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有没有哪一个瞬间,觉得自己的灵魂不够丰盈,有一种飘忽感。那你要想一下已经有多久没有读书?
当你阅读的时候,闭上眼睛想一下你从书中获取到什么灵感?如果没有任何感悟,那你需要深度阅读了。
我时常觉得那些看过的爆款好文,当下看会有很深的感悟,等事件翻篇也就没有以前那种感觉。而很久以前看过的那些经典文学,每读多一次感觉都会不一样,有些经典甚至有越读越美之感。
2
新媒体兴起给人的阅读带来很大的便利,每日推送的文章可以把事件要点娓娓道来,穿插笔者的看法。很多人觉得自己一天下来干货满满,收获颇多,长期下来却很少有深度思考。笔者的文字确实凝练了他的思想,但这种想法其实并不能代表所有人。
王小波说:“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一个沉默的大多数。”很多人甘当那个沉默的大多数,将别人的想法视为自己的想法。
速食阅读和深度阅读就好比主食和副食。饿的时候一包泡面会给你满满的幸福感,但你总不能一天三顿全吃泡面吧?简言之,真正能满足精神饥饿的是深度阅读。泡面吃太多了,那些多余的脂肪就是你灵魂的堆砌物。
3
自从决定每天码字,才发现觉得自己素材远远不够。以前学习累了,抬头看一样自己书架上摆放整齐的书,会有一种心满意足之感。现在的我时常对着电脑一个字都打不出来,我发呆的时候脑洞大到都能想象出一个场景,他们会不会在嘲笑我已经好久没有翻他们牌子。
世界上最聪明的犹太人人均阅读量是每年64本,简书上的大牛两年读了两百多本书,还有台湾文案教母李欣频一天看一本书。他们让书抵达灵魂深处,读书与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渊之别。
4
2017年快要过去四分之一,我的目标书单完成了十本,其中东野圭吾的推理系列有四本。对我而言,是远远不够的。一天里除去上班时间,能利用的大片时间并不多。要怎样才能用更多的时间进行深度阅读呢?
一、改变阅读方式
我是超级爱纸质书的那种人,一本书就算已经看过几遍就是固执地要留着。每年买来的书,图书馆借来的书堆积如山。每次搬家,最苦恼的就是我那些藏在家里各处的书。
我的纸质书又大多是大部头,每天挤地铁都经历水深火热,你还没机会打开一本书就被人群挤得不知如何伸展四肢,只好默默书放回书包里,无形中浪费很多时间。
今天出去办事,搭地铁的时候随手拿了个kindle,发现把时间利用起来,有一种莫大的成就感。用纯粹看书的软件也可减少点击网页,刷微博淘宝的时间。
二、合理分配阅读时间
琐碎时间用来速食阅读,大片时间用来深度阅读。
现在很多电台推出了很多文字阅读节目,做家务的时候我喜欢开个小音箱,听电台节目的文章。晚上大片的的时间用来学习专业,集中精神阅读相对晦涩的文学经典,做读书笔记。这样既可以获取相应的资讯,也有自我思考的时间。
三、有选择性地去阅读
书海浩如烟尘,选择阅读的内容也很重要。每个人都得根据自身的情况和专业领域去选择要读的书,系统地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确立读书目标还要关注社会发展趋势。我确立写作的目标,就要以写作技巧、文字底蕴方面为圆心,现在以平台的方式去努力。
深度阅读,是为了成为更懂思考的人。
愿你我都有一个丰盈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