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不知道第几次想要读《呼啸山庄》了,不是书的精彩吸引着我一次次拜读(书的内容确实精彩),而是因为我每次读的时候,准准的折在前三章。本身读起这种外国经典时,就需要一定的耐心,如果能快速的分清书中人物关系,情节脉络等,还能容易些进入阅读状态。可是《呼啸山庄》显然不能很快的明白作者到底要讲怎样的一个故事。
这次,我是下定了决心,无论读起来如何让我云里雾里的吃力,我一定要咬牙坚持住,不能一次次的败下阵来。但是读之前,还是稍微做了一丁点的功课,毕竟这本书的译本实在太多了,不同的翻译人员会将故事翻译出不同的味道。当然如果不幸,遇到翻译的简单粗暴的,也会让人分分中有出戏的感觉。好的翻译会将原著的情境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差的就会时刻让读者感到消化起语句来特别的别扭。
网络上呼声最高的要属杨苡和方平翻译的两个版本。我就买了这两个版本的纸质书,但是电子书首先找到的是方平版的,索性就先读了这一版。方平这个版本最出彩的地方,要数译者为原著写的一个序。看过这个序以后,对书中的情节脉络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且也使我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明白作者到底采用了一种什么样的叙事手法和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结构来讲故事了。
闲话少说吧,说一说原著到底讲一个怎样的故事,以及我的一点点读后感受吧。作者既没有采取顺序也没有采取倒叙的方式,而是从故事的中间部分选取了一个切入点来开始她的讲述。据说这是戏剧的开局方式,曹禺的《雷雨》也是这样开始的。而且作者的切入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她将切入点放在了故事接近结局的地方,所谓将悬念解释清楚后马上进入高潮部分,让读者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
书中讲的是两家人、两代人的爱恨情仇。听起来没有多少新意,但是一旦进入状态就会惊讶于作者的巧妙构思,以景衬情的高超写作技巧。作者在故事中包含了两种模式的爱情,一种是普通的人间之爱,一种是超脱于物质外在等硬件条件的精神之爱,也是超人间之爱。男主人公希克厉是被女主的父亲领养回来的孤儿,所以女主的哥哥时常要压迫一下他,但是女主却与他玩的很合拍。常年累月的一起生活及对彼此的了解,使他们彼此的精神达到高度的契合。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爱情,是超脱了世间的一切束缚的,是一种高度同一的感情。但是也同时是那么不被人理解和接受的。
偶然的一次机会,使女主与另一个田庄的男孩子林敦相识,不知道是一种什么确切的心理使她自己下定决心嫁给林敦。当然,林敦的外在条件是那么的符合大众,英俊,儒雅而且多金。但是注定他们的婚姻一开始就是个悲剧。希克历接受不了女主的背叛,而女主在内心深处也无法接受没有希克厉的日子。这种人间之爱和精神之爱的不统一,导致女主的精神崩溃,而走向死亡。
希克厉将这一切仇恨记在林敦一家和女主的哥哥,在他的阴谋和种种精神虐待下,使他们两家的第二代也饱尝痛苦……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的第二代最终冲破希克厉的重重阻碍,并过上正常的生活。
作者渲染最多的当然是男女主那刻骨铭心的超人间之爱,他们感情的热烈程度让你的心时时处于悬空状态,虽然男主的种种恶行是那么的让人深恶痛绝,但是又是那么情不自禁的将一份同情投注给他。你就会感同身受般的替男主觉得压抑,替他感到不平,感到那么炽烈的情感却无从宣泄。当然,作者最终要表达的,即使这种爱附带出的恨也同样的强烈,但是再凶猛的恨也最终会被爱融化。即使后来希克厉筋疲力竭的死去,但作者终将将他们的灵魂安放在了一处,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得以团圆。
书终于还是被我读完了,虽然感受就那么一点点,可能还没有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但是不管怎么样,我最终还是读了下来。而那更深远的意义,还是要寄托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