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醒自己的,不是理想,而是闹钟;工作得到的,不是追求,只是薪酬——大多数人的工作状态就是如此。工作中没有动力,能甩锅的绝不自己背。但与此相反的是,很多人在一天的劳累过后,却乐此不疲的沉浸在知乎、简书、CSDN等平台,用心写作,利用互联网贡献着大量的游记、食谱、读书笔记、技术博客等优质内容。他们对此不惜「加班工作」,而且还不计报酬。
这是一对矛盾的现象,同样是脑力劳动,为什么人的态度和积极性却截然相反?最近刚读完《怪诞行为学2》的第二章,作者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对工作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文中提到“工作成果是否有机会被人们看到和欣赏,对他们的积极性有巨大的影响。”
自工业革命以来,机器的参与,使得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合作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劳动异化的现象一直持续到今天,人们常常觉得自己的工作,只是一个螺丝钉。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企业员工不容易感知到自身工作的意义。以互联网企业为例,需求来自市场BD,产品设计来自产品经理,代码Coding来自研发,发布环节归测试,效益归老板。
在马克思看来,被异化的劳动者与他们自己的生产活动、劳动目标以及生产过程相分离。这就使工作成为非自发性的活动,因此劳动者就无法对劳动产生认同或者领略到劳动的意义。
这样一个流程分工,使得在广大研发人员看来,既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需求,也不知道做好了会带来什么实际效益。这就导致了研发人员讨厌改需求,只想早点完成,拿工资下班。因为感受不到工作的意义,所以只能理解为领导安排、政治任务,积极性自然不高。
而在业余时间,在知乎、简书、CSDN等平台上贡献自己的思想、心得,是与正式工作完全不同的劳动模式。自己总结的旅游攻略,多次尝试研究成功的美食食谱,读好书引起的心得体会,研究新技术得出的学习总结……这些本身就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同时也发自内心的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可以给他们提供帮助,从而获得他人对自身劳动成果的认可和欣赏。所以我们才会乐此不疲的贡献着大量的优质内容在互联网上传播。即使没有报酬,即使需要「加班工作」。
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既然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每个人都专门从事他最有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每个人都有益。而《怪诞行为学2》的作者说到:“我还怀疑亚当•斯密对劳动分工效率的强调与他所处的时代关系更密切,因为他谈到的劳动多数以简单生产为基础,与今天的知识经济关系不大。”
中学政治课本上有一个大家都熟知的论点——劳动是人的本质需求。但是人们总是嗤之以鼻,因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体会到劳动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社会,知识、思想、创造力、想象力,成为了新的经济推力。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十年,随着AI技术在商品生产中的应用,人的工作效率也将不再是最重要的生产因素。只有把人放在有意义的环境下,让其从事喜欢的工作,才能激活人内心里劳动的本质需求。正如大家在业余时间,会不计报酬、乐此不疲、源源不断的「生产」出大量的优质内容,供社会「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