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2: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片段来源:《精进》
【R-原文片段】
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一是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我称之为“收益值”;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我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只关注到一件事情在发生时带给我们的即可的好处,而忽略了这一好处是否可以持续下去,产生长期的效果。就拿玩游戏来说,玩游戏带来的愉悦感是其它绝大多数事情无法比拟的,但一旦停下来,这种愉悦感就迅速消退了,于是有些人为了再次寻求这种强烈的愉悦感,就会继续不断的玩下去。所以玩游戏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件。再拿观看综艺节目来说,很多综艺节目耗资巨大、设计巧妙、制作精良,又有多位大牌明星助阵,所以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让观者身临其境、大呼过瘾,可是一旦节目结束,就会感觉失落,第二天能记起来的也不多,所以观看综艺节目也可以看作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件。
以此类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大多数事情都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衡量,由此便可得到由这两个角度组合成的四类事件: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机游戏;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餐;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三首诗;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组技能练习;认真的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地刷微博;使用社交软件窥视陌生人的隐私。
【I 重述原文】
What:有时,当下让我们觉得值得的事,过段时间,就会心生感叹,感觉一点也不值得,甚至会说“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这么选了/不花那么多精力了。”抉择是自己反复斟酌后做的,为什么依旧会出现“不值得”的心态,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Why:首先,我们要理解“值得”包含两个角度。第一,当下可以为我带来收益,从身心灵各方面,这个“收益值”是否足够大到可以令我有所愉悦、有所收获。第二,这个收益的衰减速度要足够长,“收益半衰减期”的时间越长,这个收益影响持续越久,从长远角度来看值得感越高,我就愈能收益颇多。
而令我们产生“性价比不高”、“”投入太高、产出过低”的不值得感,也往往是因为当做决定时,我们更多关注当下这事可否带来即时好处,而忽略去考虑这个好处是否可以持续下去,产生长期的效果。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分析这件事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需要同时衡量“收益值”、“收益半衰减期”两个角度,如若不然,我们就会觉得做了无用功,或者投入产出不成正比,而有了后悔、懊丧的感觉。
How:那我们该如何做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两个角度可以组合出以下四类事件。
1.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比如参加专业领域研讨,增加了与同行交流的机会,拓开了视野,增加了的知识储备还可以学以致用到今后的工作中。
2.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比如疯狂追星,购买偶像的周边,当时内心多激动、幸福,事后就得吃土还多久的信用卡,以及被无谓消耗掉的光阴无法再追回。
3.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比如日复一日地锻炼,无乱刮风下雨,烈日严寒,才能造就人人都羡慕的健康体魄。
4.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比如躺床上刷手机,几个小时过去,只剩下头晕眼花。
其次,我们需要清楚自己到底想得到的是什么?期待的是短暂收益,还是长期利益但需要先期投入时间、精力,亦或是两者皆想要?
基于以上从而对应做出自己的取舍。
Where:工作、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我们时刻在“当下好处”和“常远利益”的天枰上做着自己的选择。尤其是需要我们做出重大决定时,更需要关注“收益半衰减期”这个角度,拉长时间期限去看,避免判断时出现盲区,而出现费时费力,事后后悔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