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拉格威尔的异类这本书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其中提出了马太效应,一万小时定理,运气机遇在成功中的重要性,看完这本书我想说对于成功来讲不仅仅需要一万小时的时间,还需要正确的方法也就是刻意练习,我们先来谈谈德拉格威尔的思路吧。
因年龄大几个月而显现的微弱优势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积累,最终引导孩子走向成功或不成功,自信或不自信的轨道中,其影响会延伸许多年。能进入顶级球队的球员肯定比你我都更具备运动天赋。但是,那是因为他们起跑的时间比别人早得多,而这种领先优势,既不是他们理应得到的,也不是他们因为努力才得到的。然而最终,正是这种领先优势造就了天才们辉煌的成就。
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援引《新约·马太福音》,把这种现象叫作“马太效应”。“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成功者,换句话说,就是获得这些特殊机遇的人,他们因此最终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富有者因取得了更多的减税优惠从而变得更富有;成绩优异的学生因获得了更优秀的老师的指导,更多的关注,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冰球队9岁至10岁间的孩子中年纪稍大者获得了更多的指导和训练,从而变得更优秀。在社会学领域,所谓成功就是“优势积累”的结果。职业冰球队员一开始只比最初所在球队的队友好一点点,然而这微小的优势带来的机遇,扩大了他和那些队友之间的差距,随后差距与机会交替发挥作用,微小的差距被越拉越大——最终被选中的队员成了真正出众的天才。由此可以看出,天才并非一开始就表现出众,一开始他只是比别人优秀那么一点点。
由于我们过于相信成功是个人的事情,所以我们损失了许多造就天才的机会;很多制度甚至过早地将一部分人划入失败者行列,阻碍了这些人成才。我们对天才顶礼膜拜,对失败者却漠不关心;我们忽视了社会机制对个人成才的巨大影响,这些都使我们变得越来越被动,这里的“我们”指的就是社会。
“异类”是如何炼成的。“异类”在书中泛指想比尔盖茨,乔布斯之类的大牛人。通常我们认为这些“异类”是靠着天才的基因和勤奋造就的。但作者说其实是“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他们。才智+社会环境+机遇+勤奋=成功。而我们过去常忽略的,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项:社会环境与机遇。出生在合适的时代地点家庭,成长在适合的文化中,加上个人刻苦勤奋,就成就了这些“异类”。让我们来看看一连串颇感意外的统计结果: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和很多IT界大牛都出生在1955年左右-
1955年前后正是计算机革命的时期,如果你出生太早,就无法拥有个人电脑,如果出生太晚,计算机革命的好机会又被别人占去了。这些人恰好都有获得拥有了良好而稀缺的计算机资源的机遇。比尔盖茨就是通过自己和家人想尽各种办法,获得了大量的宝贵的编程时间,经常是在通宵达旦地在家附近的大学使用在当时稀有的计算机资源。所以在上哈佛之前,比尔盖茨已经有了7年上万个小时的编程经历。纽约很多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开创者竟然都是犹太人后裔,并且他们的祖辈大多是在纽约的服装行业谋生。犹太人律师事务所的成长,是因为他们正赶上企业重组的法律诉讼出现革新的时候。最初犹太人律师入行的时候,这项业务是大事务所不屑一顾经手的业务,就打造了犹太人律师丰富的经验,机遇来临,他们一跃成为纽约顶级人才。而他们移民到美国的祖辈们的经历又让他们出色地掌握了抓住机遇的能力。
英超联赛大部分球员都在9月至11月出生-球员注册时间是9月,所以在同龄的球员中,9月份出生的人实际上比8月份出生的人几乎大了一岁,一岁的差距对他们的职业生涯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作为父母,如果我们有一个9月,10月份生日的孩子,可能很纠结是否要早上学。其实统计表明,通常来说相差一年的孩子在同一个班上(正常9月份上的和早一年上学的9月份),第一年在学习和情感方面差距很明显。年纪大一点的孩子成熟度高,导致学习专注,暂时成绩比年纪小的孩子好。过了几年,这种成熟度的差距就越来越小,然后接近没有。可是小学划分提高小组和天才班都是在低年级进行的,那些进了提高小组的孩子充满了的自信,而且他们得到更多的资源,结果这两组年龄的孩子可能差距就原来越大。而历史上那些智商超高的人,比如书中一个智商190的奇才,最终没有生长在好的环境和家庭(母亲有四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父亲)而没有得到发展的机会。这样的孩子,智商超人,可是缺乏analytical intelligence以至于无法有效地解决人际交流中的困难。
这些奇才异类,他们之所以神奇,除了感谢机遇的眷顾,作者还强调了上辈人的文化熏陶对他们成长中的意义:中国人的数学之所以比西方人的数学成绩优秀,得意于中国人根植水稻的勤劳精神和汉字读音的简洁明了。俄国对于农耕的态度可以从他们的谚语中看出来,上帝给你的就是你的。不给你的不能强求。而中国的谚语是强调人的力量,强调辛苦劳作。韩国人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较高的飞机失事率,也是因为韩国上下级之间过于严格的等级制度造成的,韩国较为严格的等级制度使得机长的助手发现险情时,无法第一时间向上级明确地汇报。
书中提到了一个数学实验,数学好的文化里通常都鼓励坚持不懈的态度,比如说测试表明亚洲的孩子会话很长的时间研究一道数学题是怎样解答思路,而美国的高中生在30秒到5分钟过后会说,我不知道答案,从而放弃。据作者说这和历史上亚洲根植水稻的历史密切相关。水稻种植一年两季,辛勤灌溉耕作。而北美种植的作物需要保护土地质量,轮番耕作,据说有的土地要空闲一年,修养生息。
成功不是随机事件。成功是由一系列可预知的、强而有力的优势环境和机遇构成。正像19世纪的企业巨头,20世纪的软件巨头都有一个最佳出生年份一样,纽约犹太律师也存在一个最佳出生时间。这个时间就是1930年。出生在那一年的人首先受惠于人口出生率低谷时代的各项好处。这个年份出生的人,到了1970年正好40岁,此时正值纽约法律界面临变革,开始了为期15年的企业并购黄金时代。而此时的“白鞋公司”律师们却任由机会流逝。如果你想在这一时期成为纽约大律师,圈外人的角色对你有利,父母从事有意义的工作对你有利,出生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对你也有利。但是如果你同时拥有这3条有利条件——外加聪明才智与驱动力——那这些优势形成的力量将势不可当。这就好比你立志成为冰球运动员,又恰巧生于1月1日。
任何意义上的超常之辈,都无法目空一切地说:“我的成就完全依靠我自己。”他们都是历史与环境的产物,是机遇与积累的结晶。超级律师、数学天才和软件企业家的成功依靠的也是人类的一般经验,他们的成就绝非石破天惊也非神秘莫测。他们处在优势与文化传承的网络中央,有些是与生俱来的,有些则是后天养成;有些是自己争取的,有些则仅仅是因为运气——但所有这一切都是他们成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说到底,作者认为所谓“异类”从来就不是什么异类。
一万小时定理一定能获得成功吗,不一定,因为人的成功除了勤奋努力还需要时代背景和运气等等因素,接下来我想谈另外一本书那就是刻意练习,也就是一万小时定理的方法论,作者埃里克森,专注研究体育,音乐,象棋等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是如何获得成功的,刻意练习就是他的核心思想。
通过训练刻意铸就天才,经过训练人人都可以获得天才一样的表现,比如莫扎特的天赋也是训练的结果,日本心理实验就利用该法则把24名幼童训练成莫扎特那样的完美音高的天才。
只要通过高强度的训练就能改变身体和大脑神经网络,产生天赋一般奇迹的能力,从而获得成功,例如一个美国人可以21个小时做46001个俯卧撑,伦敦出租车司机的海马经过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变得非常强大。
很多人对训练的误解在于,1,练习没有太大的作用,我们的能力始终受到基因的限制。2,只要练习的足够长,能力就能变强,3,只要刻苦努力就能提高成绩。
什么才是有目的的刻意练习?那就是确定目标并且不断改进,训练时必须集中注意力,即使获得反馈以修正自己的方法和进度,最后必须跳出舒适区进行训练。
刻意练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建立一个更强大的心理表征来思考问题,也就是自己大脑的神经网络变得异常强大。
最后我对于作者关于初始积累优势有不同的看法,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并不存在赢在起跑线就能一辈子赢下去的逻辑,即便在起跑线赢了,今后也未必赢,因为学习和认知升级是长期的事情,一辈子的事情,是跑马拉松,而非百米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