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期中考试季,简书中看到的关于考试的文章实在太多了。
关于考试,作为一名资深培训老师,其实我是不想吐槽的,毕竟说多了都是泪,伤心的事当工作,作为生存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就罢了,何必还要在闲暇时候再提起呢?这是我最真实的心情。但生活和生存毕竟又是相连的,哪能那么容易划清呢?
只有生存没有压力,生活才能过好。
期中考试结束,我们培训老师最大的一件事就是“逼分”,“追分”,“挨训”……这已经是每次考试后工作的常态。说受不了就有点矫情了,但每次形式虽然出入不大,但花样不同,想说习惯也很难。
这次我们是在月考前一周的校区例会上被“逼分”的。那天校长教务主任郑重其事的分别重复了一遍关于考前复习,面邀问题学生家长,考试后,持续跟进成绩,帮家长分析试卷,试卷留档等一系列的老生常谈。
后来的几天,老师们个个像打了鸡血,又像精分的机器人,一方面批改作业,一方面见缝插针的抽空反复梳理课程,另外一方面再一次苦口婆心的提醒学生和家长,考试后一定要及时反馈试卷,成绩,就这样在超负荷的工作中终于迎来了考试。
那一刻我感觉不是学生在考试,而是我们这些老师在上战场。关键是就这样每逢考试周,老师还是会取消任何补助的,就当是为后续的挨批做铺垫吧!常常想如果说施压是一种管理方式的话,那么这种没有道理可讲的模式,算不算一种人格的扭曲了。每当此时,我想的最多的是马克思关于《资本论》中的的剩余价值理论,当时马大爷如果知道还有新型商人的话,会不会修改一下《资本论》呢?
关于考试,其实无论老师怎么做,从头至尾有错的永远只有老师。考的好和你没关,是家长尽责,孩子资质聪明,甚至学校领导管理有方,培训机构老板管控有力,总之和你老师一分钱关系没有。
相比考好,考的不好,却完全是老师的责任,老师不负责,教学能力,教学方式,服务理念,过程管控统统有了问题。
细究起来,每次考试,进步学生还是比退步学生要多。理智的家长比不讲理的要多得多,这也许就是干这份工作最欣慰的一点吧!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一名普通老师,自己是当之无愧的,是心安理得的。
为此,每次考试前后总能应付自如,尽管过程往往不尽人意,但结局总是能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淡然。
这次成绩出来后,教务主任率先在朋友圈发了下面这条朋友圈,并命令全校老师转发。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要忍住!!!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而不是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教育愿意时刻与您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分析试卷!!!
一段充满感叹,外加一堆表情符号的友圈,总会更吸引人的眼球。热情洋溢,而又商家气息浓烈。
可谁知在如此理智的宣传词后,是老板和一些家长站在一起的叫嚣。成绩出来了,面对家长的责难,老板无法理智看待自己老师的工作,这算不算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否定,或者说公开承认自己管理不力,还是说眼光有问题,用人不慎啊!
这次“追分”是从考试后第二天开始的。考试后第二天是个周六,公立学校某些老师加班阅卷,登分,统计自己所带年级班级的学情等,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也叫“逼分”,反正对于培训机构的老师,从考试后第二天起就开始多方打听追问成绩,也有家长主动发成绩的,主动发来的成绩十有八九都是考的好的。
相反的,大多考的差的家长微信,电话问询成绩时,态度冷淡的让老师,这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职业,瞬间变成了做错事的小媳妇,听凭指责,又像个卖笑的妓女,陪尽笑脸,遇见这样的家长就已经让人痛不欲生了,再情况糟糕点,还会遇到及时投诉的家长,对着电话叫嚣的家长,甚至跑到校区当面发泄的,确实让人死的心都有了。
尽管每次考试前都会反复强调试卷要拍照发给老师,但真正发来试卷的人却是了了无几。于是,每次考试后的“追分”过程都是一场艰难而又卑微的斗智斗勇过程。
每当这种时候,我都会想,课堂连老师一句“试卷一定要拍照”的话记不住的学生,学习怎么用的心,成绩怎么上去,还有一些家长,老师电话微信告知试卷要拍照发老师,事后若无其事的家长,是怎么对孩子负责任的,我不知道你平日轻视的到底是老师的话,还是自己孩子的学业?
在问题面前,老板考虑更多的是利益,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对于培训学校的老师眼里,在成绩面前,更多家长考虑到的还是利益。毕竟认为她付了费,她就有权利要求老师让孩子成绩提升。但我要说你买了高档化妆品,留不住青春,难道你还要去化妆品厂家讨回公道来吗?
理智的来说,一个学生的成绩能否提升,和孩子自身的条件,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是有关的,任何一个家长都不能因为掏了钱就忽略自家孩子自身的问题,或者忽略自己的监管职责。有的家长坚信孩子的成绩与老师的关系是至高无上的,所以为了提升孩子成绩,不断的要求换老师,换培训机构,但最终提升成绩无望。
于是,她从迷信“金钱”对提升成绩的魅力,到“质疑老师的能力”,华丽转身,咆哮,甚至投诉,但唯独忘了决定孩子成绩的最主要因素是孩子本身,和她作为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师,并是孩子唯一终身老师的家长的影响力。
如今,娇惯孩子是个普遍的现象。自己身上掉下的肉,谁不心疼?被家长指责的老师不是也同样有父母心疼他的辛苦和努力吗?
心疼归心疼,但毕竟没有父母能替孩子活着。一个聪明的父母一定会理智的安排孩子的成长。其实大多家庭,在孩子的学习上放任自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学习肯定辛苦,全世界都一样!
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使命。在学生阶段,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目标,为成就未来的人生而学习知识、训练思维、掌握能力,就是最重要的使命。
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努力付出的品质,帮助他们树立长远的目标,为目标而努力,从而找到学习真正的意义。这是老师和家长们的责任,也是孩子通过学习要培养的能力这些态度统统不可取!
曾经我以为,老师和家长的心其实是通的,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他们共同的敌人应该是孩子学习上的问题。但做了这一行后,却发现大多时候,一些家长是把老师当做敌人的,他们常常会自然而然的和自己的孩子站在一起,和孩子的坏习惯站在一起,和一些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差强人意的学习能力等等所有的问题站在一起。而全力以赴的针对老师,挑起事端,引发矛盾。这也许就是现在家校关系尖锐的主要来源吧!
对于学生的学习尽职尽责,对于学生的成绩平和。
无论老师还是家长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不以成绩好喜,不以成绩差悲”。孩子的成绩不可能因家长的一顿怒吼和一顿胖揍而提高,家长应冷静面对。而作为老师也不会因为家长的冷脸,或者咆哮,投诉而提升教学能力,以变脸的姿态提升所有学生的成绩。
考得好,要平和,给予肯定和鼓励,总结经验,制订计划,巩固胜利果实。
考得不好,更要平和。一定要找到考得不好的原因,对症下药。
有一项调查表明,80%的学生都不清楚自己在考试中真正存在的问题,85%的老师和家长对问题原因也没有做到追根溯源。
那么怎样解读考试分数,才能挖掘出孩子的提升空间,帮助他进步呢?
第一步,分析试卷,找出丢分原因,拟定对策。
原因1: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深。
对策1:对题目涉及的相关知识点认真复习巩固,真正理解透彻。
原因2:对运用基础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技巧不会、不熟。
对策2:从一道题上升到一类题,多做练习,熟练掌握这一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和答题要领,真正融会贯通。
原因3:审题不仔细、计算失误、考虑不周、碰到大题产生紧张畏惧心理等非智力因素。
对策3:有意识锻炼孩子的应试技巧和应试心理素质,保持平常心,养成答题完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b.第二步,分析分数涨跌趋势。
单科成绩:
要把前后几次成绩纵向比较,还要与其他同学成绩横向比较,分析这门学科成绩的发展趋势:上升、下降还是振荡不定?
如果孩子单科成绩下降幅度较大,家长要适时与孩子沟通,找到内在原因(有较大面积薄弱知识点、技能点)和外在原因(对该学科缺乏兴趣?临场发挥失常?和该科老师的关系不好?)适时激励孩子,而不是训斥孩子,防止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总体成绩:
把多次总体成绩进行比较,找到优势学科、弱势学科,制定保优强弱的策略,才会有提升的空间。
当孩子的总体成绩剧烈下降时,家长一定要重视这个信号,这表明孩子学习不在状态,打游戏、网瘾、结识一些贪玩的朋友等,都会令孩子分心,这时家长要沉着冷静,不要逼孩子,不要刺探孩子隐私,要与孩子耐心、真诚交流,让孩子主动说出心理困惑,和他们共同面对成长的苦恼。
c.第三步,分析孩子的智力因素。
有的孩子成绩老是上不去,也有智力方面的原因。
孩子智力的几个基本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这四个方面的能力往往发展不平衡。
有的孩子记忆力强而思维力弱,有的观察力强而记忆力弱。
从孩子实际出发,找出短板,进行专项训练。
在少年时期及早发现问题,可以帮助孩子未来智力全面发展。
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最需要的是家长和老师的理解、接纳和帮助。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需要成绩的是老师》让我感触很深。该文从一位简友评论说“家长不一定需要成绩,学生不一定需要成绩,需要成绩的是老师”。说起,引发作者的思考,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尤其是昨天的校区例会上,当校长提到一些家长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要退费,而校区也针对班级退步生,对当事老师制定罚款制度时,我瞬间明白了,在这场成绩较量中,真正受到伤害的不是学生,也不是家长,更不是校区,而是老师。
原来在这场“分数”“金钱”的较量博弈中,从头至尾,需要成绩的人只有老师。
高考为导向的教育,为了不在这场淘汰赛中淘汰,看似每个人都盯着分数,但其实分数致命的只有老师。学生成绩差可以上退而求其次的学校,家长可以转变思路,领导不会在乎某一个人的分数,在乎的是政绩和利益。而分数是真正关系到老师生存利益的大事。学生成绩差,老师不只是遭遇冷遇,看白眼,被人控诉,损失的不只是金钱,还有信誉,名声。而家庭和学校相对来说,不会损失什么,顶多只会是换个方向,或者换一个人而已。
对于有的学生或者家长可能真的不在乎某一次的成绩。之所以激怒家长的其实就是我们反复“逼分”,“追分”的态度。
就像我们去买东西,先是导购巧舌如簧的销售,其次又是各种打着服务幌子的空口无凭,后来又是各种理由的推脱责任,那么自然会引人反感。如果校区只坚持盲目引流,而不解决客户实际需求,其实是真正引发老客户不满的主要因素,而成绩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这其实和保险是一样的,保险的宣传力度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口碑并不好。人们对保险销售员常常有一种轻视,是和卖保险容易,赔付难有关的吧!当然这不是每个保险销售员愿意看到的,但确实是保险销售员无能为力的。这很大程度而言和保险公司的管理制度有关,而与保险销售员的巧舌如簧无关。
保险买卖其实是一种交情和面子。当教育升华成一种买卖,剩下的除了面子和权利还能有什么?
给孩子报培训班和买保险是一样的,如果家长只在乎自己面子或者跟风,报班是没有意义的。跟风什么宣传,活动的,其实都与成绩是没有关系的。或者说“花了钱就能代替负责任”的心理,在孩子的成长上都是不可取的。
作为家长,当孩子成绩差,就去否定老师的付出,甚至迁怒老师是不理智的,也是令人反感的。其情可原,但其行不可原。
对于一个老师,首先要有“不以成绩而喜,不易成绩而悲。”的胸怀。考试前尽心尽力,考试后和问题站一起,和学生家长站一起,解决问题。是一种工作,不是一种表演。作为老师教书育人是本质,学生犯错是正常的,学生表现不好是正常的,学生考差是正常的……我只需要分清楚每个学生需要什么,该怎么引导和帮助,并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
其实,我认为很多时候,对孩子的最好教育,这三条就够了:
1.以身作责,示范;
2.耐心;
3.等待。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做老师提升自己是首位,其余都不是一个老师能把控的。
生活不易,老师在乎成绩不是本意,而是生存的压力,抛却老师的头衔,老师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一个老师在乎成绩,更会在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