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个女人,拥有令人艳羡的美满婚姻,忽逢社会动乱,流离失所,丈夫也在动乱中死去。百般艰难之中,有人说,愿意娶她。此时,她该怎么做?
若答应再嫁,没人会苛责她。
若不答应,也会有人欣赏她的固守与独立。
应该是如此吧!
但若是,她恰巧拥有倾世才华,受万众瞩目,同时身处宋代,靖康之难刚刚发生不久,又该如何选择呢?
若答应再嫁,有人会说她失了名节,一代才女跌落神坛,伤了多少粉丝的心!
若不答应,迎接她的将是无依无靠的后半生,佳节无人陪,生病无人管,逃难路上无人照应。你若是真爱粉,你忍心吗?
猜到了吗?这个生在两宋之交、身处两难困境中的女人,就是李清照。
婉约词人李清照,爱国诗人李清照,千古才女李清照。
但首先,她是一个女人,李清照。
二、
关于李清照的评价,我觉得清人沈曾植说得最为中肯。
他说:
“易安(李清照的号)倜傥,有丈夫气。”
这是真懂她。
她是礼部员外郎李格非的女儿。
官宦人家,书香门第,本该安安分分,做好一个闺阁小姐。
可她偏偏要学男人们写诗,写得又很好,惹得老爸的师兄晁无咎逢人便夸,我这个大侄女不得了啊,文章写得好,诗尤其好!(朱弁《风月堂诗话》:“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
写诗也就罢了,毕竟是风雅之事。可这位小姐偏偏又爱写歌词,那可是不入流的市井玩意,闺秀们羞于为之。她不仅要写,还要创新。寻常的伤春题材,一到她的手中,竟然冒出了“绿肥红瘦”这样观感丰富的句子。此词一出,立刻传遍整个汴京城,人人怒赞。那盛况,颇有些“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味道。
写诗写词也就罢了,李大小姐偏偏还要写文学评论。她在那篇著名的《词论》里,把词坛耆宿批了个遍,说柳永的词,“词语尘下”,俗!说王安石的词笑死人,简直读不下去。说秦观的词如贫家美女,美则美矣,气质不好,缺乏富贵态。连老爸的老师苏东坡的词,在她看来也极不专业,只能算长短不齐的诗,根本不能算作词。
小姑娘真够胆!
她是宰相赵挺之的儿媳,赵明诚的妻子。
嫁入宰相门庭,理应收敛锋芒,从此躲在丈夫背后,做个乖顺的小女人。
可她偏不!
婚后的她,不仅写诗填词一切照旧,更是对金石书画产生似火的热情。金石书画是什么?就是今天的考古收藏啊,那可是个烧钱的大坑,这夫妇俩却义无反顾地跳下去。殊不知,一入此坑深似海,从此money是路人。发工资了,买金石书画。得空闲了,研究金石书画。周末需要嗨皮一下,便指着满屋的金石书画,拷问对方,某字在哪本书哪一卷哪一页哪一行(这玩法真够变态的),赢者可先饮茶。
有道是,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鸳鸯不羡仙!六百年后的纳兰公子也忍不住赞叹:
“赌书消得泼茶香。”
但是,后一句便是:
“当时只道是寻常。”
人生有多少美好时光,敌不过一个“但是”。
在李、赵将近三十年的婚姻中,后十年过得并不太平。
老夫老妻,人到中年,你猜会发生什么事?
中年危机?
唉,就是中年危机。
就算是守着个才华馥比仙的老婆,守了二十多年也腻了,中年男人赵明诚不安分了,开始蓄养姬妾。其实这事在当时一点也不稀奇,更何况他有合法的理由:李清照没有子嗣。不过,不孕不育并不是李清照的错,因为赵明诚的小妾们也没诞下子嗣。(你懂的)
靖康难起后,赵明诚做了江宁知府。一天晚上,有人发动叛乱,作为一方父母官的赵明诚不但没有率众抵抗,反而自个儿弃城逃跑了。懦弱吧?确实懦弱,李清照差点气晕,没想到自己老公这么没有血性。所以,当他们逃难到了乌江边上,一肚子窝囊气的李清照就借着项羽,狠狠把身边这个男人骂了一通。她说: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这首拐着弯儿骂人的诗,上中学时都学过吧?还记得当时老师怎么讲的?通过歌颂项羽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懦弱行径?这没错,但只是一半,另一半真相是:通过歌颂项羽来痛批赵明诚弃城逃跑的懦弱行径。
赵明诚被自己的刚烈老婆打脸以后,一直羞愧无比。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一个寻常的上午,赵明诚奉诏前往建康,两个月后,染病身亡。
回想夫妻永别之时,赵明诚留给妻子最后的话是:
一定要保护好宗器(祭祀用的器物,赵明诚的收藏品),器在人在,器亡人亡。
这位收藏家还真是文艺了一辈子。妻子的性命,竟比不上几件器物。
就这样,46岁的李清照成了寡妇。
她还在不停逃难,带着她和亡夫半生的收藏。
又过了三年。
49岁的李清照终于到达杭州。此时的她,身患重病,只有一个弟弟李迒可以依靠。
这三年她都经历了什么?在洪州(今南昌),收藏品散失大半;在剡州(今嵊州),又散失大半;在越州(今绍兴),书画被盗,她重金悬赏,却只赎回少量。
她一定还记得赵明诚的话,器在人在,器亡人亡。
此时,一个名叫张汝舟的人突然出现了。他是来向她求婚的,信誓旦旦,说会保护她,给她一个温暖的家。
三、
一个“不孕不育”的寡妇,年老色衰,孤立无助,肩负亡夫遗愿,却自身难保。怎么看都很惨,惨到只剩下才华。
这时,有人说,愿意娶她。
李清照的选择让很多人都失望了。
因为她选择了再嫁。
别忘了,她是“倜傥有丈夫气”的奇女子。
奇就奇在,她虽畏人言,却更正视自己的脆弱。
奇更奇在,她有能力从脆弱中挣脱。
所以,她嫁给了张汝舟。
一百天后,又与之离婚了。
嫁,是因为渴望被保护,从此有归宿。别问爱不爱,在那个乱世谈爱情不仅是奢侈,更是作。
离,是因为看清了张汝舟的真面目。
张汝舟要娶李清照,不是贪图美色(49岁饱经风霜的女人还有什么美色?),也不是拜倒于她的才华(张汝舟一介莽夫,懂什么才华?),更不是指望她传宗接代(这个不用解释了吧)。
真正的动机是:觊觎她的收藏品。
他并不像赵明诚一样搞收藏,在他眼中,金石书画等同于钱。
说白了,就是图财。
但是李清照有什么财呢?金石书画几乎散失尽了,留下的几件也是视同生命,怎肯让出?张汝舟发现自己上当受骗,恼怒不已,便开始家暴。
你没有看错,真的是家暴,用李清照的话来说,情形是这样的:
“遂肆侵凌,日加殴击,可念刘伶之肋,难胜石勒之拳。”(他肆意地对我侵犯凌辱,一天天更加凶残地殴打我。可想我那如刘伶般羸弱的身子,怎受得了他如石勒般狂暴的拳头。)
所以,这个49岁再婚的女人决定离婚。
放在今天,这也是需要勇气的吧。
更何况,古代女子哪有主动离婚,也就是休夫的权利?
除非,丈夫犯了法,被流放到偏远的外地,那么妻子就可以合法地与他离婚,并且可以保留自己的财产。
就这么凑巧,张汝舟还真犯了法。
他“妄增举数入官”,也就是虚报考试次数,以此骗取官职。这可是欺君之罪,完全可以判个流放。
可是,谁来控告他呢?李清照吗?
宋代法律规定,妻子控告丈夫,无论罪名是否成立,妻子都要坐牢两年。
李清照又一次陷入了两难困境:要么继续忍受张汝舟的虐待,要么自己去大牢里蹲两年。
哪一个选项,都是不堪。
而她,选了后者。
李清照进了大牢。
张汝舟被流放。
离婚成功。
后来,朝中高官出手相救,李清照在牢中只待了九天,就被放出。
可是坐牢,无论是两年,还是九天,都是坐牢。
名门闺秀李清照,一代女神李清照,现在是一个衰老、憔悴、穷困、患病、夫死再嫁、主动休夫、蹲过号子的中年女人。
四、
在宋代,一个女人混到这般地步,真的可以一头撞死了。
她却说:
当我调整好自己,走出悲伤,我依旧是我,那个每天喝一瓶水、吃一钵饭的李清照。
(再见江山,依旧一瓶一钵)
别人在她背后嚼舌根,戳她脊梁骨,她也只是淡淡地说:
高飞九天的大鹏鸟与贴地低飞的小燕雀,本来就不是同类。火鼠与冰蚕,难有共同的嗜好。尘讥俗议,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高鹏尺鷃,本异升沉;火鼠冰蚕,难同嗜好。)
看看,就凭这股子清高自持、目下无尘的心气儿,她果然还是当年那个作《词论》的李清照。
她有过悔恨,但她从不怨恨自己。
她有过遗憾,但她从不抓住不放。
她真正懂得爱自己。
因为自爱,所以有能力自救。
她不允许自己沉沦,哪怕是沉沦于往事,或沉沦于悲伤。
李清照活了七十多岁,在古代,算得上长寿。
走出离婚风波的二十多年里,她作诗、填词、写文章,一样不落下。
51岁,《金石录后序》、《打马图经(并序)》、《打马赋》完成。
60岁,赵明诚遗作《金石录》在李清照手上校勘、整理完成。
她在《金石录后序》里说:
我自从嫁给赵家,三十四年间,忧患得失,何其多啊。然而,世上有“有”,则必有“无”,有聚,则必有散,这是人世间的常理。有人丢了弓,就有人得到弓,这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矣!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
得与失,原是不足道。
延伸阅读:
李清照《词论》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