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件有趣的事
今天,有文选择了一些围绕读书的
常用词条,戳中了我,
我也尝试整理一下。
六零后
小的时候,能看到的书太少,超爱看小说,睡着的姿势都是抱着书的,上学时只要班上有新书,软磨硬泡我也要第一时间拿到,刚复刊的收获、当代、中篇小说选刊,译林、花城和后来的读者,都追了好多年,连新华文摘这么严肃的评论刊物,因为有时会有小说连载,也没被我落下,还有各种剧本,书多起来后看遍侦探小说,福尔摩斯、西德尼谢尔顿、阿加莎......我的逻辑训练可能就来自于此。后来时间成了碎片,纸质书电子书成了海,反而没有了阅读的热情,限于三联生活周刊、第一财经、南方周末这些实效性刊物,去图书馆也是为了看装修,现在书倒是堆了一摊,可是回到家,翻翻床头上永远没看完的书,马上就睡着了。不是不想读,是一读就瞌睡。我可能真的老了。
性 价 比
读书和写作是当代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精神生活。
在没有电视电脑的年代,书里的故事可以任由你想象,给你不一样的世界,后来旅游去到有故事的地方,会把看到的景象和自己脑子里的做对比,匹配上了欣喜万分!一个故事看进去会和他她融为一体,感受他她的感受,痛苦他她的痛苦,紧张时攥紧手心兴奋时击节叫好,精彩的用句会心一笑。
读书是和自己对话,和未知世界对话,解惑释疑,困惑时找想要的答案,迷茫时找高人高见。只是要花些时间,相较于一生睡觉花去的几十年,是最划算的啦!
地 板 书 架
最天然的“无设计”理念书架,把书直接堆在地上,厚厚一摞。听说,只有两种人会使用地板书架:买书如山倒的人、穷得要死的人。我的目标是三面书架。
理 性
读书为了理性,买书从不理性,我是见到有字的就奉为珍宝,感觉一定会不辜负作者,一段时间抽风买很多,秉承的理念占有既拥有!
阅 读 品 味
鲜少有机会和人讨论看过的书,也是有些落寞,遇上同道中人就想听听别人看后是怎么想的。我读书门类很杂,除历史和玄幻科幻类其它都有浏览,看书看心情,现在偏爱历史,心理学、莎士比亚,和好看的摄影、画,前段时间看冯唐也是服了这个雅痞,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读过的书你都记住了什么?有人形容读书就像打水的竹篮,你说留下什么,好像什么也没有留下,你说没有留下,可那个竹篮被清洗的很清白,这个我认同,读书就是抹去镜子上的浮尘明亮内心,至于读什么还真没有什么高下之分。
逛 书 店
我经历过书店从繁荣-萧条-到再次繁荣,原来的新华书店都占据了城市中最好的位置,在80年代渴望知识的需求热浪中兴旺一时,随着书刊发行放开,书报刊摊点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大街小巷,在我孩子小时候周末去逛图书大世界那是个保留节目,再后来受电子书网络平台冲击,看纸质书的人急剧减少,书店转型甚至关门;不知道那天春水生春风吹,书店又开始成了热门,精致舒适小众的环境,有格调的附加服务,书店以另一种面貌重新出现在城市里,号称城市的光,有人说没有书店的城市是荒凉的、会玩的人都去书店打卡,高晓松在杭州开的书店要去得预约!书店还是要逛的,现在里面可不光卖书还卖思想卖理念卖情怀!
欲 望
读书的欲望,和买书的欲望,其实是两码事。同理,买多少书,和读完了多少书,也是两码事。为了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尊重、礼貌,请不要问买书多的朋友:“这些书你都看完了吗?”其实我买书的欲望更强烈!
看 完 了 吗 ?
请相信,大部分爱买书的人都收到过这样的质疑。老实人会回答说:没有,看了大概四分之一。刻薄的人会回答说:是的,我都看了。幽默的人则用玩笑一笔带过:都是给将来孩子准备的。是的我的书还真没看完!对比朋友圈里每月读6本书,还是专业加理论堪称楷模的朋友,我只能望其项背。
知 识 付 费
自从有了手机就可以不用手捧书,读书可以不用看用听,手机里没有几个读书App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读书人,形式多样的知识普及真是便捷了当下忙碌的人们,方便大家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快速阅读,活在激烈竞争的当下,人人都有提升自我调整心态打造金刚不败之身的需求,免费的午餐也是不可能了,知识付费年代到来啦,各路大神与时俱进用声音用形象卖也要卖个好价钱。现代读书已不是个动词而是个名词。
爱 书 三 段 论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搬家如丧犬!
早前买书必包书皮,后来书的装祯愈来愈精美,有些还有腰封书票,因为书柜位置有限,所以过一段时间会清理出去一部分,换上新好。每次处理旧书还是很纠结,有人说应该留下这些曾经陪伴过我们成长的心灵朋友,可限于空间收纳,还是不得不做些断舍离!
书 房
没有一个读书人不羡慕大大的书房,但前提还是要有房。
收集过无数艳羡的书房装修,可实际上书房还是为更多的物质占用,房到用时方恨少啊!
阅 读 障 碍
医学研究表明,大约有5-20%的人,患有阅读障碍症,在阅读、书写上存在很大问题。所以,请善待那些不读书的朋友,他们挺困难的。
缘 分
就如同爱情一样,读书也讲究缘分。有时候,明明是一本经典大作,可读着就是没感觉。怎么办?换一本读吧。好书太多,而时间太少,与其苦苦煎熬,不如再觅花香。
Kindle
如果实物产品也能做数据埋点,能跟踪用户使用情况的话,人们会发现,大部分kindle的使用场景是:泡面和积灰。
个人认为使用kindle最适宜的地方是途中,旅游途中、出差途中、所有时间稍长行程的途中。
买 书 和 健 身
消费行为轨迹很相似,大部分买书的人,和办健身卡的人,后来都把这事儿给忘了。
本人健身没忘记,但买书确实有看对了眼买回来发现早已有同类安卧家中,本着好聚好散的原则,通过群的力量给它找个好人家!
地 铁
没有在地铁上读过书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如何利用交错的手臂巧妙支撑书脊,如何在动荡间灵敏转身保护书衣,这都是地铁读书人群急需修炼的功课。别的城市我不知道,武汉地铁上鲜少看见读书人,即使拿本书也会因为太过嘈杂难以专心阅读。
曾经被一组帅哥在伦敦地铁上读书的照片吸引,很羡慕那样的静好。可你又怎么能辨别地铁上拿手机的是看书呢还是看抖音呢?
对于读书这件事,我认为不能以有用无用来评价,也不能用是不是一定带来改变定结果,不要相信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也不要怀疑“腹有诗书气自华”!
断断续续完成于2018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