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习《香帅的北大金融课》——历史上的银行
今天这堂课挺有意思,拓展了我们对银行认知,让我们对关于银行的前世今生有了更广泛的了解。银行就为满足人们价值交换便捷性、可靠性的需要诞生的,而在所有因素中,最重要条件就是建立信任。药铺、寺庙等在建立信任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1.首先,说说药铺银行。药铺作为变相的银行,具有得天独厚的信任基础。药铺是救人性命的地方,人们到药铺来买药、看病,虽说给虽然属于迫不得已,但也是性命相托。基于性命之交的关系,自然具有较高的信任度。人常说,金钱乃身外之物,一个人可以把自己的性命交给药铺,何况对于金钱这种身外之物,自然也会比较放心的交由保管了。
2.回头,再说寺庙银行。寺庙银行,在某些方面,有着比药铺银行更深的信任基础。如果说药铺银行信任的建立来自于,生病、救命需要,具有一点的被动性。人们把那寺庙作为变相银行这事,具有自愿性。若果说把药铺当银行,是性命相托基础上产生的,那么寺庙银行就是在灵魂相托基础上,基于信仰演化而来的。
3.最后,再说未来银行。前面说了,无论古代类银行还是现代的银行,其存在的基础就是信任。而随着基于互联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块链技术迅速应用,在不远的将来,去中心化的银行可能诞生。区块链技术具备了成为银行的各种条件,建立在互联网上,交互便捷,转账多账簿公开记账但无需第三方背书。这种信任是基于机器的,准确说是基于数学的本质信任。而所谓信任,深层次是为了安全。人建立对银行的信任是为了保护自己财产的安全。数字货币的加密性,从跟本上解决了人们对安全性的担忧。 总之,区块链银行,已经具备成为银行所需的功能,也许在不远的将来,谁敢说,现代银行不会变成过往的药铺银行、寺庙银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