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首先,我们来看看讨好型人格的表现:
1. 内心敏感脆弱,有同理心,总能敏锐的察觉出或「自以为察觉」出别人内心的想法。很会为别人着想,而总会刻意忽略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害怕自己为别人「添麻烦」,在获得了别人的帮助时总会受宠若惊,感觉自己承受不起或不配承受别人的帮助与恩惠。
2. 很难拒绝别人,即便知道对方的要求不合理也会习惯性的硬着头皮满足对方的需求。
在不得不拒绝了对方的情况下会觉得非常的愧疚与惶恐,即便他完全没有任何必要为此道歉。
3.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倾向于抬高别人,贬低自己。
4. 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因此很少会表达自己的真正需求,总是试图在别人面前营造出善良,平和,大度等「没有攻击性」的好形象。
对社交中争吵、尴尬、意见冲突等负面的状态会十分的不安,总是试图营造出和谐的气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
5. 在社交中表现得很「神经质」,因总会担心自己会给对方造成什么样的印象、说哪些话合不合适、为对方考虑太多等,使其在社交过程中无法坦然的表现自己,反而会令其与别人的社交总会充满了「不自然」的状态。
6. 大多数行为的动机往往是为了迎合别人的期望,获得别人的认可。
7.缺乏底线和原则,非常能够容忍或者说是意识不到别人在客观上对他的“逾规”行为。
因为其自身的自我边界模糊,所以往往想当然的也以为别人是像他一样没有边界的。
这样就造成一方面他们会因为能够轻易地打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界限而很容易和一些人变得较为亲密,另一方面又会因为得不到别人更多的回报和关注而更加痛苦。
以上内容引用于知乎。
说起来奇怪,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竟然从未察觉过自己身上有讨好型的人格。
但在最近我身上发生的一件小事情,在猛然间突然引发了我的思考。
我当时内心感到特别得别扭不舒服,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让自己处于一种尴尬地境地。
而就在那一瞬间,我突然发现我自己好像经常做这种蠢事。
那就是很多时候明明做错的人不是我,我却要为了得到别人的喜欢而压抑自己内心的愤怒与委屈,去讨好别人。尽管,这么做,并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02
这种行为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是在我的童年。
村里有很多妇女经常来家里找奶奶打牌,而有一些人说话永远是鸡蛋里挑骨头没事找事。但我那时候天真无知,每次总是利用自己的毒舌将对方打击到无话可说。
所以,从小到大,喜欢我的人是没几个的。而讨厌我的人,是非常多的。
在那些讨厌我的人中,有很多人我都不介意,就是今天她骂了我说了我,第二天睡一觉我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可是最令我绝望痛苦的莫过于,讨厌我的人,有把我养大的奶奶。
七八岁的时候,奶奶每天吃过晚饭喜欢坐在厨房和几个老奶奶拉家常。我总是不肯睡觉,喜欢在客厅来回穿梭,其实我是好奇大人们口中的那些神秘故事。
她们说的事情,都是我不知道的不懂的。所以我特别渴望自己能够搞明白,她们到底在说什么。
但是有一天夜晚,我却听到了奶奶口中最恶毒最让我伤心的话。
我亲耳听到她对那些老奶奶说:“康慧这个孩子,很懒很坏又不听话。”
然后她又继续说:“康丽这个孩子很乖巧懂事又很勤快。”
那一刻,我躲在门后,在黑暗中,偷偷地哭了起来。
原来,奶奶是那么讨厌我不喜欢我的。
一个养我每天照顾我的亲人,竟然是不爱我的。
这个真相,对当时年幼的我来说,就像是天塌了下来,我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暴风雨和黑暗并不可怕,最令人恐惧而绝望的就是,感受不到爱。
一个没有得到过爱的人,是很难独立生存下去的,因为只有爱,才能支撑我们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活下去,才能让我们感受到希望和温暖,让那贫瘠的心灵得到一种慰藉。
还有那些村里的人,以及每次过年遇到的亲戚们,她们所有人总是当着我和姐姐的面夸奖姐姐好,而对我,竟然是没有一句认可的。就好像,我只是一朵花旁边的绿叶,被所有人无视了。
后来,我开始在不开心的时候把自己关进屋子里,对着镜子,自言自语,或者一边偷偷地哭一边安慰自己:“陈康慧,你是最好的,你是最好的…”
但是这并没有用,尽管我也一直努力做好大人们眼里安排的农活家务和一些别的事情,可最终,我永远比不过我姐姐。
就连我最爱的爸妈,每次她们生气了激动了也同样会拿姐姐来打压我。
他们说:“你为什么不像姐姐那么懂事?”
他们说:“你为什么总是不听话?”
他们说:“你为什么不如姐姐好?”
每当他们无情打击贬低我的时候,我都会有一种生不如死的痛苦的感觉。
我也想变得和姐姐一样好,可是我做不到啊。我天生就是和她不一样,长得不一样,性格不一样,想法不一样。
我又能怎么办呢?
你们都怪我不好,和她不一样。那你们当初何必生下我?只有姐姐一个女儿岂不是更好吗?
当我这样哭着表示抗议的时候,只会得到更严重的谩骂侮辱和打击。
所以,在小学的时候,我就经常想过,要不要寻死,求一种解脱。
因为好像无论我怎么努力怎么做,都得不到爱和认可。
03
后来,我开始刻意的学会了阴奉阳违,在大人们面前端茶倒水,夸奖她们今天穿的衣服漂亮,对奶奶的话言听计从,忍辱负重。
不为什么,我就是特别需要讨好她们,然后得到她们那一句真假难分的夸奖:“康慧,变了,变得懂事了!”
她们随口的一句夸奖,对于我来说,却是整个冬日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内心黑暗孤独的世界。
我开始错误的以为,无论那个人多么讨厌我,只要我尽情牺牲付出对她好,她就一定会喜欢我然后也会对我很好。
这种讨好的心态,我不仅用在了亲情友情上,更用在了爱情上。
可是令我不解的是,我越是对别人太好,就越是得不到她们的尊重。
因为,过分的对一个人好,别人往往会看轻你,觉得你是软柿子,可以随意践踏。
所以,这么多年来,失去过朋友,失去过爱情,也一度失去过自己。
那样的日子里,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是完完全全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为了卖力的讨好于人,我将活生生的自己变成了另外一个陌生人,一个连我自己也认不出的人。
白天,我游走在职场生活感情里,夜晚,我仍然孤独到难以入眠。
就像是戴着一个面具的人,在所有人的面前伪装自己。面具戴的太久了,连最真实的样子都记不起来了。
04
我想起读初中的时候为了有更多的朋友一起玩,放下尊严和面子,厚着脸皮写信说一堆违心的好话不停地赞美同学。
其实,当时的我成绩优异还是语文课代表,老师还有大部分同学也都很喜欢我。那样的我又有什么地方不如她人的?
可是我还是感到自卑,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不是最好的。
我想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我要得到所有人的喜欢。
我像一个嗜血的魔鬼,一点点血根本无法满足我贪婪的欲望,我需要很多,很多,很多的爱,才能填满内心的那个黑洞。
我依靠外界的人事物来给我暂时的自信和安全感,让我感到自己是存在的,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殊不知,其实每一个人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那他的存在就是充满意义的。这种存在的意义和贫穷富贵无关,和丑美高矮无关,只要你存在,你就是一种独特的价值。
直到婚后几年里,我也一直都在各种讨好。
无论我去哪家亲戚,我都特别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害怕自己的一个行为就会招致他们的讨厌,害怕他们从此以后就不会喜欢自己了。
所以,我总是步步惊心坐立不安,总是不自然,无法安心的像一个客人在那里享受,而是时刻令自己的神经紧绷着,看看自己能为她们做点什么,帮点什么。
好像我不做什么事情,我就无法感受到自己是存在的。
我甚至常常会为了讨好一个人,不惜牺牲掉自己的尊严和原则,甚至是让别人踩踏我的底线。
虽然内心我是难受委屈而又特别愤怒的,可是我仍然会选择原谅。
我想,无论别人对我做了什么,只要我原谅他依然对他好,他就一定会觉得我很好,他会喜欢我的。
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并不能以心换心。
因为,当你不爱自己完全的迎合讨好满足别人期待的时候,你就变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提线木偶,没有人会尊重你,也不会爱你。
05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原因:
讨好型人格形成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过父母“无条件的爱”。
父母对他们的爱都是有条件的,只有当他们满足父母的需求、表现出父母期望的样子时才能得到父母的关爱和赞赏,他们才能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是不会被抛弃的。
当他们违背父母的需求和期望的时候,就会被父母大肆的否定,批判,甚至是打骂。在这个时候因为对于幼儿而言父母无疑是他们心目中最大的权威,并且他们的生存与安全感是完全来自于父母,所以他们会对此形成很大的心理阴影,为了逃避或不再受到这种被父母否定或打骂的痛苦,他们不得不隐藏起自己的真实需求和感受。
在他们既没有迎合父母的期望也没有违背父母期望的时候,他们也很少能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
一个幼儿是很难独自面对和承受自己的孤独感的,这个时候他就会刻意的想去做些什么来迎合父母的期望和需求,从而能够获得父母的关注和赞赏。
久而久之,这就形成了他的一种习惯,甚至他会逐渐的把父母的需求“内化”为自己的需求,因为在他的认知里:满足了父母的需求就等于满足了自己的需求。
而这也成为了他对今后所有亲密关系的认知蓝本:我是没有价值的,我是不值得被爱的,真实的我无法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关注。只有当我不断地满足别人的需求和期望的时候,我才能获得别人的关注和爱。
所以台湾著名的身心灵作家张德芬会在《未知的自己》那本书中写到:“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经过仔细包装的礼物。只要我们愿意面对它有时候有点丑恶的包装,带着耐心和勇气一点一点地拆开包装的话,我们会惊喜地看到里面珍藏的礼物。”
如果没有发生这一件令我难受愤怒的小事情,我就永远还处于一种讨好型人格里待着出不来也不能明白自己为什么有时候活得那么累。
而现在,我彻底的搞清楚了,我一直太过于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和眼光,将别人对我的期待放在自己的身上,忘了自己本来就是独立的一个个体,根本不需要去介意任何人的语言和看法,也不用按照任何人的期待去生活。
我就是我,虽然不完美,但在这个世界上,却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可以对别人好,但是一定要有一个分寸和界限。不是什么事情都要大包大揽自己一个人去承担。该做的就去做好,不该做的就别多管闲事。
因为一个喜欢你的人,就算你有再多缺点,她也会喜欢你。
一个人不喜欢你,就算你帮她把所有的活都做完,她也不会对你感激涕零。
或许,想要改变讨好型人格这件事,是一件十分漫长的事情,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我才能慢慢地改变自己。
但是,我相信自己能够做到,只要能够觉察到自己的行为模式,就能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才能对症下药治疗它。
愿我们每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都能够早点觉察出来,想要别人来爱你,我们首先得学会好好地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