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道-德国之行已经结束,仿佛做了一个梦。那里的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牧歌似的田野风光,宏伟又充满雅致的城堡,或古朴或奢华的教堂,让人仿佛置身梦幻、游走于历史之间。然而,于我而言,更重要的是接触到的不同的人,各位经历迥异的诺贝尔奖得主、会议组织发起者、来自全球各地的青年研究人员,以及朝夕相处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们和带队老师们,他们的故事、经历,看待自己、人生、和科研的态度深深的吸引着我,也改变了我。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给与我很多机会去接触校园生活以外的广阔天地,同时也带给我满腹的困惑,对自己、对工作、对科研、对家庭、对社会,我究竟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很长一段时间,我陷在这些陷阱中,无法自拔。然而,在这个人生的转折点上,我很幸运。这次林道会议,仿佛就是冥冥中给我安排的一个机会,让我去接触这些巨人的人生经历,从各个不一样的卓越人生中探索自己未来的可能性。
作为一个研究生,我时常会怀疑自己现在工作的意义。
三年过去,我并未突破现有知识的边界,只是将一些简单的方法应用到一些新的体系,得出一些别人可能并不关心的结果。科研圈子的人越来越多,有很多做的比我好的人,我自己的小小的工作对科研真的有贡献吗?还是仅仅多一些终将埋没于无人问津的角落的文章?
然而,这些诺奖得主的经历告诉我,不要太过于追求现世的意义和别人的认可。追随大师的脚步,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味,提出更基础的问题,寻求更满意的答案,有时你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很重要的结果。科学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人类的生活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其中,这些科学巨匠的贡献是举足轻重的,然而,其他很多人的努力则大大加快了科学的进程。对个人而言,每一次尝试可能有对有错,一旦犯错,可能一生的坚持只能说明某一条路是不合适的,然而,只要尝试的人足够多,总能找到对于自然界正确的认识。所以,不用太过于纠结自己的成败,正如Dan Shechtman说:Failure. OK. Start again. Next trial, you will have much better chance to success. 在追求卓越的路上,必定有许多失败。正如Kurt Wüthrich和Arnaud Boetsch以及Bettina Heim在讨论Excellence in Science and Sports时提到:
不管是在运动还是科研上,想要达到极致,都要经历一次次的练习,不断尝试,不断跌倒和爬起来,需要琢磨每一个细节,不断在错误和失败中总结教训并持续努力向前。因此,要摆正心态,站在现在的基础上,以最快的效率——通过与专家的讨论和并在此基础上回归课程——去学习新的知识。享受科学研究和自我提升的过程。
这种态度下,对自己人生的眼光就放的很长远。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自然而然就淡了。因为其中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这样的人生所需的仅仅是一个稳定的工作,一般的物质生活,足矣。对未来的过高的期许与强求会蒙蔽人的双眼,让人忽略现在生活。我曾经犹豫,不知该如何平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恨不得将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办公室,我想我已经偏离正常的生活很远,对未来的恐惧、对自己的缺乏信心使我已经丧失了最初做科研的感觉,不再能感受到研究的乐趣,学到新知识的兴奋。这次的经历,使我重新感觉到了童年对科学家的崇拜,也让我找到了做科研的源动力。
在这些诺奖得主面前,我不再为自己的无知惭愧到不敢说话,大着胆子跟他们聊天和讨论。然而,他们和蔼的态度,充沛的精力,对每个问题的尊重,以及对物理的激情对我产生的极大的冲击,我从未如此享受过讨论物理问题时的快乐。William D. Phillips对我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他那个”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的玩笑让我看到了他对物理的享受。他以那样的高龄可以坚持一整天讨论物理问题,非但没感觉到累反而极其乐在其中让我很受冲击。在这里,我不但学习到了新知识,而且为他们对自己所研究问题的深刻理解所折服。更为重要的是,我也认识到,即使是诺奖得主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你对基础问题的深入思考也会让他们受益。这让我不再因为自己的无知就封闭自己,抱着开放的态度,将每一个问题问到底,从每一个人身上学习他对自己所深入研究的问题的见解,并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这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同时,W. D. Philip也提到他对于家庭的付出。
在他工作的紧要关头,他仍然坚持陪伴家人,哄宝宝入睡。之后再回到办公室,努力工作。没有把家庭生活看成对自己工作的拖累。在生活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对身边人的付出和关爱是必须的。
Brian P. Schmidt也向我们讲述了类似的故事。故事虽小,对我们的启发却很大。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我们看待生活的态度。
此外,Philip一路上持续不断的和学生讨论的身影让我为他对学生的奉献而动容,在这一点上Wieman教授也让我尤其感动,在他跟学生的discussion即将结束之际,会务人员告知要离开会场了,然而他说,只要有学生愿意在这里讨论,我是不会离开的。这让我看到了他对年轻人的奉献,十分让人感动。在这些诺奖得主看来,跟学生讨论,是对社会的一种回馈,一种责任。
这也让我看到知识分子的另一种可能性。我本科时候的导师一直教导我们要成为一个知识分子,一名学者,不但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承担社会责任,站在弱者一方,为民请命。然而,自己却无能为力,时常为自己的无能感到失落。他们展示了另一种model,《雷震传》中有句话很好的总结了我的感受:
“国者人之聚,个人如能自立,就是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地方。而一个人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和高远的学问,而后才能自立,才能有所贡献。盖读书求知即所以救国,尤其是在科学昌明的年代,‘知识即权力’。”
因此我所需要做的就是努力提高自己,做好自己的学问。
然而,正如赵妙根老师提到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中国做科研的大氛围并不好。我之前还误以为这种氛围很重要,要好好做研究就要先改变这种氛围。不过,逐渐我才意识到,
改变这种氛围的最好办法就是从自己做起。好好做自己的研究,用踏实的态度去实践,改变自己的同时再去影响周围的人。
此外,就个人而言,我还困扰的一个问题是,
基础的不扎实可能会影响自己以后的工作,包括对物理问题的把握和物理直觉的建立。
我向Carl Wieman教授提出了这个担忧,然而他对我说:在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研究工作,在遇到问题时再去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像运动员一样,做研究也要每天不间断的训练,训练自己按一个专家的方式去思考和工作,持续思考物理问题,包括自己专业的知识和物理领域的常识性知识。然而,这个训练的过程将是一个十分需要坚持的事情,需要至少50006000小时的努力,甚至10000小时。并且他进一步告诉我,这种努力是急不得的,一个人每天精力最集中的时间也只有45小时,要好好把握住这几个小时的时间做最有用最重要的事情。这需要对自己每天状态——每天有多久是最清醒的、有多少事情要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且做出合理的安排。这种安排是实时的、可调整的。如朱棣文所说,在得到实验数据时要第一时间处理,并据此对以后的工作做出最优化的安排。不仅对做实验,对其他事情也是类似的。
除了这些对待科研的态度以及工作的方法论,
Brian P. Schmidt关于leadership的讨论,让我意识到尊重、沟通以及以身作则的重要性。
不光是作为leader,在日常生活中,要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尊重和沟通都是非常必要的。还有Wolfgang Schürer教授、Steven Chu教授、赵妙根先生等人在各自领域对社会的奉献,也让我重新认识到贡献社会的意义,正如W. D. Philip所说,
做好自己的事情,当有一天机会来临,而你恰好有做这个事情的意愿和能力,就去做吧。
以及Amono教授、以及从林道回来后遇到的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的故事,他们的坚持和努力也都是我的精神榜样。这些故事,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包括一些由于自己英语水平不够或准备不足而遇到的尴尬事情,林道的难忘的音乐会和宴会,游历德国城市、大学和研究所的印象,以及对自我事业的重新规划,与同学们相处时的快乐经历,等等,限于篇幅,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最重要的是,从林道回来后,我能看到这些经历实实在在的影响了我的生活,让我更加自在地生活和科研,让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无须顾虑,只需奋勇向前。这些经历包含丰富的细节,我想会在以后的人生中,在不同的阶段,我都可以汲取到不同的养分,不是仅仅限于这些总结的东西。因此,我以后也会积极鼓励同学友人参加这样一个有趣的会议,我想,每个有疑惑的年轻人都可以从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以及意外的收获。
----2016.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