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7月25号,距离马云乡村人才计划的培训已经过去10天,10天过去,现在坐下来回想那几天的培训以及7月15号的启航典礼,真真是恍如梦一场。在培训那几天,其实有时间写下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但是因为对自己的纵容,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才好好的对笔记进行整理。
尽管过去了10天,但不翻阅笔记,对于每天培训的内容,我也依旧记忆犹新。以下所写的内容有少部分是在培训那几天完成,大部分是这两天完成。之所以把它们都集中在一起,是因为我想写下的东西太多,本想把思绪理清,好好写一篇较为完整的文字,但真到写的时候,才发现整理思绪也并不容易啊!所以许多内容写得很散也很冗赘,各位看官请见谅(微笑)。
第一篇 遇见美好
一、遇见杭州这座城杭州,是我一直想来的一座城市,因为我喜欢江南二字,总想看看文人笔下的江南究竟是什么模样,而杭州,便是其中的代表城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八个字,我在读中学时便已从老师的口中听说,至今仍未忘记,虽然很大原因在于其朗朗上口,但我总想看看这个能与天堂媲美的,这座属于江南的城市是什么模样。
今年暑假,得益于马云乡村人才计划,我来到了这座令我魂牵梦萦的城市。但由于天气不佳,至今我还未在杭州游玩,对它的认识也仅限于我从杭州东高铁站坐上大巴车,前往酒店时所看到的沿途景象,仅限于我所看到的酒店和杭师大附近的景象。也许它们不能够代表整个杭州,但由这一角或许也能观其全貌。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我对杭州这座城的整体评价,那便是:杭州很宜居。它安静,规整,干净。它的高楼林立,但并不杂乱,而是高低有致。它既有极具现代感的写字楼,也有极具古典感的住宅楼。它将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做了极好的融合。在杭师大校园内,既能看到典型的现代建筑,也能看到白墙棕梁圆门的小楼。这些不同风格的建筑不仅不会使人觉之另类,反而会感其融合度之高,浑然一体。
在杭州的这方天地,我能看到穿城而过的河流,两旁的绿柳枝轻触河面,连接两岸的是一座又一座的石拱桥。站在桥上,看着对面的石桥、流水和绿柳,仿若身处江南小城,而非一线都市。走在杭州的街道上,我竟连大声说话都不敢,生怕扰了它的这方宁静。
二、遇见一群可爱的人
杭州之行不仅让我见到了杭州这座城,也让我遇见了一群可爱的人。他们是年轻的志愿者们,是基金会一直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我们的小伙伴们,是一起参加培训的校长、老师、师范生们,是在培训过程中遇见的讲师们……遇到的可爱的人太多,充满善意的人太多,而我能遇见他们,其实也就是遇见了那个让自己吃惊的“我”。
三、遇见那个让自己吃惊的我
7月11日,培训正式拉开帷幕,第一讲是李镇西老师。第一次知道李老师是在大学的课堂上,之后相继阅读了他的《爱心与教育》《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班主任》。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李老师便是基础教育界的明星,是我的偶像。曾经,他只出现在别人的口中,出现在书本上,出现在视频中,出现在我的笔记本上,他是遥不可及的,不可企及的那颗亮星。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我会见到他本人。
而那天,我真的见到了,虽然没有近距离接触,但我真真切切,的的确确见到了他本人。这不得不让我再一次想起李老师的讲座主题――遇见那个让自己吃惊的“我”。那时,我对此话还未有过多想法,现在细想,我不就是遇见了那个让自己吃惊的“我”吗?曾经我以为不可能的如今竟成了现实,竟然见到了我的偶像,除却他,还有成尚荣老师、谭亮老师、黄岳杰老师、沈宣元老师、梁俊老师、袁林老师、叶哲铭老师、马老师……这些大咖们。吸引我的不单单是他们所讲授的内容,还有他们身上的那股独特气质,每位老师站在那里,便自成一道风景,都有着与他们年龄不符的精神样貌。
李镇西老师与书本封面上的他有一些差别,或许是因为书本为二维,所以封面上的他显得胖一些,而他本人不胖不瘦,极为朴实。走在人群中,我相信如果不是知道他的人肯定不会注意到他,也不会想到他在基础教育界会有那样大的影响力。但是他一上台,开始拿话筒讲话时,便一下子汇聚了光芒,将所有人的眼睛都拉向了舞台。而他在舞台上的真实则更是让人敬佩,在这么多双眼睛的注视下,他丝毫不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有话便说,并且说的直截了当,透出一股孩童般的率真与可爱。尤其是对当代教育界存在的一些问题更是毫不留情地加以批判,道出了许多我们一线教师的心声。
成尚荣老师虽是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白衬衣、灰西裤穿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而他在台上的模样也是自信的、从容的。尤其是当其他教师上台分享完他们的想法时,他总会抿起嘴巴,重重的点头,发出一声“嗯,说得好”的声音,每当看他露出这样的模样,发出这样的声音时,我总会忍不住浅笑一声,因为真的是太可爱了。而每位老师发言完后,成老师又总是会对老师们给出肯定的评价,让人倍感亲切。
黄岳杰老师在未见到他本人时,便看了钉钉上关于他的微信推送,推送中有许多他的艺术照片,照片中的他留着半长蓬松的中分头发、蓄着古代道者的半长胡须,穿着一袭黑色的风衣,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艺术家气质。晚上见到他本人,和照片中的他无太大差别,黄老师似乎偏爱黑色,那天见到他时,也是一身黑衣黑裤。从他的介绍中得知,他现年应该已是知天命之年,但看着真不像是一位已过五十的人。现在回想,说实话,黄老师讲的内容,我已忘得一干二净,但他朗诵诗歌的模样,我却是记忆犹新。他对将进酒的演绎一下子将我拉进到了唐朝一间酒馆的雅间里,我站在旁边,不敢作声,看着他醉,看着他笑,看着他狂。他的每一个五官都是那样生动,每一个动作又都是那样自然,他就像一个演员,不,他本身就是一个演员,并且是一位优秀的演员。
还有谭亮老师的沉稳、沈宣元老师的儒雅、梁俊老师的质朴、袁林老师的犀利、叶哲铭老师的幽默……太多太多,他们身上所有的独特气质应都是岁月、知识与阅历的积淀,只希望当我到他们那个年纪时,也能有如他们一般的属于我自己的独特气质,它应包含自信与从容。
当然,我还见到了马老师,一个我更未想过能与他近距离接触的人物,启航典礼时,他就坐在距我不到两米的位置,上台受礼时,他还与我握了手。现在回想起来,我莫名的激动,但当时,真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这样激动,只知道一个劲儿地微笑,说谢谢(笑哭)所以,我错失了可能这辈子我唯一能与马老师拥抱的机会。言归正传,马老师身上并没有常年身居高位的不可接近的威严感,他身上带着一种很亲切的气质,让人不会害怕,与他握手时,就连他的眼里都流露着笑意。
第二篇 我之所感
Day1 7月11号 遇见那个让自己吃惊的我――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之前读李老师的著作时,就觉其文字通俗易懂又充满真情实感,那天听李老师的讲座亦是如此感受。李老师的主题是――遇见那个让自己吃惊的我,幸福比优秀更重要。听似主讲内容很散,李老师讲的故事很多,但实则故事与故事之间都有着必然的联系,并且紧扣主题。作为听者的我不仅深受感动,也从中收获许多。对我颇有启发的:
一是李老师对教育,对学生的那颗赤子之心让我懂得如果我真正发自内心的热爱我的学生,热爱教育,而不是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抱有强烈的追名逐利之心去做教育,去教学生,那么必然,我会做出“真”教育,我会教出“好”学生。我曾经想要追求的名和利其实也会随之而来。目的性太强,太过执着于名利往往会适得其反。
二是李老师对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思考带给了我对于二者全新的见解。在过去,我所理解的素质教育是侧重于追求学生除却成绩之外的发展,应试教育则是单纯只追求考试成绩。而李老师对素质教育给出了一个新的观点,素质教育其实没有所谓的侧重点,它与应试教育处于对立面,但与应试却并不矛盾,素质教育是在追求丰富素养的同时也追求应试成绩。李老师的PPT上为这一知识点所打的标题是简单的常识,何为常识——人人都应知道的,可是惭愧,过去的我并不知。
三是李老师和成尚荣老师以及梁俊老师都提到的:要具备童心。现在作为教师的我是成人,而我所面对的却是一群天真的、不谙世事的孩童,我习惯用成人的思维、成人的方式、成人的语言去与学生打交道,这样做势必会在我和孩子之间形成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那么如何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呢?只有将自己变成与他们一样的“孩童”,了解他们喜欢看的电视剧、喜欢听的歌曲、喜欢吃的食物、喜欢做的事情、说话的方式……尽力去与他们保持共同话题,与他们一起嬉戏玩耍,与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唯有如此,学生才会真正发自内心的喜欢上我。放下我的教师架子吧,过去一年,我与孩子们的关系可并不好呀!童心是需要童心去唤醒推动的。
另外 ,李老师在讲座中多次提到了“真教育”一词,何谓真教育,我的理解为做了什么就是什么,做了多少便是多少。可是在现实面前,却极难做到“实事求是”。
Day2 7月12号 情绪管理――换个角度看世界
7月12号,聆听了沈宣元老师的情绪管理课程。当时之所以会选报这一课程是因为自己会把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带到课堂之上,所以想知道如何去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沈老师在课程之初让我们说出自己对这堂课的期待时,我便写下了这个问题。
课程结束后,我问自己,这个问题解决了吗?答案是肯定的!
幸福三问和优势视角访谈十问是我从中习得的能够调节情绪的具体方法,每天问问自己有没有做让自己满意的事?别人有没有做让自己满意的事?有没有什么心怀感恩的体验?确实会让人的心情变好,因为当在问自己这些问题时,脑海中所回忆的都是发生在今天的美好的事情,既然是美好的事情,那么心灵肯定也会获得愉悦感。所以如果我在课前情绪状态不好,那么我便可以对自己发出幸福三问,快速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走入课堂。
沈老师讲座的主题――换个角度看世界对我的影响也颇深。
自懂事以来,不知是因为先天的遗传,还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我习惯以消极的角度去看待我所遇到的每一样事物。一件事情还未开始做,我便已想到了失败,并且想到了失败后所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而当我如此想时,那件事情我也不会再去开始。因而我一直说自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是如果我换个角度去看待事情的失败或者改变一下用词,例如将所遇到的问题看做机会,将所遭遇的挫折看做挑战等等。那么也许,我便能够不惧一切、毫不犹豫地去做。
而当我急于压制、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强迫自己不去想时,负面情绪反而会俞加膨胀。对此,沈老师提出了一个我从未接触过的情绪调节概念――创造积极情绪。不要去想着消除负面情绪,它不可能被消除,许多时候越是想,情绪便越加强烈。而要去想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赋予自己正能量,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此外,沈老师在课上所提到的最不幸福快乐的事便是无事可做也引发了我的深深共鸣。因为我曾有过许多次这样的状态,不知道该做什么,也不想去做甚至连手机都不愿去碰,那时,我便会没来由地烦躁痛苦,一方面觉得自己在虚度光阴,另一方面又不愿振作精神。由此,陷入一种极端的矛盾之中,于是,不幸福和不快乐也便接踵而来。所以人生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候,是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一件事。
沈老师的课堂对于我的教育教学也有一定的启发。过去一直认同表扬永远比惩罚有效这一句话。但接触了沈老师的课才知道表扬其实也有不恰当的地方,如果只是单纯的对学生说:“你真棒”、“你真聪明”……则会使学生养成依赖他人、寻求他人认可的不良心理状态。但如果将表扬转化为赞许,将夸奖落到实处,对孩子所做的具体的某一件事进行称赞,长期以往,学生则会建立自信,获得自立。
另外,他在课堂之上也提到了心理暗示,罗森塔尔的期望效应是我一直所了解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却很少运用到此效应,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更多的是在否定学生,一直暗示他不行,因而有少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会出现退步的现象。从未想过教师对学生简单的一句话所蕴含的能量会有这样巨大,也从未想过心理暗示真的会具有这样大的影响。心理暗示就如网络一般,是把双刃剑,我运用得好,便是锦上添花,运用不好,它便成为了毒蛇猛兽。
Day3 7月13号 《dream maker》纪录片
7月13号上午,我们参观了阿里园区,在阿里的小剧场内观看了《dream maker》的纪录片。纪录片仅仅只有1小时,但在其中,我看到了适应变化的力量,看到了阿里人身上的少年气息,对于如何成功,我也有了新的认识。
一、适应变化的力量
从纪录片中看到马老师和他的团队从阿里创立之初至今,便不断地遭遇困难和挑战,非典危机、金融危机、电商欺诈危机等等。每一次危机其实都有可能使阿里受到重创,但奇迹般地,每一次都会转危为安,阿里不仅没有被打倒,反而从中获得了新生。我想,这应该就是园区展板上所写的“拥抱变化”。阿里适应了时代的变化,并且随之做出了改变和创新,所以他才没有在时代变化的洪流中被淹没,甚至改变了时代。
而我却是一个惧怕变化的人,我不喜接触新鲜的事物,不喜面对陌生的人,当我处在一个不熟悉的环境时,总会紧张与不安。因此,我总是希望周遭的一切都不发生改变。然而现实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变化时时出现,那时,我便会心生排斥,想要一切都回到原点。但在阿里的追梦故事中,我感受到变化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没有面对变化的勇气。如果我勇面变化,接受变化所带给我的挑战,那么也许它会成为一个让我遇见更好自己的契机。
二、少年气息
用“少年”一词形容阿里人并不是我的原创,而是阿里创始人自己对他们的评价,而我认为用这一词形容阿里人十分贴切。“少年”在我的观念中意味着不惧一切的“热血”和“活力”。在早期创业过程中,马老师和他的团队窝在一间几十平米的屋子里,每天吃着外卖泡面,即使资金一度瘫痪,他们还是没有放弃,因为他们坚信他们可以成功。当他们赚得第一桶金,成功转亏为盈时,一群三四十岁的中年人竟像少年一般发出了欢呼声、吼叫声,露出了在中年人脸上难以见到的不掺任何杂质的开怀的笑容,那一刻,他们就是少年。
之前网络上特别流行一句话,叫“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没记错的话,这句话出自北京一所中学学生的作文。当时看了她的整篇文章,其实写得优美的语句非常多,但为什么单单这一句却格外火呢?可能是在现今社会摸爬滚打的成年人都已经丢失了身上的少年气息吧!我们不会再像年少时那样天不怕,地不怕,想做什么便去做,肆无忌惮,恣意妄为。步入了社会,会发现束缚我们的,牵绊我们的太多,我们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我们所需要顾虑的也太多。
就像我自己,尽管才毕业一年,也才22岁,但当我想去做某件事时,还是迟迟不敢迈出步子,因为总会担心这,担心那,总会想着这样做我会怎样怎样,爸妈会怎样怎样,我的未来会怎样怎样。我不具备马老师和他团队那样的认准一个目标便坚定不移朝它前进的勇气和决心,我也许久没有为自己取得了什么成功而开怀大笑过。少年的气息好像从未在我身上停留过,纵使我在少年的时候也只顾着埋头读书,没有做过一件让我现在回忆起来能称之为“青春”、“少年”的事情。
三、如何成功
阿里集团发展至今无疑是成功的,并且是巨大的成功。那么何以阿里会取得如此成功呢?7月13号上午,当我穿越“时空隧道”去聆听、观看二十年前阿里的故事时,对此有了一些认识。
就我过去的经验而言,我以为成功最重要的是需要坚持。但《dream maker》的纪录片让我看到了成功需要一个有预见的领导者,需要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需要一群坚定方向,不顾一切往前冲的“热血少年”。
片中令我印象颇深的一个片段是马老师在1999年的团队会议中说,如果1999年他们不推出,等到2000年再推出的话,一切都晚了。而到2000年,果真,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当时,我一下子想到了这次人才计划为乡村校长制定的主题――做一个有预见的领导者。初看到时对“有预见”三字还未做思考,观看视频后,认识并思考了“有预见”三字,我的理解为它指对未来趋势走向的判断,而这必须得建立在对当前形势清晰的认识之下,需要了解过去,需要认清现在,需要把握未来。
当然,就如那句话所言“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却可以走得很远”,团队的力量在成功中不可或缺。细数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没有人是靠单打独斗而成功的,在他们成功的背后,必定有一支极具凝聚力的团队。在这次培训过程中,也有许多需要团队合作完成的任务,而整个马云人才计划实则也是一个团队。但我却总是习惯把自己缩在自己一个人的壳中或是缩在一个小团队内,不愿意打破外壳主动的去与其他人交流,不愿意主动的走入到团队当中去。这一次培训对于我而言,其实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因为里面汇聚了17届和18届的获奖教师和校长,他们身上有着我所不具备的丰富经验,他们许多都已成为地方乃至全国名师。但是我却总将他们视为陌生人,因而羞于去与他们进行交流。可实际上,我们本就是处在一个团队当中,我相信如果我开口了,他们肯定不会将我拒之门外,并且乐于赐教,然而我却并没有开口,错失了这样一个让我快速成长的机会。
Day4 7月14号 诗性教育
因为对文学和古诗词的喜欢,所以虽然所学专业为科学,所教学科为数学,还是选报了诗性教育。本以为此次课程会以我所了解的吟诵方式进行,没想到梁俊老师竟然用唱的方式来表达诗词和童谣。《忆江南》《牵牛花》《江上渔者》,简单的词句,简单的旋律却能予人以温柔,一场对日有所唱――汉语诗性启蒙课的分享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从中,我感受到了音乐的巨大力量,而在音乐的背后,所蕴含的其实是对孩子天性的把握。
孩子是喜欢玩的,没有孩子是真正喜欢学习的,他们往往是在父母和老师压迫下学习,为了学习而学习,他们不知道学习为了什么,也不知道学习有何作用,比起学习,他们最喜欢的是玩。而这对于教师来说,其实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如何让学生在玩中学,很多教育家都给出了理论和方法,但是真正能运用到实际的还是需要教师自己的思考,毕竟教育是面对不同的个体,是最没有准则和定理的。
梁俊老师便想出了唱诗的办法,既结合了他自己的所长,又不违背应试教育的要求,最为重要的是孩子喜欢。一般来说,我们讲古诗词总会要求学生去反复的读、背、理解含义、掌握感情。原本,古诗词是美的,但是在这样的要求下,学生不仅不能体会到古诗词的美,甚至会生起对古诗词的厌恶之情。而梁老师的唱诗则使一切都变得简单化了,越是简单的东西越能被孩子所接受,越是简单的东西越能被掌握,越是简单的东西也越牢固。
日有所唱,每天只需花十分钟的时间,学生便能在一两年内掌握整个小学阶段所需要掌握的古诗词,不需要老师去刻意地讲解诗词含义和诗词中所表达的作者感情,“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词其实也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东西,知道的多了,自然会不讲则通。就如梁老师所言:长时间地去做一件小事,生命自会开出花来。
之后袁林老师所说的高考悖论:死记硬背,机会均等;正面变革,拉大差距。短短十六个字让我对高考,一个我未接触过的,也从未思考过的问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现在的高考不再像过去的高考,只会考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注重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生活经验。这些品质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也许并没有什么,反而会比过去的死记硬背更为容易,因为这是他们从小便被训练的。但是对于乡村孩子来说,这些品质和能力却是他们大大缺乏的。他们所接触的资源远远不如城市孩子,他们的视野也远远不如城市孩子开阔。由此,袁林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才能给予乡村孩子更多的可能性呢?
袁林老师给出的答案是:换个标准,不与城市学校去做比较,利用好乡土和自然资源,提供给孩子更多的可能性。这一点其实在科学课上能得到极大的体现,因为乡村学校虽不具备城市学校所具备的科学实验器材和资源,但却具备城市学校所不具备的乡土素材,例如观察自然中的动植物,考察家乡的大山河流等等。
下午,梁老师和袁老师让我们分小组进行了一个轻量化课程的设计,之前从未接触过这个新名词,实践操作以后,我以为轻量化应是将一个主教学目标分解为不同的子教学目标,将1天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分解为几天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我们组所抽到是第二天需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了解诗歌背后的故事并且理解诗歌的释义。在讨论过程中,我虽然说了一些零碎的想法但总体上是思绪混乱的,因为我总是想着将它上出新意,区别于传统的教授诗歌的方式,然而在短时间内,这根本无法做到。因而说来说去,我对整个目标的完成没有提出什么实质性的有作用的想法和建议。后来看到慧霞上台展示汇报时,顿时醒悟,对于新手的我们来说,许多时候将一堂课上规整便已是了不起。创新需要思考,但不要太过执着于创新,那样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顾此失彼。
最后,梁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其中一天任务他的教法,整个课堂竟不像课堂,就像是老朋友聊天一般,那样和谐,那样轻松,那样简单,那样纯粹。梁老师是半路出家的非科班出身的老师,他是按着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去上课,他的课堂上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袁老师让我们对梁老师的课堂进行评课时,我脑海中浮现的词语、语句翻来覆去还是那些。而后面听袁老师的评课又一次让我看到了自己不曾看到的点(每一次听别人评课都会冒出这样的感受)。主要还是因为一:自己所听的课、听别人评的课太少;二:理论积淀和实践操作都不够。
因而,基金会为我们师范生所确定的培训主题:积跬步、至千里,真是太恰当不过。现在的自己太需要积淀,读书、写作、交流、展示一样都不能少。
第三篇 再次成长
“让每个乡村儿童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马云乡村人才计划的最终目的,而要让乡村儿童成为最好的自己,就如成尚荣老师所说,作为乡村老师的我也应该成为最好的那个自己。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我认为目前我所缺乏的不是阅读、不是写作、也不是思考,这些我都有在做,我所缺乏的是主动敞开心扉,去与人交流,去展示自己的勇气与自信。这些我在与我一起参加培训的小伙伴们身上看到了。他们会勇敢地举起自己的手,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他们会自信地站在台上,散发属于他们的光芒。而我虽然有想法,虽然也有举手的冲动,但害怕说错,害怕自己无逻辑的表达,所以选择了沉默,选择了坐在台下,静静地注视着别人。
曾经,我也不是这样的。初入城南校区那两年,我会主动地去参加班干部和部门的竞选,即使屡屡失败,我也没有放弃;我会在课堂上积极地举手发言,与老师进行交流;我会争取在台上展示自己的机会。可是进入东方红校区后,我变了,似乎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当时所看的一些书籍的影响,我将自己伪装成一副与世无争的、不属于自己的、自认为的“成熟”模样,以为那就是淡落出尘。现在敲下这些字眼时,不知为何,莫名想要发笑,或许是嘲笑过去那个幼稚的自己吧,二十岁还不到的人,竟在那里说出世,说顺然,呵!
所以,新校区那四年,我几乎没有参加任何学校的活动,也没有参与班干部和部门的竞选,甚至在已经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后主动放弃了竞选,在课上也极少发言,每一次课程作业的展示都是小伙伴们推着我上台,尽管每一次上台我都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但站在台上,依旧会没来由的紧张。这种紧张现今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那四年,我只是窝在自己的角落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闲时看看闲书,写写风花雪月,弹弹琴,和室友出去看看风景,散散心。除却因为作业和失眠而熬过的那几个夜晚,甚至几乎不曾因为其他的事情熬过夜。朋友都说,我已经提前步入了中老年生活。确实,现在回忆回忆,可不就是吗?
但是有一句话说的好,“当初欠下的债,迟早都是要还的”,我在那四年里,任性地做着不让自己感觉疲累和压力的事情。工作后,便觉出自己与同龄人之间的差距。我因为害怕辛苦,害怕麻烦,害怕劳累,所以错失了大学里极其多的、能让自己成长的、对自己有益的机会,而别人抓住了,这便生成了差距,但这也不是难以跨越的鸿沟。
追忆了大学里这么多往事,剖析了自己这么多的心理,其实也就是想要自己再次成长。自信一点儿,勇敢一点儿;不要怕苦,不要怕累;现在还年轻,一切也还来得及;想要去做的就大胆去做,不去问结果,不畏惧失败。就如那句耳熟能详的歌词一般,“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2019年7月25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