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置了两天才继续,没有坚持日更还是有些挣扎的。(没有轻松又愉快,而是满满未完成任务的压迫感)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一般写作之前大致都会有一个主题规划,人一天真的会有成百上千种想法。所以看看未发表里面的半篇半篇的文章也能看出。每一个主题也能称得上是一种情绪。从早到晚不一样,晴天阴天也不同。原本习惯性晚上写东西,一天下来有些空闲而且也比较容易有些感悟想法。当然如果直接写完也就没那么多问题了,最多也就是主题单一。种种原因下没能完成,甚至主题还没有开始展开,待到早上也就彻底放弃了。
倒不是说放弃彻底不写了,而是这个主题与当下的心情、状态差距太大,完全进行不下去。就好像晚上听的音乐跟早上的偏好会有不同。比如晚上可能会总结一下一整天,自己回去的路上感受一下独处的魅力。早上看着什么都是清新,偶尔专注哪怕只是散步都能发现小确幸。
当然这也是要与当下的经历有关的,这可能就是我当下的状态吧。注意力集中更加专注的时候有更多的理性,没错,甚至可以说是显得冰冷的理智。夜深人静的时候,没有更多的工作和安排,思想放松时候就被感性侵占了。大脑放空的时候还有回忆一幕幕浮现,也有一些设想。留给自己一分任性,什么大道理,什么应当必然都不管,不想在遵循...理性在这会儿不过是一种安慰,给自己一个理由接受现实罢了。不然又能怎样呢,总是要面对,然后继续向前走。
慢慢开始对自己宽容,像一个大孩子在晚上安慰一个爱哭的小妹妹。听她抱怨、哭诉,跟解释这一切,对她说没事都会好起来。早上散步时候试着让自己像小朋友一样还保留着一份童心,静心去观察身边的一切。忙碌的人群完整的妆容下面有着一丝疲倦,绽放的夏花颜色如此绚丽,路边的枝桠又添了新芽...
如果放到几年前可能会觉得这样的生活完全是“无聊的小资情结”。默认了生活就应该是忙碌、追逐、反省、再前进。在首页看到一个标题特别棒“向别人学习,跟自己比较”。听惯了别人家孩子的故事,也过够了别人眼中的自己。可能也是近几年真的“翅膀硬了”,开始有勇气而且坚定追求探索自己想要的生活。当然也是有副作用出现的,毕竟时间和精力有限,难免顾此失彼。最近学到一个词“制衡”,没办法永远保持平衡,尤其是在自我突破和变革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此消彼长的变化过程中与局面制衡,掌控着局面,不至于翻船,迂回前行。
写作百日行动已经是第46天,开始感觉到《微习惯》中作者关于坚持每天写作所带来的变化。当然我指的不是写作技能的突飞猛进,而是生活细微的转变。由于要写作,所以开始从日常寻找素材。寻找的过程中逐渐发展了自我的敏感度,对于细节的捕捉,对于情感的察觉,哪怕是微表情,行动的迟疑...不小心都被自己捕捉到。也算是作为“行动”的副产品,买一送一。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on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