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人都捅出一刀,但凶手不在我们之中。凶手们这样对侦探暗示。
调查案件的是大名鼎鼎的侦探波洛。你以为这位名侦探会像电视上演的那样,双目如炬,识破谎言,然而轻易而居得找出真正的凶手?不,他接受了这样的说法,他甚至说,没有所谓的凶手。
这个故事是不是很颠覆,和传统的案件故事不太一样?这就是《东方快车谋杀案》要讲述的故事。
名侦探波洛准备搭乘东方快车去英国伦敦。东方快车的头等车厢向来乘客寥寥,这一天却意外客满了。波洛在朋友布克的帮助下才得到一个卧铺,成功登上火车。
火车行进的第二天夜里,头等车厢乘客雷切特先生被谋杀,身中十三刀身亡。波洛经过勘察,确定凶手并没有下车,而是和其他人一样还待在被冰雪阻拦的火车里。于是,车厢外是铺满整个大地的冰冷雪花,车厢内,十三个嫌疑人正拼命摆脱杀人嫌疑。
波洛临危受命,开始寻找杀人凶手。波洛回忆起第一次见到雷切特的场景,下意识觉得他一定不是个品性善良的人。与此同时,他注意到乘客德贝纳姆小姐和阿巴思诺特上校耐人寻味的对话,猜测他们的关系可能不同寻常。之后通过一对一的问话,通过问话中透露出的细枝末节,波洛慢慢有了自己的判断。
谈话细节是很考验作者功力的,要符合每个人的身份和谈话习惯,又要透露线索。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在这一部分的处理十分出色,叙述干净利落,小说宛如被抽干了水分,隐隐可见骨骼与肌理。波洛一会儿皱眉,一会儿恍然大悟,似乎已经了解了他想知道的一切,我们却看得抓耳挠腮,如坠迷雾——她昨天晚上补了衣服这种细节,到底能推理出什么?
幸好在我们看得迷糊的时候,十三个嫌疑人也很迷糊,在波洛宣称他已经发现真相的时候,他们都是震惊脸——这震惊脸让我感到安慰,推理小说太容易让人怀疑自己的智商了……
解密环节很快就来了:原来这十三个人并非素不相识,某种意义上,二十年前他们就已经相当熟悉,而且他们都和二十年前美国那场著名绑架撕票案有关。火车上的死者雷切特,实际上就是逃离了法律惩治的绑架案主谋卡塞蒂。这十三个人是死者的亲戚、朋友、仆人,也就是说,他们并非凑巧出现在这辆火车上,他们是约好的。
确定了杀人动机,似乎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谁最恨雷切特,谁就最有可能是凶手。但故事并非如此简单,凶手不是波洛想确定就能确定的,要讲究证据,人证、物证缺一不可。波洛面对的第二大难题,就是通过口供和物证,连凶手的性别都无法确定。数人作证,听到了女人的声音,但现场的痕迹,留下的脚印、味道等,又暗示这一定是个男人。而且死亡时间也无法确定。什么都无法判定,怎么判断是谁在某个时间段里出来杀了人?
读者两眼一抹黑,只好根据波洛审问时的反应做判断——但波洛很快一一否定了读者们的猜想。智谋的对决发生在静默中,而真相就在眼前,我却无法窥破文字的谜团,这让读者不由感到一丝焦急。推理小说简直是把作者权利最无限放大的小说类型,对话便是牢笼,读者一旦陷进去,目光所及,俱是铜墙铁壁,再无逃脱的可能,只好任作者摆布。
于是在展示真正的故事之时,波洛讲了关于谋杀案的、截然不同的两个版本的故事。第一个故事里,没有所谓的凶手,雷切特是意外身亡,第二个版本的故事却十分匪夷所思:每个人都向洞底的人投了石头,所有人都是凶手,手染鲜血,包括看起来柔弱善良见血就晕的娇弱夫人。正如读者所期待的,所有人都选择了第一个真相,人间正义获得最后的胜利,故事到此为止。
在第二个版本的真相中,波洛彻底解释了雷切特的死亡时间之谜和真正凶手的下落,最后得出一个离奇的结论。作者在上一段叙述中苦心经营的结果此时得到检验,瞬间洞彻真相的感觉让人肾上腺素飙升——十三个人互为臂膀,十三个人互为依靠。我们曾是那场悲剧的见证者,我们亲眼看到了那些生命的惨死,既然警察和政府都无法还给我们正义,我们便自己给自己正义。
于是我们汇聚在这辆行走的列车上,想要在在茫茫大雪之中,一起为那个悲剧写上句号。于是十三个人的手上都握有匕首,匕首上都有鲜血——
我们一起成为杀人凶手,才能掩护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