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关于《P.E.T.父母效能训练》的第三篇分享文章。
在文章“不要去“扮演”父母,而是成为你自己”里提到:我们要做真实的父母。
做真实的父母,关键点在于能够知道自己的真实感受。
但是,如何知道自己的真实感受呢?
《P.E.T.父母效能训练》说:只需“一个行为窗口”+“一条接纳线”即可搞定。
行为窗口和接纳线
孩子作为一个人,他们会出现一系列的行为,说一些话或者做一些事。
对于这些行为,有些我们能接纳,有些不能接纳。
当孩子专心吃饭的时候,我能接受;当孩子吃饭的时候跑来跑去,我不能接受。
当孩子一生气就打人,我不能接受;当孩子生气的时候用力跺跺自己的小脚,我能接受。
孩子的所有可能的行为——孩子所说的话或者所做的事情——都可以用下面的长方形来展示,这个长方形被称为“行为窗口(The Behavior Window)”。
在孩子的所有行为中,有些行为是你所能接受的,这些行为被称为“可接纳行为”(Acceptable Behavior)。
有些行为是你不能接受的,这些无法被接受的行为被称为“不可接纳行为”(Unacceptable Behavior)。
如果我们把可接纳行为放在行为窗口的上方,把不可接纳行为放在行为窗口的下方,中间这条黑线就被称为“接纳线”(Line of acceptance)。
比如,当你正在忙着干家务,你的孩子静静地坐着看书,那么,你会把孩子看书这个行为划入“可接纳行为”区。
当你干完家务,到了你们约定的出门时间,你的孩子仍然静静地坐看书,任凭你怎么叫都不理你,那么,你会把孩子看书这个行为划入“不可接纳行为”区。
影响接纳线位置的因素
接纳线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动的,它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1. 父母的个性
对于相同的行为窗口,每个父母的接纳线是不一样的,视父母个性而定。
有些父母天生就是一位“善于接纳的”父母,他们容忍能力强,不仅对孩子,对其他人的包容能力也很强。
他们的行为窗口是这样的:
有些父母天生就是一位“不善于接纳的”父母,他们容忍能力弱,不仅对孩子,对其他人也不易接纳。
他们的行为窗口是这样的:
比如,上文提到的孩子看书的例子,当到了你们约定的出门时间,孩子仍然在纹丝不动地看书。
对于那些“善于接纳的”父母,他们更有可能包容孩子,等待孩子。
而对于那些“不善于接纳的”父母,他们更有可能要求孩子立即停止看书。
2. 孩子的个性
孩子的个性,也是影响接纳线位置的一个因素。
对于那些好动、攻击性强的孩子,可能大部分人都很难接纳。
还有那些天生体弱多病,或者睡眠不好,或者爱哭爱闹的孩子,也会另父母们奔溃。
但是,很多育儿书,和育儿讲座,都是在告诉父母:你们应该好好对待孩子,你们应该理解孩子。
这些书和讲座传达的信息是,你必须对所有孩子们一视同仁,而忽略了每个孩子的不同个性,如此一来,当父母发现自己无法接纳孩子的时候,很容易产生罪恶感。
因为孩子的不同个性,同一位爸爸或者妈妈,对不同的孩子,接纳线的位置也会不一样。
也许你喜欢孩子A多一些,你对他的接纳程度就高一些。
你和他的行为窗口是这样的:
也许你没那么喜欢孩子B,那么你对他的接纳程度就会低一些。
你和他的行为窗口是这样的:
3. 其他因素
还有其他很多因素也会影响接纳线的位置,比如父母的心情。
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和心情不好的时候,对孩子同一行为的接纳程度也会不一样。
如果我今天心情很好,那么我可能更能包容孩子。反之,则可能看孩子怎么都不顺眼。
父母心情好的时候:
父母心情不好的时候:
不同的场景,也会影响接纳线的位置。
比如上文提到的孩子看书的例子,如果你是一位“善于接纳的”父母,但是当天你偏偏要出门处理紧急事件,那么你可能也无法接受怎么叫孩子,他都不理你的情况。
出门不是处理紧急事件:
出门需要处理紧急事件:
由此可见,我们对孩子的接纳程度,是随时都在变化的。
不要假装接纳孩子
我曾经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完全接纳我的孩子们,无论她们做了什么。
但是,我没有看到一个事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位父母能够完全接纳孩子的行为。
也许你是一位非常包容的爸爸或者妈妈,但是那也只能说明你的接纳线的位置很低,但是再低也不会到行为窗口的底部。
有些父母,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位好爸爸或者好妈妈,于是他们试图要求自己接纳孩子更多的行为。
表面上看来,他们的确做到了接纳,他们没有去阻止或者纠正孩子的行为,但是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却不是这样的。
他们有一部分是虚假的接纳:
仍然用上文孩子看书的例子。
你和孩子约好了出门的时间,时间到了,但孩子仍然在看书,不理会你。
你有些生气,但又觉得孩子爱看书是一件好事,自己应该体谅孩子,包容孩子,于是就决定再等等。
但是你内心的真实感受却是:“赶紧出去吧,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你并没有理会这个声音。
不过,你的真实感受并不会就此消失,它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比如,你的眼神、语气、表情。
这些非语言信息会出卖你。
甚至事后,你的那些生气很有可能会借其他的事情发出来。
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会很困惑,因为他们搞不清楚父母的真实意图。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过,我曾经是一个自我要求很高的妈妈。
在孩子出生以后,我就开始看育儿书,听育儿讲座,这些书和讲座都在告诉我:你要好好对待孩子,你要理解孩子。
于是那段时间,我常常自我压抑,有火也要憋着,明明不开心,却也要强颜欢笑。
我家姐姐小时候经常会问这个问题:“妈妈,你怎么了?”。
当她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往往是我假装接纳她的时候,她的小脑袋显然接受到了两条相互矛盾的信息,她需要确认妈妈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表面上看起来是在接纳她,但是内心却在呐喊:“拜托!停下来!别再做这个了!”
其实,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如直接向孩子承认自己的不接纳:妈妈不希望你干这个事情。
倘若孩子长期生活在这种矛盾的环境中,他们的心理健康会受到损害,他会很没有安全感,而且会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试探你。
与此同时,亲子关系也会受损伤,因为孩子会感觉你不可信,他觉得你常常口是心非、虚伪。
因此,不要假装接纳孩子。
接纳就是接纳,不接纳就是不接纳。
面对自己真实的感受最重要。
结论
1. 一个行为窗口+一条接纳线,父母可以将生活中孩子的行为进行归类。
然后比较容易得弄清楚自己的真实感受:我对孩子当下的行为是接纳还是不接纳?
如果是不接纳,问问自己,为什么不接纳?
2. 我们还要认清一些事实:
身为普通人,我们的感受是在变化的。
今天心情好,我的接纳度高一些。心情不好,我的接纳度会低一些。
或许昨天我们还能接受孩子的某个行为,但是到了明天就无法接受了。
对于不同的孩子,我们也会有不同的接纳程度。
可能我们和这个孩子更投缘一些,更能接纳一些,而对于其他孩子,可能就不一样。
父母双方对同一个孩子的同一行为的接纳度也是不一样,无须统一战线。
因为父母双方是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感受。
我们需要接纳这些事实,虽然它们不符合我们心目中好父母的标准。
但是,它们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3. 我们唯一能做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不要用好父母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4. 托马斯.戈登博士说:
“父母是人,不是神。
他们无须假装无条件地接受,甚至从头到尾都接纳。
他们也不应该在自己不接纳的时候假装接纳。
当然,孩子无疑都喜欢被接受,但是当父母发出的是明确而诚实、内外一致的信息的时候,孩子也能富有建设性地处理父母的不接纳。
这样一来,不仅能使得孩子更容易相处,而且孩子也更可能将自己的父母视作一个活生生的人——真诚、富有人性的,她希望与之维持亲密关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