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给我的第一印象还是不错的。从城市的规划方面来看,它和我曾经待过的休斯敦有些类似。城市中心的商业区相对繁华,也相对拥挤。周围的大片地区则广袤而空旷,没有车便寸步难行。由于地处高纬度地区,它的夏天不算热。即使是在六月,我也可以在正午穿着外套上街。当然,与之相对的,必然是冬天的寒冷。
我在多伦多待的几天里,大部分时间都在坐市区的双层观光巴士,偶尔也会坐出租车。我遇到的出租车司机,要么是黑人,要么是头上包着头巾、下巴上留着花白的大胡子的印度或者中东裔人。就连我住的酒店前台的服务员当中也有很多黑人。我一开始还不明白,为什么加拿大也会有这么多黑人。后来,我才知道,多伦多整座城市接近一半的人口都是移民人口。但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些黑人和中东裔的服务人员们的服务态度都很好,大部分都很友善,也很热心。特别是观光大巴的工作人员们,总是很热心地告诉我有关许多景点的信息。
去尼亚加拉大瀑布,是我在那儿的最后一天。去之前,我提前在酒店前台买好车票。巨大的白色大巴很宽敞,外形大约和中国国内的很多长途大巴差不多,但座位之间的距离比国内的长途大巴要宽敞很多。司机也是黑人,大约三十多岁,个头不算很高,但却很壮实,留着小胡子,戴着一副很潮的眼镜,看上去有些像是说唱歌手。不过,他的言谈举止反倒不太符合大部分人对说唱歌手的印象。在整个旅途中,他不止一次地和我们提起他的小女儿,言语中满满都是温情。
从多伦多市区到尼亚加拉大瀑布,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车程。具体的时间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但肯定超过一个小时。大巴在宽阔的公路上逐渐行进,道路两岸的景物不断变化。离开中心商业区之后,繁华的高楼大厦便逐步变成风格各异的度假酒店,再变成错落于大片草地或林地周围的工厂。只有在安大略湖沿岸的一片空间有限的区域,才能够看到一片现代风格的、钢筋水泥组成的高楼。它们有的是住宅楼,有的或许是商务办公楼,但外观都是一样的,全都披着清一色的、与湖水同色的蓝绿色玻璃。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座不对称的双子楼。它的其中一侧顶端向上方凸起,另一端却向下方塌陷下去。除此之外,我再没看到什么高大、厚重的建筑物。或许,北美的很多大城市都是这个样子,把自己的繁华和光彩的一面集中于有限的中心地带。剩下的,尽是那些近乎原始的粗犷的魅力。
渐渐地,大巴驶入一条几乎完全被绿荫覆盖的车道。紧挨湖边的车道变得狭窄起来,只能容纳两排宽阔的车道通行。车道的另一端是别墅区,满满的都是以清新淡雅风格为主的度假别墅,其中偶尔会夹杂几家小餐厅,或者小型的度假酒店。坐在大巴里,从车窗往外看,看到的先是碧绿色枫叶融合而成的大片绿荫,再往前,便是大片澄澈的湖水。远方隐约传来激荡的水声,车越往前开,水声便愈加清晰。我知道,我们很快就要到了。
停车的目的地,是一片森林公园中间的空地。公园中竖立着一座纪念碑,上面刻着许多在世界大战中牺牲的加拿大军人的姓名。纪念碑前方正对着一座巨大的吊桥,无数车辆在上面来来往往。那是一座连接美加两国的桥。桥对面只有一座简单的通道口,除此之外,看不到任何通常意义上两国边境应有的设施。正对着吊桥的,则是大片的豪华度假酒店和赌场,以及足以停满两条街的各种观光大巴。当我们抵达时,准备去坐游船的客人已经在湖岸上方的过道中排起长队。坐在树荫下和草地上歇脚的游客也有很多。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却不感到嘈杂和喧嚣,更不觉得拥挤。
司机说,让我们自由行动,到时间后再到原地去集合。我跟随大部队到过道里去排队,准备去坐游船。我们沿着过道往下走,先后走过一条向下的旋转回廊、一部观光电梯和一条封闭的通道。在经过旋转回廊的时候,我掏出手机,透过旋转回廊的缝隙拍照。此时此刻,我才发现,尼亚加拉大瀑布根本不是一条瀑布,而是三条。从回廊的缝隙中往外看,只能看到其中一条。宽阔的白色水帘布满一整面山壁,从大片茂密的绿荫中倾泻而下。愈加响亮的波浪轰鸣声由远及近,传入我的耳中。直到后面的人催促,我才继续往前走。
我们很快走到登船的码头前方。码头前方用围栏划出一圈圈通道,通道尽头便是登船口。上船之前,工作人员递给我们每人一件雨衣。雨衣是塑料制成的,桃红色,足够宽大,袖口是短袖,差不多能够遮盖住上半身和头部。我穿雨衣的时候稍微费了一点力气,因为以前从来没穿过,只打过伞。穿好雨衣之后,我们便依次登上靠岸的游船。游船不算大,和欧洲的河流上的航船差不多,也有点像某些有钱人的私家快艇——只是更大一些。船身分上下两层,除了驾驶舱以外,船上没有任何座位,只有许多扶手和栏杆。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是条件简陋,后来才知道,这不是简陋,而是容纳更多的空间——因为根本没有人能坐得住。
所有人都上船后,船缓缓地向西开动。大片的欢呼声从对岸——也就是从美国那一边传过来。船上的很多游客先后向对岸挥手回应,一边挥手,一边欢呼。我走到船边,紧握住扶手,向对岸看去。从美国那一边来的游客也都穿着和我们类似的雨衣,只不过,他们的雨衣都是蓝色的,有点像是美国国旗上的那种海军蓝。他们从山岩上下来的通道是完全开放的旋转扶梯,很多人都在一边往下走,一边挥手欢呼。
我们在欢呼声中逐渐靠近第一条瀑布。当船正面驶向瀑布时,几乎所有人的双眼都在同一刻被升腾而起的水雾遮蔽住。那乳白色的水雾如烟般飘渺,扶摇直上,笼罩住岸边的大片树木和石滩,远远望去,宛如神话传说中仙人居所中冒出的氤氲紫气。水雾上方的山壁是平直的,几乎看不出弧度,也看不到一点凸起和凹陷的部分。数百股潺潺水流顺着山壁齐刷刷地倾泻而下,融合成一条雪白色的水帘。许多水流冲击在石滩中央的大块岩石之上,激起水雾,也激起大片波浪。瀑布正下方的大片石滩完全被水流覆盖,白花花的浪花连成一片。许多细小的浪花四处飞溅,时不时地飞落到游船之上,淋湿游客身上的雨衣,以及他们手里的手机和自拍杆。许多只水鸟在湖面和水幕之间来回穿梭,像是在捕食,也像是在和游客们玩耍。由于早已习惯游人的存在,它们完全不怕生。
游船渐渐开始颠簸,甚至剧烈晃动。许多游客不得不收起手机,紧紧抓住扶手,以免摔倒。我们看到,游船正在驶向另外两条瀑布中间的水域,也是它的航道的最西端。突然,就在几次眨眼之间,一道巨大的波浪突然从南岸的方向打来。几乎所有的游客都没预料到它,只感受到船身突然一晃,乳白色的水雾瞬间笼罩住整个船身。紧接着,大片水流“稀里哗啦”地从空中落下来,把所有游船上层甲板上的客人全都淋了个透心凉。尖叫声和惊叫声瞬间传遍整个船舱。然而,还没等游客们反应过来,另一道波浪又从北岸的方向打来。连绵不停的水花倾盆而下,四周的所有景色几乎全被遮盖住。我们的一双肉眼能够看见的,只有透明的水花,以及白茫茫的大片水雾。
船仍然在前进,但却在摇晃中前进。越来越多的游客不断地发出刺耳的惊叫,或者喜悦的尖叫。我努力站稳身体,用力昂起头,向两大片水雾中间露出的一片天幕看去。我看到,另外两大片瀑布在游船的前方形成一个宽阔的夹角,两大片水幕的边缘部位在航道的尽头处融为一体。还没等我仔细看清那雄浑、壮观的巨大波浪,一大片更加巨大的水花劈头盖脸地浇下来,差一点打掉我鼻梁上的眼镜。我什么也没有看清,只是感觉到,航船正在大转弯,准备掉头返航。
等到我擦干自己脸上和身上的水,重新抬起头,游船已经驶离两大瀑布夹角中间的水域,开始向东返航。游客们已经重新掏出手机,开始拍摄那只能远观、不可亵玩的巨大水浪。远远望去,那混合在一起的水浪似乎是弧形的,宛如雨后挂在天边的彩虹。它激起的大片水雾更是如同一面镜子。从镜中跨越到镜外,我们仿佛突然从梦境中回到现实一般。来自对岸游船上的阵阵欢呼声重新把我拉回到现实世界。
我们恋恋不舍的结束了这一次游览。包括我在内,许多游客都把免费提供的雨衣留下,作为纪念。我找到景区出口前方的休息区,找到一把椅子,坐下,点上一杯葡萄酒,一边品酒,一边品味优美如画的风景。漆黑的山岩、翠绿的树荫、洁白的浪花,三者共同构成一条优美的分界线,完美无缺地切割开天空的湛蓝和湖水的碧蓝,令人一刻也不想闭上双眼。俗话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畅游于山水之间,必然是人生一大乐趣。我想,我们都需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秀美山水,更需要学会享受这天赐的自然之乐。愿尼亚加拉瀑布长流不息。
201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