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拆书帮(ID:chaishubang)
《沟通的艺术》再版14次,在美国是权威的沟通教材,超过200万人使用的人际关系读物。我们可以在这本书中的“看人入里”“看出人外”“看人之间”三个层面学习到既有效又适当的沟通方式,成为沟通达人。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可以尝试理解对方的想法和观点,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理解和尊重,从而让沟通更顺畅。
阅读原文片段
•你听过一个相当有趣但是带点歧视的笑话,你假设这个笑话不会冒犯一个有点拘束的朋友,结果还是冒犯了对方。
•老师想要删除授课内容中的某个主题,让你感到很不舒服。你假设自己是老师,一定会想要知道学生对你所做的事情是否感到困扰。所以你认为你的老师可能也会乐于接纳建设性的批评,结果很不幸,你错了!
•一周以前你对朋友发火,说了些让你后悔的话。如果别人对你说了这些话,你会认为两人的关系到此结束了。心想你的朋友也会这样认为,于是你觉得再联络对方也没用了。事实上,你的朋友认为他也有部分责任,结果他认为你才是想要了结关系的人。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例子了解到这样的一个现象:有的人会猜想别人以不利于自己的方式看待自己,有的人会猜想别人以对自己有利的方式看待自己。别人的想法一定类似于自己的观点,这种错误的假设广泛且频繁地发生在许多情境中。但是,别人并非总是按照我们的方式思考和感觉的,因为假设彼此的想法类似可能导致问题。你如何能找到别人真正的立场?有时候要靠直接询问对方,有时候靠着和其他人核对,有时候则需要在深思熟虑后做一个成熟的猜测,这些替代性的方式都比单纯的假定“每个人都像你一样反应”来得更好。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们大部分人都容易有这样的行为:基于一个行为,加上自己的解读,然后给对方做出评价。
我们的解读,将行为赋予意义的过程。要么是假想出对方是恶意的或负面的,要么是理所当然认为对方一定会理解自己、认同自己;却很少去了解到别人真正的想法或立场。
我们的解读是基于行为,而行为的发出者会有自己的动机和理由,我们可以去了解、咨询对方的动机或理由,他为什么会这么做,而不是简单的将我们的解读等同于对方的动机或理由。
我们总是加上自己的解读做出评价,这样会有什么影响呢?
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认定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就是事实,恐怕会产生很多严重的人际关系。就像我们自己也不喜欢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原因草草下结论。即是我们的解读是正确的,但是当我们义正词严、一针见血的评论很可能让对方产生防卫。
学习者拆为己用
请大家回忆一下,在过去和别人交往或沟通的经历中,有没有出现过自己解读了对方的行为,后来发现原来压根就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举个例子:
有没有经历过:你看到你的上司找到你的下属沟通,以为上司不相信自己,所以跳过了自己直接跟下属提要求。后来才知道,其实上司就是想了解一下工作进度,对你没有其他想法。
学习者01:
我看到的行为:一位熟人走在街对面,我大力挥手,她看到之后扭头就走了。
我以为:那天电话里争执后没有说抱歉的话,她记恨在心。
后来发现的事实:没戴眼镜。
学习者03:
我看到的行为:我们几个合作伙伴每期周会轮流当主持人,本来定好国庆后第一周我主持,结果后来通知我换了别人。
我以为:嫌弃我不会当主持人
后来发现的事实:为了鼓励另外一个伙伴
学习者06:
我看到的行为: 我的领导找我的同级谈话
我以为:我以为我也要被谈话,受批评
后来发现的事实:我的领导只是想和同事一起看音乐剧
学习者09:
我看到的行为:我婆婆在育儿方面老是跟我起争执
我以为:婆婆对我本人有意见
后来发现的事实:婆婆很爱孩子,而且她习惯了用老一辈的方式养育孩子
学习者05:
我看到的行为:老公总在我分享一些事情的时候不热情回应
我以为:他对我的话题没兴趣
后来发现的事实:他只是太累了
看了大家的分享,其实我们好像也经常会有这样“我以为”的时候。
我们基于行为表达了“我以为”,而我的以为却又不是对方所认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你若无其事,我已被自己作死。这个鸿沟真的无法跨越吗?NO,NO,NO!我们一起来看片段二吧!
本次拆书实录未完全在此显示,想查看其余实录的小伙伴请在拆书帮公众号下回复“误会001”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