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社区、社群这几个概念算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汇了。但是有时候经常被这几个概念所迷惑。有些文章没有严格区分这几个概念,导致对这几个概念的认知比较模糊。
最近略微研究了一下这几个概念,在这里聊一聊我认为的社交、社区和社群。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类的交流从线下的转到了线上。面对面的交流变成了虚拟的网络交流。人们的交流方式也呈现除了更多样的形式。诸如社交网络、网络社区、社群等发展尤为迅猛。
社交
社交是一种行为
社交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行为,强调的是个体和个体的交流行为。
无论是面对面的交流,亦或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的交流,还是通过Facebook、微信进行交流,这些交流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社交活动。
社交主体是人
社交以人为主体进行。从本质上讲,在社交活动中,内容是围绕着人来进行的。以人的兴趣意愿出发,内容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和交流。在社交活动中,内容成为了个人的附属品。
通过微信的聊天工具分享信息、通过Facebook发布动态,主要是个体通过这种行为和其他个体进行交流。这种内容的产生和信息的传递,是基于个人的意愿进行的。
社交的关键因素
- 关系链
关系链是社交存在的基础。人与人要产生某种特定的关系,才能进行社交活动。
人处于社会之中,总是处于多种关系链之中。常见的如同学关系、同事关系、亲戚关系、甚至是陌生人的关系。社交活动就是在这种关系链的基础上进行的。
- 信息
信息是社交的载体,人们在社交过程中传递各种信息。在上文我们讨论过,社交的主体是人。在社交过程中,信息的传递是个体自发的行为。
社交的特点
- 关系是相对密闭的
在社交活动中,我们不能随便抓一个陌生人就噼里啪啦一通。事实上,我们总是通过自我介绍,然后彼此“认识”之后,才能开始交流。
也就是说,两个个体要确立关系,需要得到双方的认可。
在互联网上,像Facebook、微信等强关系社交的产品都是采用了“添加-同意”的机制来添加好友。而像陌陌等弱关系社交的产品则是采用了“打招呼-回复”的机制来完成关系确立。
- 信息是密闭的,信息的流动是开放的
由于社交关系是相对密闭性的,信息在社交活动是相对密闭的。无论是一对一聊天,还是一对多的状态发布,信息触达的个体数量都是有限的。
但是,因为每个个体总是处于多个社交关系链中。信息通个关系链交接的个体,得以在多个社交关系中进行传播。根据“六度空间”理论,信息在从一个个体传播到任意的另一个个体,最多只需要6次左右的传播即可。
在微信中,一件事情通过一对一聊天、朋友圈所能触达的人始终是少数。但是,在若干次转发之后,就能引起广泛的关注。
社区
社区和网络社区
在互联网出现以前,我们说的社区是指一群居住在一起的人。这种社区有一个特征,就是在物理空间上,是居住在一起的。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社区变成了网络社区。这时候,社区就变成了一群具有相同兴趣和共性特征的人聚集地。
这里专门提出是因为网络上经常会将两种概念搞混。如我们常见的社区电商的概念,有时指的是在居住小区里面的电商,有时指在网络社区上的电商功能。
这里讨论的“社区”专指“网络社区”这一概念,下文均以“社区”来简称。
社区是一群具有共同兴趣的人的聚集地
在互联网上,一群具有相同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而形成了社区。兴趣可以是对一些事物、对某一产品、也可以对某一些话题等。如以电影、读书等为兴趣的豆瓣、以小米产品为兴趣的小米社区、以杂谈八卦等为兴趣的天涯。
社区的主体是内容
在社区中,内容是兴趣的载体。社区的组织围绕着内容来进行。优质的内容是吸引用户的重要因素。
在社区中,人和人通过内容产生了联系,人和人基于内容进行交流。
社区的关键因素
- 内容
在互联网中,所有的兴趣被虚拟成了某种内容。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兴趣转化成了对某种内容的兴趣。如影评、书评,如产品介绍、测评,如明星八卦绯闻等等。
所以,在互联网中,社区主要以内容社区的形式存在。
- 互动
没有互动的社区只能称之为媒体。在社区中,人们通过阅读、点赞、转发、评论等来参与内容的互动。
参与者通过互动来获得参与感、创作者被互动激发再次创作。互动给社区带来了良性的循环,互动支撑起了社区的繁荣。
社区的特点
- 内容是相对开放的。
在社区中,内容发布后,大多数情况都是对所有人开放的。社区内的用户、甚至社区外的用户,通过主动的关注、搜索,被动的推荐阅读感兴趣的内容。
- 关系是相对松散的。
在社区中,人和人之间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关系。社区里面,人和人的关系本质上无关于“人”,而是其所发布的内容。是一种“人-内容-人”的关系。
在社区中,一个人关注了另一个人,这种行为本身只是关注了其所发布的内容。同关注某个话题、某个专栏是一样的性质。
在知乎、豆瓣等社区都是通过“关注”这种方式来建立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单方面的、松散的关系。
社群
社群是一群为实现共同目标的人
社群目标可以是单一的目标,也可以是一系列内在的有联系的目标体系。共同的目标的内在呈现为价值观的趋同,价值观趋同又投射到某一系列相似的行为上。如一个共同的爱好、相同的兴趣、一种相似的理念等。
社群是人们围绕着特定的目标而形成共同活动的组织。社群的成立有利于社群目标更好地达成。
在互联网上,社群多以“xx群”的方式存在。如共同的爱好(读书群)、一个共同的理念(公益群)、某种产品的用户(车友会群)等。
社群是一种组织
社群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成立的组织。为了提高群体的活动效率,社群按一定的宗旨、关系、制度建立起组织结构。
社群按职能划分成员的角色,并赋予权利、责任和义务。通过不同体系的权力,在特定的组织结构下,社群成员间彼此整合资源、共同协作,高效达成目标。
小到一个微信群,都有人提醒你修改名称、有人发布话题、有人积极讨论。组织者、管理者、参与者,彼此形成一个有组织的群体。
社群不等于群
社群是一个有交互的群体,坐在候车室里等同一辆车的人、苹果粉丝。这些都不能称之为社群,因为他们彼此之间并没有交互。
但是有交互也并非一定会成为社群。
- 亲朋好友聚会,面对面拉了一个群。并在每逢节假日相互问候。
- 将使用产品的用户拉入一个群里面,有问题在群里提出并解答。
- 为了讨论周末去哪里聚餐,拉了一个微信群。
严格来说,这些群体也不能称之为社群。他们没有共同的目的、缺乏制度化的组织、成员之间也并无规范约束。
微信群、QQ群只是社群连接的工具,其存在只是强化了、同时也简化了社群的沟通而已。
现今很多“社群电商”、“社群运营”的概念,仅仅是将一群人拉成一个群,在里面发发红包、分享分享文章、吐吐槽吹吹水,然后促成用户交易。其实就是偷换概念,借机炒作而已。
社群也不一定非得在微信、QQ等工具上面建群。能让人聚集起来,有利于组织、协作的工具都可以组建社群。甚至有时候微信群一窝蜂的发言、讨论,过多的信息噪音,反而不利于社群的组织。
社群的关键因素
- 目标
目标是社群的灵魂,社群围绕着共同目标而成立。同时,社群目标也是社群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
- 组织
只要是人聚在一起就会有各种矛盾出现,社群也不例外。为了协调各成员、各角色的利益和冲突,就必须有一个结构化的组织存在。组织的出现既能化解各种冲突和矛盾,又能协调各成员密切合作。组织是社群成立的必要条件。
组织的具体表现常见于:微信群的管理员(维持社群秩序)、学习群里面的小组长(带领大家学习)、活动群里面的组织者(组织活动)等等。
- 规范
要使社群能够高效地运作,必须让社群成员的活动有序化、统一化。普遍化的行为规范是整合群体活动的基础。
规范的具体表现为社群规则,它辅助社群组织约束成员行为,以维护社群组织活动的统一性。
普遍化的行为规范有助于培养社群凝聚力和归属感。如获得统一的称号(小米粉丝的米粉)、统一的行为(每天阅读一篇文章并打卡)。
社群的特点
- 社群成员相对固定
社群成员相对比较固定,社群成员在加入社群时经常有明确的目的和动机。在加入社群后,通常有比较明确的身份意识。
在运作过程中,社群通常也有一定的准入门槛和淘汰机制,使得社群更有组织性。
- 社群内容相对碎片化
虽然社群内容并非社群的全部。但是在互联网上,社群的共同目标和行为主要体现在内容的产生和分享、讨论上。如读书后的心得分享和讨论,健身群里面的晒效果、讨论健身技巧。
社群的内容碎片化是因为其内容通常由众多用户一起产生,存在于成员之间的讨论上。虽然也有少数KOL会产生优质的内容,但是社群更加强调的是基于某些内容的共同参与。
- 社群内容相对封闭
社群内容的碎片化使得社群内容不利于分享传播。如果要得到传播,必须将内容做二次整理、编辑才能让社群外的人接受。
社群内容相对封闭的另一个原因是社群本身独特性的。每个社群都有独特的目的、组织、氛围、成员。这种独特性阻止了社群内容向外传播。
小结
严格意义上的社交、社区、社群所指的概念千差万别。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三种概念混用的情况?
首先,社交、社区、社群三个概念有相似的地方。都有人跟人的互动、都有发布信息、分享内容的行为。
其次,是因为互联网喜欢炒作概念的风气带来的。拉个微信群卖点东西就说是社群电商,加个IM功能就说是社交产品。没关系都要拉点关系出来,这种行为模糊了彼此概念。
再次,互联网产品的无边界扩张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社区做大了做社交,社交做大了做社区。在社群上面叠加内容、在社区里面沉淀社交关系。严格意义上的社交、社区、社群产品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综合性的产品。
最后,线上线下概念的混用也是其中一个原因。社区在互联网之前是用于形容按一定地域组织的人群。通常我们说的“社区电商”的社区所指就是居住小区的意思。而社群则是指根据某种地域、关系组成的社会群体的统称。网络社区、网络社群则是借用了这两个概念而形成的。
虽然,这几个概念用来用去也无伤大雅。但是,严格的区分能让表达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