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是叙事诗,是风景画,是凄婉的歌谣

萧红《呼兰河传》

记得小时候在学校发的《读物》里面读了一篇名为《火烧云》的文章,至今都印象深刻,文章的开头是这样的:

“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就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子,往墙根上靠,他笑盈盈的看着他的两匹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

之所以印象深刻,一是因为小时候可供阅读的材料太少,一本书反复看,看着看着就记住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觉得这篇文章写得真好,跟我小时候在农村夏天傍晚看到的火烧云一模一样,简直太生动了。

直到几年前,无意中读到萧红的《呼兰河传》,才蓦然发现原来《火烧云》就节选自这部小说,《火烧云》的作者就是萧红,心里感到一阵惊喜!因为这本书又把我童年的记忆唤醒了。这种惊喜一直持续到我看完《呼兰河传》。直到几年过去,我的心里还一直保有发现这本书的惊喜与感动,唯一记得的就是这本书很有趣,写的童年故事非常独特。

就凭着这种持续的感动,我认定《呼兰河传》是一本好书,于是在最近又重读了一遍。这一次,我的记忆被重塑了,除了有趣,更多的,是无比深沉的悲哀。

茅盾先生在序言里评价《呼兰河传》: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读完之后再回忆序言中的评价,我觉得大概没有其他更为贴切的评语了,所以斗胆化用了茅盾先生的话作为文章的标题。

为什么几年前读《呼兰河传》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有趣呢?因为这篇小说确实很有意思,再看依然这么觉得。

《呼兰河传》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是萧红对童年在家乡呼兰河县城生活的点滴回忆。因为小说的视角是儿童的,所见所闻也是儿童的,语言也是儿童化的。在小说中,萧红的形象就是一个天真活泼且无知无畏、顽皮淘气又稚拙可爱的小女孩,她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而且有着比一般儿童更敏锐的观察力和更强大探索精神。

在小说中,无论是情节描写还是形象刻画,都细致至极,可以说是不厌其烦。这一点从小说开篇就看出来了,作者从呼兰河县城写起,不管是大街还是小巷,都要细细地描绘一番,每个角落发生的故事都要讲一遍,就连一个大泥坑常年“坑人”故事都花了不少篇幅来讲。这样的细节在小说中随处可见,比如,作者有一段关于扎彩铺给死人扎的“房子”的描述:

“小车子装潢得特别漂亮,车轮子都是银色的。车前边的帘子是半卷半掩的,使人得以看到里边去。车里边是红堂堂的铺着大红的褥子。赶车的坐在车沿上,满脸是笑,得意洋洋,装饰得特别漂亮,扎着紫色的腰带,穿着蓝色花丝葛的大袍,黑缎鞋,雪白的鞋底。大概穿起这鞋还没有走路就赶起车来了。他头上戴着黑帽头,红帽顶,把脸扬着,他蔑视着一切,越看他越不像一个车夫,好像一位新郎。”

这还只是其中一段描述,后面还有好几段继续描绘这个“房子”的,从“房子”里的各色人等、各种陈设到做工装潢,面面俱到。足见作者观察之深,描写之细。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儿童的视角就是这般细腻,儿童的话语就是这般细长。

除了描写特别细致之外,另一个让我觉得有趣的是作者的语言,儿童视角下的童言稚语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天马行空的逻辑,拟人化的表述让人读起来感到十分亲切自然,有种独特的稚拙美。比如:

“大卯星升起来了,大卯星好像铜球似的亮咚咚的了。”

“是凡跟着太阳一起来的,现在都回去了。人睡了,猪、马、牛、羊也都睡了,燕子和蝴蝶也都不飞了。就连房根底下的牵牛花,也一朵没有开的。含苞的含苞,卷缩的卷缩。含苞的准备着欢迎那早晨又要来的太阳,那卷缩的,因为它已经在昨天欢迎过了,它要落去了。”

这样充满童趣的语言在小说中也不胜枚举。童年,因为懵懂而美好,所以,除了在描写真正快乐的时光时语言是富有童趣的(比如跟祖父在菜园里玩、在房里念书、吃坠井而死的烧乳猪,或者自己在阁楼的杂物间里翻找陈年的宝贝),甚至是讲述悲剧故事时,语言也是让人忍俊不禁的,这样反而更加衬托出悲剧之悲了。

开头我就说过,看第二遍《呼兰河传》的时候,我的记忆被重塑了,除了感到有趣,还有无比深沉的悲哀。

这与萧红的家庭背景及小说的时代背景有关。萧红出生于一个地主之家,虽然有着无比疼爱她的祖父陪着玩闹、读书,但其他的家庭成员却对她冷漠相待,祖母会因为她的淘气拿针扎她,父亲也是无比冷淡的,母亲是恶言恶色的。到萧红出生之后,家境也日渐衰颓,多余的房间都拿来出租给贫困人家养猪、漏粉、开磨坊的,他们艰难而又坚韧的生活都看在萧红的眼里。这也造成了萧红敏感的内心,虽然懵懂,却又会察言观色,看尽人间冷暖。那个年代的东北小县城也是相当落后,封建迷信活动泛滥,小说中的悲剧也由此产生。

在萧红的笔下,12岁的“团圆媳妇”(童养媳)因为行为举止不像个“团圆媳妇”(吃得多、不害羞......)而遭到婆婆的虐待,原本好端端的健康孩子活生生被折腾得萎靡不振,后来又大搞迷信活动进行救治,最终导致惨死的结局。更可悲的是,在他们眼里,“人死还不如一只鸡”,帮忙埋葬“团圆媳妇”的人回来,半句不提人的事,而是讨论人家的酒菜如何。

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对童年的回忆是无比真实的,她不掩恶,不虚美,对那些穷苦人民逆来顺受的生活是无比同情的,对那些害人不浅的封建迷信是痛斥批判的,对那一群爱看热闹、爱搬弄是非、爱煽风点火、爱捕风捉影的市井小民是无可奈何的。

我始终认为,判断一部作品好坏的标准之一应该是能否引起读者的共鸣。我之所以如此喜欢《呼兰河传》,最关键的原因可能还是它引起了我的共鸣。小说中有多个地方让我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比如掀起破缸找潮虫、蚯蚓,摇晃积水的坛子看里面不知名的小虫游动,摘腐木上的木耳......这些活动简直跟我小时候的玩法一模一样。还有“古怪的有二伯”每天睡觉起来都把铺盖卷起来,以及三更半夜不睡觉破口大骂无良东家,又让我想起了过世多年的爷爷,他也喜欢每天都把铺盖卷起来,仿佛随时准备搬家,在他最后的岁月里,神志不清的时候也喜欢三更半夜神神叨叨大声说胡话呢......

《呼兰河传》,这一首悠长的叙事诗,这一幅悠远的风景画,这一串凄婉的歌谣,将在我心中永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670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928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926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38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112评论 4 35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38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45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32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96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96评论 2 31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69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26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600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906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85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16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21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