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两条后台留言——
“我姑娘看了您的推送,说我是专制型父母,她不善于沟通,容易得罪人,说话特别欠,都是我的错。我觉得她不懂感恩,不会体谅父母,什么时候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一个妈妈在说14岁的女儿。
“……妈妈常常大发雷霆,说我嫌她烦了,说自己死掉最好等等,或者说我没本事,只会朝她发脾气。今天就发生了,发火、摔门。我一句话也没说,我真的只是太累了 ,不想讲话而已。”
一个34岁的女儿在说妈妈。
我们,都渴望被认可,被接纳。
特别是父母、子女。
这种渴望,是相互的。
很可惜,我们往往得不到。
特别是父母、子女。
这种失望,是相互的。
亲子之间,认可接纳的本质,是爱和安全感。
不会给予爱,很难得到爱。
爱,是种能力,需要学习。
有人问我,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适应、独立、合作,建设外部世界。
丰富、坚韧、宽广,建设内心世界。
有点理性。
要感性的答案——
教育,为了让一个人学会爱。
爱不完美的世界。
爱不完美的自己。
适应,才能生存。
这样不会轻易跳桥,也不会策划杀母。
其实,我喜欢自私的答案。
我教育孩子,为了他爱我。
真心实意,爱我这个不完美的妈妈。
我要做的,是努力爱不完美的孩子。
我不等他说谢谢你。
他不等我说对不起。
父母子女一场。
只有一辈子。
就这一块田。
耕种爱,收获爱。
爱,与被爱
林恳四岁,我带他在路边摊买油炸臭干子,旁边还有个妈妈带着儿子。
孩子大概上初中,端着碗吃,过一会他把碗向妈妈的方向送。
妈妈一脸不耐烦,皱着眉头,一努嘴,抬手推回去,催着:“快吃快吃!”
孩子默默地,顺从地低下头,继续吃。
如果我没看错,他脸上有一丝沮丧。
其实,前一刻,妈妈的表情让我暗暗心惊。她不可能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她的脸看上去,几乎可以用“厌恶”来形容。
快吃,别浪费时间,你要吃已经给你买了,还要干嘛,一天到晚就知道吃,你别管我,你管好你自己,管好你的学习……
我脑海里响起这些画外音,然而,我理解这些画外音——或者,应该说,我习惯。
我们习惯了被这样对待。
然而,多好的孩子啊,想着妈妈。
如果是我的孩子,我要抱抱他。
从那天起,我提醒自己,一定不要这样对林恳,一定不要无视他的爱。
林恳爷爷很溺爱林恳,小时候桌上会有一碗“林恳专用菜”,其他人都自觉地不碰。
至今,爷爷都会在林恳吃饭过程中,忽然变出一些“私藏珍馐”直接塞进林恳碗里,比如每只鸡独一份的鸡胗。
在孩子这张白纸上,你画下的每一笔都可能产生意义。这样下去,林恳会变成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白眼狼吗?
我知道,我没法改变任何人,尤其是家里的老人。
客观现实对每个人都同样存在,适者生存。
为了保证孩子健康成长,于是扫除路上的一切障碍,不仅不明智,而且行不通。
没法改变别人,可以改变自我,谁也拦不住我做什么样的妈妈,我也是别人的客观现实。
只要有机会,我就向林恳说明:这些菜大家都可以吃,但你小,我们疼爱你,所以留给你。
这样说,可以解释爷爷的做法,也能让林恳体会家人的爱,不至于以为这一切都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其实我也惯林恳,生他之前,鸡脑子都是我吃,等他爱上这一口,我就再也不吃了。但我同时明确告诉林恳,妈妈也爱吃,我不吃给你吃,因为我们爱一个人,会乐意把最好的东西给他。
有时我还会象征性地假装吃一点,表示尝过了,以证明每个人都有份。
有时我特意跟林恳分过来一点尝尝,表示好吃,再谢谢他分享。
渐渐地,林恳会把他的专用菜分给我,分给别人。
“妈妈,给你吃,菜是大家的,大家都能吃。”
像我妈妈一样,我把自己最喜欢的鸡脑子留给孩子,我吃家里的剩菜,我吃两男人不吃的东西,我打扫他们吃了一半的零食。
有一阵,林恳习惯了妈妈这样,吃完鸡腿,就把骨头丢我碗里,方便我“深加工”。
我问林恳为什么给我,如我所料:“因为你喜欢啃啊。”
不能怪孩子,怪我没说明。
遂告诉他:妈妈确实爱啃骨头,不过妈妈和大家一样,喜欢吃好的,但我爱你们,所以不怕吃差的。
从此,林恳还是会把骨头给我,但他时不时会说:“妈妈,你也要吃,你不能不吃,你不能老吃最差的。”
有孩子的爱,老吃差的有什么关系。
可是,我要领受孩子的好意。
每一次林恳给我吃东西,我一定会尝一口,同时夸东西好吃,夸他记挂妈妈。
让他因此有荣誉,从此有方向。
让孩子感到被爱,他就能学会去爱。
现在的林恳,吃到任何好东西,一定要拿给我尝。
“妈妈,这个东西可好吃了,你吃一口,就一口。”
新款奥利奥、MM豆、樱桃巧克力……老实说,我不十分感兴趣,而且我怕胖……
“乖乖,谢谢你。妈妈是大人,不像你那么爱吃这些,把你喜欢的东西给我这不喜欢的人吃,可惜了。以后我有什么想吃的直接跟你要。”有时我向他说明。
林恳不情愿地嘟着嘴,勉强接受。
辜负了美食与爱的我,很惭愧。
最近开始健身,我认真跟林恳打了招呼:“你不能再给妈妈吃了,不是妈妈不领情,是健身教练要批评。而且,吃它一小块,跑步半小时。”
跑步理论打倒了林恳。
小人想象狼狈的妈妈,在沙发上疯笑着打滚。
爱和被爱,是生而为人最温暖的礼物与回馈。
偶尔,我想起那个端着碗的孩子。
我真想隔着时间,接过那只碗。
2018年6月
《非常规育儿经》已收录本文
新书正在封面设计磨合中
感谢各位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