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过年,咱们大多都是资金净流出最大的时候,不仅没有收入,还得给家里买年货、给小朋友发红包、给你的Ta买礼物,还有一个星期的吃喝玩乐......
而且这个时候,基本上买啥我们都不心疼,左哥也会自己安慰自己,「新年嘛,得奖励奖励自己...」
但是,看一眼信用卡账单,就吓得左哥赶紧想好今年怎么才能多赚点钱,弥补下过年的信用卡窟窿。
新的一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正好是时候认认真真制定一份新规划,让接下来的狗年顺利又愉快。
春节期间,左哥的一个远方表弟问,学人力资源管理有没有前途?
讲真,这种问题特别难回答。我可以明确说,个人心性和兴趣不同,就算是好的行业大趋势并不能保证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有光明前程。
这样说完以后,他又问,那么你觉得我去学金融怎么样?
左哥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选择职业的关键并不在于哪个行业最有前途,而在于你想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到底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美国的心理学家罗伯特. 迪尔茨曾经提炼出过一个个人变革和学习模型,一共有五个层次,这里左哥借用来讲讲自己的思路。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模型,这个模型每一个层面的回答都由上一个层面决定。我们可以由下及上,一层层反问上去,可以帮助我们反思当前的生活状态。
可能,很多人会说,我的目标角色是成为有钱人。不过想挣钱的人那么多,但真正驱使他赚钱的动力可能完全不一样。
比如说:A想成为有钱人,是钱能给她带来虚荣心上的满足,有了钱,她可能会用来买昂贵的奢侈品包包。
B想赚更多的钱,是觉得房价物价飙涨的社会缺乏安全感,他就更倾向于让存折上的数字越来越大.....
所以,如果说你的理想是赚更多的钱,最好考虑一下:赚很多钱真的会让你成为自己理想中的角色吗?你的快乐真的只在于存款数字的增加吗?
而五个层次由上及下,先有目标再有行动,则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一条实现理想的路径。
比如说,你想要跟左哥一样会理财。那么你的目标角色很可能是:在自己成为有钱人之前,接触掌握相应的财富知识。(第一层)
为了成为理想中的角色,应该坚定这些观念:劳动致富,合法赚钱会给我带来足够多的快乐和成就感。(第二层)
要跟上价值观,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财知识,优秀的理解能力,并且有很强的资源和信息渠道等等。(第三层)
为了具备这些,我应该要付诸这些行动:持续学习(包括金融常识和理财知识),储备本金(包括工作收入和工资外的收入)(第四层)
根据现在的环境,我可以制定出一份计划:.....(第五层)
第五层的计划需要着重说一下。为什么大部分人制定计划都没有办法得到有效实施?
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计划本身缺乏「有效性」。简而言之,就是没有说明:我需要在什么时间点,达成什么样的进度?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要通过理财赚到10万块」只是一句空洞的话,如果要使之成为计划,可以这样设置:
首先拿出10万元存款,分散来投资P2P、股市,同时从每个月的工资收入里,拿出3000元,用来做基金定投,争取做到每年平均12%的年化收益。这样随着本息的增加,会慢慢实现10万的理财收益的目标。
这种思维方式,亦即「确定目标-列出条件-找出方案-分解量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应用。
举个例子,多少人说要「找」男女朋友,实际只是在等?完美的爱情很难自己来敲门。
大家不妨仔细考虑一下,我是个什么样的人,要找到什么样的人,需要去哪里找,怎么找?总之化被动为主动,步步为营,哈哈哈哈。
最后,不管现在处于什么阶段,都不要觉得为时已晚,要知道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