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叔叔生病的事,我的父母每次提起便是指责和抱怨的语气,今天就此事和父母进行了沟通:
1 肯定长兄长嫂如父母的心情:我的父母作为长兄长嫂,看到自己的弟弟一年多来所遭的罪,当然很心疼,所谓关心则乱,很难得。
2 肯定婶婶的付出,体谅婶婶的不容易:叔叔躺在床上一年多不会动,吃喝拉撒全由婶婶一人照顾,虽然也有照顾不太周到的地方,但是这种付出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很难得。
3 理解两个堂妹的难处:一个堂妹远嫁他乡,为叔叔生病住院的事儿数次来回奔波;一个堂妹有两个小孩子要照顾还要上班,每次叔叔生病住院都由她跑前跑后安排照顾,包括叔叔平时吃药看病的花销也都有姐妹俩共同分担。两姐妹虽不能时常在叔叔身边照顾,且难免有疏漏,但作为孩子对父母最起码的回报,也做到了仁至义尽,很难得。
感念父母七八十岁的人,还要为生病在床的弟弟操心,十分理解父母的心情,为父母的好身体感到高兴,为他俩有能力关爱他人感到高兴,真的是太难得了。
感念婶婶70岁的人,每日拖着病躯照顾另一个躺在床上的病人,这种耐心与坚持付出,真的是太难得了。
感念两个堂妹年纪轻轻,既要撑起她们自己的家庭,又要牵挂生病的父母,劳神费心来回奔波进行照顾,真的是太难得了。
每日阅读
当当事人坚持不愿意改变时
1 好奇探问坚持不愿意改变的理由 sfbt相信每个人在每一刻都会为自己做出一个决定与选择,是他当时认为最适合自己的,所以,任何行为“一定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当事人坚持不改与坚决不合作也是如此。咨询师可以用好奇尊重的态度,探问当事人坚持不改的意义与理由,有时就会深入了解当事人真正在乎的目的,如此将可进一步引导他以建设性的方式来达成目标,而非坚持以不改的姿态来完成目的。有时当事人是不会告诉咨询师他的理由的,因为连她自己都尚未清楚咨询师,可以试着用这样的角度来思考,当事人的坚持,同时多方打听观察与思索,当事人不改变的原因。
2 了解需要改变的底线何在,以找到突破的契机。
有时当事人之所以不改变,是因为他认为现在还不是需要改变的最后关头,尽管周围的人可能已经急的不得了了。与其告诉当事人“何必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如试着询问当事人他们认为非得改变的标准何在。了解当事人愿意改变的底线后,就比较能找到还可以小小突破之处。
3 最后才关怀不解的询问坚持的代价与后果
建议咨询师先按照前述各个辅导员当事人的方向尝试无效后,最后再提出此类问句,在提出此类问题时,须特别注意:其所提的行为代价,必须是当事人所看重的、害怕失去的,而不仅是咨询师在意的。如果不是当事人看重的时候,此类问句的效果将无法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