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晓木对秦始皇并不算多了解,且很多观点都是从那些大腕的书上或文章中所汲取的。晓木还在关羽老家上大学,对问题的深度认知有限,有什么幼稚想法就一笑了之,不想在个人思想方面牵连太多。
为什么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乱纷争中,都没有任何一位君主先于秦始皇来一统中原?其中不乏晋文公、楚庄王这样的明主。而偏偏让这位经历了幼年丧父、兄弟叛乱并目睹生母淫乱后宫的君主来完成这一使命?
1.正统性。抛开秦国当时十分复杂的内部改革问题不说,先看看时代背景。论更朝换代,一向为那些枭雄所不齿的政权合法性往往是很致命的问题。只有从政治上立足根本,才能有效的去占据“大义”和“正统”,从而吸引各地人才、有效笼络人心、建立合法政权,达到将“民间力量最大限度利用”的目的。熟读三国的朋友都明白张角(虽然“黄巾军”只是一只农民武装力量)、刘备、曹操等人当时为了维持自己政权的合法性而采用了一系列或大或小的政策。这就是诠释政权合法性重要程度的最好例子。而一般确立政权正统性的最好时间(理由)就是趁外族入侵和农民起义(具体参照天朝的建朝过程)。但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并没有存在这样的机会。虽然经历了数百年的战乱,士兵百姓均渴望和平,但决定时代走向的往往是少数人组成的当权者。更重要的是秦始皇的统一大业并未给他带来多少的民心所向(可参见文提到的李信征楚大败)。而且从秦王漫长的11年征战中的多次大屠杀来看,一味的肃清平民百姓也说明了秦并不是天下所认可的得道者和继位正统者。再者,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各国间的人才流动虽是相当随意,但缺乏政权合法性这一硬伤为那些贤才所在意,依旧不利于秦始皇招贤聚才。可惜胜者光环的加持,人们往往认为拥有商鞅、张仪、李斯等人的秦国才是人才储备量最庞大最成功的国家。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秦臣的大放异彩并不能掩饰秦国在人才方面的匮乏(相比六国)。
除了商鞅变法之外,其余六国也或多或少的进行过这样的改革,至于为何失败这就是决策者之间的差异。而讽刺的是,上述那几位代表却没一位是秦国本地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留意一下有关战国的书籍(特别是《史记》)里对名臣良将的描写,这样自己心里就会对各国人才储备有个大致的了解。虽然人才不是决定性因素,但智囊团的重要对更朝换代不言而喻。所以在人才储备方面,秦朝也并无太大优势(相比于六国)。综上而言,由于正统性的问题,秦在民心与人才方面并无占太多优势。
2.时机。在时机方面说多了都是马后炮,毕竟这是历史,站在上帝视角来夸夸其谈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就通过分析一下其中最重要的“灭楚战争”来证明那个复杂的时代背景。从秦朝进军的方向来看,秦始皇明显采用了“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的措施,但这样的顺序并不符合军事上的常理。对赵魏韩的优先击破没有任何异议,但接下来的向南向北方面就有些值得玩味了。楚国论军事力量和国土面积都是当时六国中的第一,而秦始皇却放弃远方微弱的燕齐而率先进攻最为强大的楚国。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先除门前草的原因,还有幕后的一些情况,就是当时王贲灭魏前对楚国实力的判断失误。晓木曾很长时间认为是由于地理距离上的差异和楚国的高层内乱(昌平君叛楚)迫使秦始皇做出了先灭楚的行为,然仔细查阅了有关灭楚战争的资料后,发现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原因(至少从《云梦秦简》来看,灭楚战争绝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轻松)。前后花费四年,出兵愈八十万,劳民伤财不说,确实很大程度上延缓了秦王的统一步伐。所以常人印象中简单的一场灭楚战争绝不是轻易的碾压战这么简单,它更偏向于一场赌博。第一次李信的大败让秦始皇敏锐的认识到了民间力量对秦的敌视及形势的不利。拖着不动,三国残余很有可能反扑;孤注一掷,楚国地大物博,很有可能会拖死秦的六十万大军,就像当年二战时苏联凭借国土优势在长线上彻底拖死德军一样。而贸然托付于王翦六十万军权更是一种君臣间的博弈,毕竟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而郢陈地区及附近郡县的反秦力量更说明了百姓对秦并无太多好感。所以,民心上,秦绝对不占优势;军力上,也不是想象中的一边倒;六国将相也不乏一些拼死保国之人,如太子丹、李牧等人;秦国的内部也不想传统所认知的一片团结和谐(王翦为消秦始皇疑心而五催奖赏)。综上所述,通过对灭楚一战的分析,晓木认为至少在时机方面,秦国并没占决定性的优势(注意,是决定性)。
3.秦国内部。老祖宗打的好底子这没话说,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商鞅变法。说句大话,对商鞅变法的深度和影响的结实完全可以写一篇十万字的论文,晓木一介学生因才疏学浅不敢肆意评论,就此而过。
4.准备。一场长达十年的大型战争是需要长期的准备的,无论从粮食储备、军力准备、人才储备,还是心理决心。先说粮食准备,战争在敌我军力五五开的情况下拼的就是后勤供应。而秦为了这场统一大业可谓一直才费尽心思的布棋。因为秦国碍于自身地理位置的不利,在粮食生产上长期落后于楚齐等国,这在农业文明里倒成了更为致命的(具体参见鸦片战争时英军切断京杭大运河运漕线逼迫清廷签约)。所以既不能引起六国的怀疑,又必须在开战前解决粮草的问题,这对秦的高层而言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但很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的确实个韩国人。郑国开挖的郑国渠来缓解了秦在粮食上的压力,贫瘠的关中变的富甲天下。后来,秦国就是凭借三大粮仓巴蜀、汉中、关中来完成了长达十年的统一大业。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於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史记.河渠书》)
军力准备方面商鞅已经提供很标准的解决方案,就不再多言。在人才储备方面,前面在正统性里也说了一些,从结果来看,秦国的人才储备是相当成功的。最后就是心理决心方面。君主制社会中,决策者的态度往往关乎着这个政权的发展方向,而晓木认为在统一大业中最重要的就是秦始皇的决心。无论是开始时面对的粮食之难,还是后来的李信大败,秦始皇从来都没有因畏惧结果而放弃统一大业。正是以秦始皇为核心,文有李斯尉缭,武有王翦蒙恬,一个完美的团队是离不开一个有气度与魅力的领导者的。气度就是能果断托付王翦六十万大军灭楚,魅力就是有持之以恒去扫六合的决心。在关键时候不迷茫不退缩,能冷静认识当前的局势并有着明确的前进目标,优秀的团队自然能在这个乱世给出一份优秀的答卷。综上所述,在各个方面堪称无懈可击的准备工作是秦能一统六国的重要因素之一。
5.秦始皇。受九年素质教育影响,晓木始终认为秦始皇是位心理残缺者和精神分裂者。了解有限,不加以评论。
说来可笑,晓木码了一下午的字却偏偏漏掉了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秦王与秦国。不是懒得写,而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去写和写什么。秦王,相信很多读者都对他的人生经历十分了解,但又有谁能精确的分析出他的性格对以后种种措施的影响。这才是一个很主观的最重要的因素。毕竟嬴政才是真正决定了那十一年中华大地走向的人(具体参照天朝太祖的事迹),其他的像时机、正统性、人才辅佐都只是一些旁枝末节。很多人可能会不屑这种说法,而转向“天命”论。笔者只说,春秋战国时大大小小的机遇多的是,能抓住并去利用的能人又有几位?没有天生的帝王,也没有等来的成功,事出必有因,秦始皇的霸业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必然趋势”可以解释的。而秦国,蓄六世之勤而打好的家业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梳清的,商鞅变法确实伟大,但它牵扯到的秦国内部阶级矛盾和军事等方面的改革很有值得思考的深度。当触及到了一个政权最为根本的阶级对立问题时,这才叫改革,绝不是什么新闻联播上的小打小闹。
前面写了这么多,到后面突然戛然而止确实有些不太合适。但在秦王与秦国的问题上,晓木确实给不出一些实质性的论点,纯粹的复制粘贴只会贻笑大方。但貌似晓木一直在洋洋洒洒的扯自己的想法。首先晓木推荐想了解秦朝历史的朋友去简单的看一下贾谊的《过秦论》与三苏的《六国论》及太史公的《史记》,虽然都是一些早已被说烂的经典,但确实在研究秦朝的历史问题上有很高的思想深度。
晓木认为在秦统一大业中,尽管正如《过秦论》所说,秦占据了天时(六国内部矛盾比较严重)、地利(秦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参照上文简略的对人才的介绍),但这并不能直接性的决定战国时期的历史走向,即使是伟大的商鞅变法。所以起决定性作用的仍是秦始皇这个最主观的因素,而不是其余的那些过于客观的。再完美的政策都需要决策者的同意,再优秀的千里马也需要伯乐,从未有守株待兔来的王朝霸业。
1.民间力量的态度。当时百姓将士对和平的渴望加快了秦的统一步伐。这句话只对了一半。长达数百年的战乱年代确实给了平民士兵们很大的厌倦和反感,他们对和平统一的期望是理所当然的。但问题在于他们到底有没有把秦所侍奉为自己所期待的“救世主”?答案是否定的。上文中为什么晓木偏偏选了“灭楚一战”来作为证明“时机并不是常人所认知的决定性因素”,因为灭楚一战牵扯到了秦楚对立、楚界遗民对秦的反抗、忠国之士对秦的抵抗等多等矛盾。其中的郢陈地区对秦的反抗更是证明了这一观点。纵观秦在统一六国中,并未大肆借民间力量来完成自己的征战。没有大规模实施安民政策是一原因,秦始皇的个人态度是更重要的原因(这应于他的个人心理有一定残缺),所以当时的民间力量并未像天朝建立时成为一股庞大的武装和后勤力量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战的胜负。综上所述,民间力量并未对秦的统一大业起多大的推动作用。
2.必然趋势的成立条件。前面的政权正统性和时机问题都能够说明当时并未有太多有利于秦始皇出兵六国的优势条件,像当时二次征楚甚至有一丝赌博的嫌疑。所以,当时的天下大势虽然有利于秦皇统一,但并不是最重要甚至决定性的因素。
3.祖宗的本。自商鞅变法后的历代秦王都可谓是励精图治,经过六世的积累极大地扩充了秦的综合国力。但纵观历史上的征战乱世(虽然春秋战国是极为特殊的一个乱世),都不乏一些坐拥先祖殷实家底的一方豪雄,例如三国时期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南北朝时期出身胡族的苻坚大帝(笔者一直认为他是一名可称为五胡时期为数不多的明君)、元末农民起义出身地方豪绅的张士诚等。他们在起跑线线都可谓坐拥了许多其竞争者所不拥有的资源,可最终却败给了各自的时代。再好的家业也抵不住后代的挥霍与不学无术,沈万三悲痛的那句“积厚流光”大概就是这意思吧。虽然不可忽视良好的祖宗基础给了秦始皇高于他人的起发点,但正是在他的雄才大略下才得以资源最大化利用,而不是被像秦二世那样短短数十年就败坏殆尽。那些家业什么的毕竟是客观上的存在,除非拥有极大的优势(二战时期北非战线上蒙哥马利就是凭强大的军力后勤来击败隆美尔的),否则都不会像主观因素那样去左右历史的走向。综上而言,祖宗的本固然重要,但仍不是最为关键的决定性因素。
4.文字,文化是其统一后的政策,最多能够证明秦始皇的目光长远和励精图治,晓木就不献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