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字,建议阅读4分钟。
很多人都在强调“人脉”的重要性,说我们要多结交牛人。结交牛人的前提是要先找到牛人。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牛人都在哪里呢?
托朋友介绍、找猎头都是很好的办法,但这仅限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牛人。对于那些尚未出山、极具潜力的年轻人,我们又该怎么找呢?
为了结交志同道合、极具能力的年轻人,我通常会去参加各种各样的高校活动,大到诺奖的讲座,小到各个公司的招聘宣讲会。再整个活动中,我并不关心台上的人讲了什么,我关心的是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中,台下的学生们都提了什么问题。
虽然这些年轻人整体上因为年龄的关系相对比较幼稚,问的问题大多数比较单纯、比较幼稚,但是时不时地,我也能在现场发现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年轻人站起来跟嘉宾对话、跟嘉宾提问题,并且提的问题十分具有含金量,谈吐之间流露出跟他的年龄不成比例的成熟和优秀的气质。
一旦有这种情况,我便会在休息或结束的时候,去跟那些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年轻人交换电话号码和联系方式。通过日后的沟通和交流可以证实,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是很有能力的,并不是只会表演的绣花枕头。
通过这种方式结交牛人的逻辑是这样的:
有能力提出好问题=这个人很优秀
人的能力有强有弱,如果有一个办法可以比较方便的判断一个人能力强弱的话,这个方法就是看他会不会提出好的问题。
1.能提出好问题的都是牛人
我们在《日课044 | 伸手党都是在抢银行》曾列举过提问之前的自查清单:
- 提问之前尽自己所能了解问题;
- 了解完之后,尝试动手解决问题;
- 实在解决不了,要汇总之前所有的信息,将其简洁但完整的告知回答者。
可以说,基于这三条原则所提出来的问题都是“好问题”。而能够做到这三条标准的人,便具备了牛人的三种基本能力。
首先,如果一个人能做到以上三条标准,说明他是一个“不怕麻烦”的人。“不怕麻烦”是成为牛人的第一步。
其次,如果一个人能够在“提问之前尽自己所能了解问题”,那这个人一定具备搜索信息的能力。什么是牛人?牛人就是可以解决普通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实际上,很多问题都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在动手解决问题之前如果能搜集到足够多的相关信息,问题往往就被解决了一半。
“了解完之后,尝试动手解决问题”则体现了一个人的“实践能力”。观察一下周围的“平庸人”你就会发现,他们与牛人最大的差别在于“牛人”做实事,“平庸人”擅长纸上谈兵,二者差别的主要原因在于“实践能力”的强弱。
最后,问题如果还是解决不了,厉害的提问者在正式提问之前会把问题定义的非常清楚。同时告知回答者,问题发生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涉及到什么样的概念,尝试过的解决方法等等。这种问题就不再是纯粹的“索取”,它更像是“讨论”。可以讨论的问题,其实是一种“双赢”。对于提问者来说,自己可以获得答案;对于回答者来说,通过回答这样的问题可以获得能力上的提升。
提出好问题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三种重要能力:
- 搜集能力
- 实践能力
- 合作能力
有这三种能力的人不一定现在就是牛人,但加以时间他们将来一定会成为牛人。
2.向自己提问
向外人提出好问题固然重要,但提问还有一个更重要、更有效的对象:自己。
面向自己的提问有两大作用:
- 创新
- 反思
“创新”与“反思”是“向自己提问”的两个侧面,二者不是割裂的,是螺旋式融合在一起的。
“反思”很容易理解,从小我们就听老师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就是孔子反思自己时所提的三个问题。
那为什么说“提问”还有促进“创新”的作用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创新”是怎样的过程。在很多人的眼里,“创新”是灵光一现的那一刻。这没错,但这句话说的没有什么价值,“灵光乍现”这个词没人说得清是什么意思,真可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不过现在,科学家对于“灵光乍现”有了全新的理解。所谓的“灵光乍现”,只不过是大脑中不同的知识模块之间发生了全新的链接。
这种链接可以是“跨领域”的,也可以是“同领域”的。但是不管哪一种,其本质都是对过往的知识进行重新的“组合”,而提问是最好的组合工具。当你思考一个重要的、全新的问题时,你的大脑里就在创造、组合、重新产生新的链接,这让你变得更聪明,而创意就从新的回路中产生了。
举个例子,优步(uber)最早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上班时间总打不到车?”,出租车公司的习惯性回答是高峰期嘛,车不够正常;而优步创始人的思考是,为什么路上还有很多空的车没有人坐呢?通过提问,优步把“出租车”和“闲置的私家车”两个概念连在了一起,从而做出了现在世界上最大的独角兽公司。
所以说,“提问”是最好的组合方式,是大脑里的搜索引擎。好的问题也是很多伟大公司的开创和转型之路。当你提出这些好问题时,大脑中的链接就开始发生。答案会自己浮现。
3.知识总结
- 牛人的三种基本能力:搜集信息、实践能力、合作能力,都可以通过“提好问题”来体现;
- 向自己提问可以起到“创新”、“反思”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