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号称“一城山色半城湖” 的地方,叫济南。
小桥流水人家,户户清泉,也许让济南人有最深刻的印象——有如一汪清泉,涤荡着片片尘土,向我们涓涓走来。人们傍水而歌,也可感受“曲水流觞”的风雅,洗去心身泥泞。
本来这样多好啊,可是,时代发展与自然环境向来是有些不能共存的尴尬。改革开放后,国家迅速发展,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问题。水质变差,空气刺鼻,“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的趵突泉也在这个时候停了。然而,近年来,政府大力治理,这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清澈,人们也得以继续享用这清澈。可见,人与自然相辅相成,完全可以携手并进。
《道德经》有云: “天下皆知美为美,斯恶已”。这是在说,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有不美的事物存在。我们的环境不也如此吗?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下的诗篇文章早已在文学舞台上各一席之地,自然景色更是最常用的题材之一。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是山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田园;朝飞暮卷,云霞翠轩,这是亭台……自然之美古人很早就发现了。然而,若不加治理,使得污水随便排泄,垃圾处处堆放,街道废气弥漫,我们的天空也会“不美”,甚至会失去那原本的一抹碧蓝。你说花香氤氲,曲水流觞,不比臭气弥漫、污水肆流更让人舒适吗?所以,我们大可以去试着追求这份美,进而惠及自身。
如今提起杭州,人们第一印象或许是白娘子与许仙的传说。而我这里要提及的是另外两个人——一个是钱缪,一个是苏东坡。
一千多年前,西湖可不是承载着白蛇传说里“西湖美景三月天”的西湖,那里葑草壅塞,淤泥泛滥,河道堵塞,全然一副废湖的光景。吴越王钱缪以士卒数千人为撩浅、撩清、撩湖兵,疏浚西湖,让其发挥灌溉作用,同时发展水上交通,使得西湖水可饮,自此那边才成为人间天堂。到了北宋后期,西湖里又有了那样的麻烦,甚至更加严重。周围百姓饮水灌溉问题难以解决,各种行业危在旦夕,疏浚西湖迫在眉睫。这次接力的是苏轼。他祥陈五条建议,下令废田还湖,深挖湖底,建设堤岸,改造六井,使得西湖再一次“容光焕发”。自此,西湖便成了天上人间,极尽繁华文雅,文人墨客亦多以诗歌吟咏。而如今的人,也继续治理着西湖,传承着这千古的事业。
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有治理环境的觉悟,并且这份觉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近年来,政府大力打出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口号,全国各地继而引起了一阵“治理环境热”,体现出我们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决心。这不,在这方面,“咱们有埋头苦干的人,也有拼命硬干的人”。贵州造林王吴庆贤,用30年光阴带领乡亲造林5万多亩,为祖国增加了一片绿色;田桂荣自费9万余元回收废弃电池65吨,奔走各地宣讲废电池的危害;农民工张正祥,几十年来如一日,付出整个家庭的代价,用生命保护了滇池。这些人都是普通人,或者说他们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
只要有爱护环境的觉悟,每个人都可以是治理环境的先锋。
在我看来,国家发展势必会带来一些难以避免的污染,而我们对于治理环境的态度,决定了我们未来生活的好坏。
眼前的这些英雄人物,他们所做的都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重新踏上他们曾经奋斗过的地方,该是怎样的一种震颤啊!都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而我认为后人不止乘了凉,他们更会延续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精神。作为学生,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打好基础,强健体魄,以便在未来能够用所学知识回报大自然。其次,作为年轻一代,我们也有继承前辈心血的责任。久而久之,我们便能一反国际上对我们“不讲环保”的负面评价,将我中华环境治理之政策和敬畏自然之风貌,展现给世界各地。
化用青原行思禅师人生三境界的观点,我要说:大力发展以前,”江山如此多娇”,我们“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发展之时,我们带来了环境污染,从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腾出手治理环境后,我们“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因此,自然始终是我们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我们如何,它就如何。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人与自然是永恒的话题,人人爱护自然,人人皆是“自然”。如此,何愁泉水不清,青山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