成让自己讨厌的废人,所以这一怕,我就更无法安心学习,加上操心着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我就更拧巴了。
但还是很感激当时的头皮一硬,这个选择是正确的,不是因为读研,我都不明白我对自己的了解是有多肤浅。
也都不会发现以前的自己是有多可爱又多可气。
读研期间的我差不多是换了一种性格,中学和大学时代,我几乎是任性随性,豪爽直接的典型代表了,我从来不在意别人的任何看法与目光,不喜欢被问被关心,也不太关心别人,想说什么想做什么完全出于本心,本我属性暴露无遗。
而与现在做对比,我真的恨死了此刻的自己,我讨厌周遭的一切环境,一进校门,我会自动开始变成丧丧的摩托车,看起来可以行程拉风,但空有油门响。
这不是适合我的环境,其余的小伙伴们总是可以舒适又安定的享受着自己的校园生活,看书,写论文,追剧,八卦,打扮,恋爱,探讨是非。甚是可爱。
而我做任何一项都觉得拧巴,我讨厌讲是非与八卦,关注别人的社交和生活对我来说是累赘,好些事以前做过了头而现在也觉得索然无趣,基本除了谈恋爱我都不喜欢,而现在我连恋爱也都快不想碰了。
但谢天谢地,在这样几百天看起来“无所事事”的日子里,我从烦躁与沉静,思考与行动,分离与自省中,也正视了自己可气的那部分。
我开始学会关心别人,尤其是我父母,不再盲目崇拜恋爱,而开始反省我被或不被好好爱的原因,无聊的时候会找事做而不是找人聊,更加热爱独处独行,对自己喜欢和想做的东西,钻研和坚持的特征也更加强烈了一些。
尽管对未来的展望存在焦虑,却也伴随了心里更多要去做的决心和勇气,尝到了经济独立的甜头,也明白到了精神独立比前者的更重要性。
当然更明白,赚钱的含义。
就像我有个破产的朋友说被生活困住是可耻的,没有自由选择也是可耻的。
我明白他的意思,就如把赚来的钱全部捐掉,也比没有钱好太多。
而我还在读研,在一个看似应该好好拼搏的年龄,却还乖乖待在象牙塔,有危机感甚至羞耻感我想都是正常的。
而伴随读研的磨练,我知道这些感觉迟早会被内化进而消失,因为我觉得感危机比危机感更重要,提前揉韧心智也总比经历后的后知后觉好得多。
希望我能真正再努力一点,才可以真正毫无畏惧的面对这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