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和孩子沟通,是每个家庭毕生需要修行的功课。
《小欢喜》中的方一凡是三个家庭中最调皮、最不让父母省心的孩子。他容易情绪上头跟同学打架;他会恶搞送乌龟给班主任;他学习成绩差到垫底;他为了追女神想吃安眠药,装起不来床好让妈妈同意搬家......他的妈妈童文洁是一个性格强势、脾气急躁,对儿子动则破口大骂,骂不够的时候手脚一起上阵的妈妈。
其中有一集他们学校组织了一个帮助学生释放压力的心理讲座,那个心理讲师说方一凡一看就是拥有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他不但不恨他的妈妈,他还很爱他的爸爸妈妈,这跟他的爸爸方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苏芮和潘玮柏有一首歌是这么唱的:“每次我想更懂你,我们却更有距离,是不是我们都用错了言语也用错了表情......”是的,父母其实都很爱自己的孩子,都想要好好的沟通,常常说出来的话却变了味。
在剧中,有一次模拟大考,方一凡成绩进步了57分。本来一家四口开开心心的在外面吃大餐庆祝,这个时候童文洁接到了班主任李老师的电话。老师在电话里说方一凡的确是进步了57分没错,但是这次的卷子简单,大家都进步了。他在全区的排名依然是最后的15%,依然没有大学可以上。挂完电话的童文洁暴走了,脸立刻阴沉了下来,拉起正在吃饭的儿子就冲到了闺蜜宋倩老师所在的教育机构,要给方一凡报班。
童文洁问方一凡:“你到底怎么回事?你说你努力了,可是为什么成绩提不上来,分数在哪里?“这时候的她是急功近利的,完全忘记了儿子刚刚提升了57分的事,噼里啪啦就是一顿质问,一字一句犹如刀子扎在方一凡的心里。但是他没有翻脸,还是好好的跟妈妈说:“我可能成绩就是不如英子、磊儿他们,我已经努力到头了,这分就是提不上去了,但是我其他方面比他们强啊。”妈妈依然很执着的说:“你其他方面强那都没用,考试它不考那些。”还一直在强调自己为了给他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付出了多少,有多辛苦,他分数没有快速提高就是因为不努力。
这时候的童文洁只有对分数的执着和焦虑,完全无视孩子的努力和进步。方一凡一忍再忍,终于忍无可忍,他第一次站起来怒吼他的妈妈:“童文洁,你永远看不到我的好。你的眼里只有分数分数,从今天开始我不学了。你要报课是吧?那你多报一点,你自己学个够。我祝你考个好大学,妈咪。”然后愤然离去。这是全剧他唯一一次正面杠妈妈。
这次的沟通无疑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妈妈对于自己付出这么多,却没有看到希望看到的结果,觉得没有回报,所以伤心质问。而儿子这么努力的学习,成绩也进步了57分,却被妈妈批得一无是处,所以悲愤。这样的沟通在我们的亲子教育中屡见不鲜,这是因为大家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
问题一,沟通不是宣泄。
批评通常是建立在自上而下不平等的关系下的,而我们和孩子不应该是上下级,并且批评背后是因为我们为批评对象的某些行为而愤怒。在这场沟通中,童文洁很明显是因为李老师的话感到焦虑了,焦虑之后升级成了愤怒,所以说着说着就变成了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在我们的亲子教育中,最初父母都是秉着教育引导而去沟通的,可是往往情绪上头就会把最初的目的抛诸脑后,而演变成了宣泄自己的情绪垃圾。还要求孩子不能反抗,反抗之后就是大逆不道,会有更疯狂的镇压。
问题二,滥用权威压制弱势的一方。
有一项研究发现,我们的父母很喜欢说“不,不可以”这一类的话,但是很不喜欢回答孩子的“为什么”。对于孩子的疑问,通常表现出不耐烦或者干脆不准他问。
在《不吼不叫》一书中,作者罗娜·雷纳说:“当你跟孩子的较量中,你总是赢的话,孩子会疏远你,他会感到受挫甚至叛逆。”是的,如果孩子长期处于“单向命令式沟通”要么就变成无法无天的叛逆小孩,要么就会变成唯唯诺诺毫无主张的孩子,甚至是阳奉阴违的两面派。
这样的沟通都是无效的,沟通应该是建立在双方清楚表达并接收和理解对方的立场上的,这才是有效的沟通。
那怎么才能做到有效沟通呢?我们接着来看上面方一凡和妈妈的战争后续发展。
方一凡回到家中气鼓鼓的,连自己最爱的披萨也吃不下。妈妈也紧随其后,哭着回来进了房间。这个时候爸爸方圆开始了教科书般的沟通协调。他鼓励儿子:“你去给妈妈道个歉。你有时候你也换个角度,你要是竖着看妈妈,你老是看妈妈今儿对你凶了。你横着看,你比比别的妈妈,你就觉得这真是个好妈妈,是个特别可爱的妈妈。”
他又进房间开始安慰媳妇,说:“我觉得这事啊,横看成岭侧成峰。你要是竖着看方一凡这事,那他还是进步了,咱们家就居家欢腾啊。那你非得横着看,那不就举国哀悼吗?......”最后一场暴风雨在方圆的调节下,母子两人又重归于好了。
在这个家里,方圆就是母子关系的润滑剂。他既能肯定老婆的立场也可以尊重儿子,给他足够的选择权。他有观点,又能洞察双方的需求并且给了他们足够的尊重和支持,所以才能如春风化雨般温暖化解。当然,这一切都是因为方一凡深爱着妈妈,妈妈也深爱着他,彼此都敞开心扉,这是爸爸能帮助他们快速破冰的重要前提。
所以,你看,亲子关系中,沟通需要彼此放弃心中的执念和输赢,倾听对方的想法和立场。
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育儿的过程要调整你的预期、你的焦虑,横看中要看得见美好的事情,竖看时也要时刻准备迎接新风暴的来袭。
嗨,你好呀!我是琪思,一个沉迷育儿的资深设计师,如果你喜欢我,喜欢育儿,欢迎点个关注,也可以私聊我呀。感谢您的关注、支持和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