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学过许多道理,最后却没能实行。比如我们知道健身很重要,挑好了地方,选好了课程,买好了健身卡,也去了几次,最后却没能按时坚持;我们知道要储蓄,学了课程,开了账号,就是没存上钱,没记下账。
许多书籍和文章都对这种“做不到”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是直到读了《稀缺》,我才找到了满意的答案:有些事情是我们的带宽不够,所以顾不上。
一、什么是带宽
作者拿电脑打了个比方,用“带宽”来描述人脑处理当下事物的能力:只上网时速度飞快,多开几个程序就卡成蜗牛(看来美国人的电脑配置不咋地)。
生活当中,一心多用往往能让我们顾此失彼:比如开车时用蓝牙耳机接听紧急电话,虽然不占手,却让交通事故的风险大大提高。
二、什么占据了带宽
开车接手机理论上是可以戒除的习惯,但是有些急事会自己跑到脑子里霸占带宽,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1、管窥心态
研究表明:一旦人觉得某些东西(如时间、金钱、吃的东西)比想要的少,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到这件东西上而无法自拔。
此时,人的流体推理能力会明显下降,IQ测试的分数会轻易地下滑9到15个点,相当于从聪明人到普通人,或者从普通人到轻微认知障碍。在这种状态下,人根本无力做出规划与选择,甚至把其他重要的事情统统当作抽象的“未来”(哪怕这个未来指的是两天以后)。
作者将这种过分关注眼前事的状态称作“管窥心态”,它既是人类的本能反应,也是带宽的头号杀手。
这种心态与疲劳的区别在于:即使你换一项工作去干或者啥都不干,注意力还是会集中在那件紧要的事情上,于是效率无法提升(想象一下你有一份复杂的报表要做,然而领导拽着你没完没了地开会,这时候你就一直在空转,抓心挠肝的)。
2、杂耍状态
管窥心态不但占据了当时的带宽,而且也等于借用了未来的资源:我们把那些重要而不紧迫的事情推到后面,直到它变成了重要、紧迫的事,而回头再做又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这样一来,我们不得不以杂耍的状态应对接踵而来的事物:尽力接住眼前这个要掉下来的球,抛起来,然后下一个球又要掉了。于是我们的带宽,几乎一年到头都是紧张的。
比如大城市的白领往往容易成为月光族。原因呢?“杂耍”状态说的就是他们。本来工作就节奏飞快,下班以后也不省心:该交房租啦!交物业费啦!同事结婚要上礼啦!明还有个会议要准备!孩子要打针啦!要上幼儿园啦……
这样的生活中,事情一件接一件地占据着人心,让人夜不能寐。像理财、记账这种重要的事情,反正也不着急,就推到明天吧。然而明天睁眼一看,还和昨天一样忙碌,财务状况却越发紧张了。
三、如何破局
假如我们已经忙成狗,带宽一直不够用,就要从一些容易的地方入手,再慢慢找机会翻身。
1、私人助理
大公司的领导总有些副手,遇见什么烂事就甩给他,这样就能省下自己的带宽去处理重要的事。
而咱们穷屌丝,可以找些代替的办法:比如健身时组个团,互相督促,这样就不容易忘;比如手头的烂事写本上,这样就不用为它们分神;又如血压高的人应该上个闹铃按时吃药,否则老忘了吃就容易拖成大病;想存钱或者还房贷的就让银行开个自动转存,这样咱们拿上工资就是扣完剩下的,可以随便支配。现在智能手机推广了,许多事情都可以交给软件去做,等于咱们也有了私人助理。
2、闲时抓紧
即便是日理万机的人,也免不了有稍闲的时候。回头再看看上面那张图:如果这时候不去安排那些第二象限的事,它就会跑第一象限折磨你。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把要去践行的目标写个条,没事了就摆桌上随时看着,随时去做。做的时候再多定几个小节点,甚至每天定个目标,这样我们就等于利用了管窥心态,提高了做要事的效率,而把次要的事情推到后面。
3、适当放松
其实连续工作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尽管它目前只是个遥远的大道理。
往大处说,是安息日维持了犹太人。我还以为他们现在开着大公司应该改一改了,结果书上说这些犹太高管现在还是每个礼拜六关掉手机,不接邮件,就在家坐着,甚至连饭都不做。往小处说,每周40小时的工作制是亨利·福特研究出来的。按这个作息时间,他们厂的工人不但出工最多,而且不容易犯错。
如果咱们的情况有所改善,就应该学会暂停了,去反思,去冥想,去练瑜伽……总之得把我们的大脑从带宽高负荷的状态停下来。
我前两个礼拜也是没招了,只能通过放弃一些工作任务来扭转自己的状态了,好在效果还可以。更有甚者,有些牛人还有干不动辞职歇一年的,复出之后功力大进。
总之,如果我们已经处于“顾不上”的状态,那么这些改变还是挺难的,只能咬住牙挺过去。但是同时也不要忘记退一步反思总结,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