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睡眠不足,这几天项目又多,眼看周末又必须要加班,感觉压力超大。工作填满了所有的空闲时间,所以就没精力学习,进而导致晚上写不出东西。每天写300字是我的目标,我已经坚持了22天,实在不想中断,本来加班到晚上8点已经很累了,很想早点洗洗睡了,可是文字又实在写不出,故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焦虑也越来越重,所以再次打开了《跃迁》,幸好收获颇丰。
今天分享的这几个观点很刷新我的日常认知。先放一张龙哥美照给大家养眼。
第一点:人生不如意,也许不是因为不够努力,而是因为选择不对。当一个复杂系统出现问题时,不要停留在自己熟悉的层面,要退后一步,看到系统。也就是跃迁一个层次去解决问题。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十几年的学校教育让“努力才会有收获”这种观念深入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所以人生一有不如意,就习惯于归咎于自己的不够努力。而我之前也一直这么认为,四年前我刚刚进入公司的时候,满身拼劲儿,熬夜加班各种事情是累并快乐着,可是四年后的今天,我时常感觉迷茫无措,总有种浑身是劲儿无处使的感觉,这种困境,就不是努力所能解决的范畴了。
第二,满世界标榜着要做自己的那群人,其实是最缺少自我的人。这句话的背后,是一个“求认同—找不到自己—求认同”的死循环,这类人内心的根本诉求是“求认同”,是在通过讨好别人来做自己。越是求认同,越会把注意力放在外界的关注、外界的高手上,也就越难找到自己的天赋、梦想和激情,而这也会带来更多的焦虑。要解开这个僵局,需要的是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回到自己的身上、关注自己的需求和优势,在方式方面借鉴,在步调方面有自己的洞见。作为一个喜欢文字的人,我坚持日更300字,就是为了标榜自我,强化自己的优势,但是我现在越来越关注外界的评价,比如阅读量,喜欢和点赞数,这其实已经跑偏了。
第三,有些病其实不用彻底治疗。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不惜一切代价杀死病状”的过度医疗方式会让生命质量变得糟糕,现已逐渐被“与疾病和谐共处,提高生命质量”的姑息治疗思路替代。一个人存身于世,不应该只是活着、生存,更应该活得畅快,值得,生命的质量要有一定的保证,一场化疗放疗,人的整个免疫系统都处于崩溃的边缘,生命或许得到延长,但毫无质量可言,实在算不上什么幸运。这种时候,姑息也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到今天为止,我断断续续翻完了《跃迁》,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对这本书的兴趣不是特别大,可能还是因为与现在最想解决的问题助益不大吧。
以上就是今天的收获,为了写出日更文,又熬夜了,情绪有点低落,不过这一行为也再次验证了那句话:输出倒逼输入。
ps:每天300字,坚持100天,今天是第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