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文章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了开来。
这当中的大多是鼓吹我们应该远离舒适区,逃离体制内,不要让体制限制了我们人生的发展。
当然,这很难说有什么不对,毕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儿。
对于那些本就满腔抱负无处施展,一直被钳制在体制内的有志青年来说,或许远离体制,重获自由并非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儿。
但是,我想说的是,这类文章的兴起,使许多本来在体制内活的好好的,并不觉得人生有什么不妥的人,看完之后便不自觉地认为,哎呀,我应该觉得羞愧难当,本该是热血喷张的年纪,我却被体制牢牢地捆绑致死,实是不该啊。
于是一阵热血上头,就贸然的辞去体制内的工作,去追寻文章中那种理想,那种抱负,那种抬头就能看到天的让人振奋的生活。
可是,现实并非如文章中写的那般的好。
毫无计划,毫无准备的贸贸然的就去追寻这种理想的人,大都会被现实打得遍体鳞伤。
紧接着他们便开始怀疑自己,开始变得绝望。
明明文章中的那些人活得那般的如意,不仅有了钱有了理想,可以衣锦还乡,同时还特别解气的给了当初所有不同意他们离职去闯荡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并让所有人看到了自己选择的正确性,以及不被体制所约束的生活的自在逍遥。
可是为何到了自己身上,却实实是不仅打了自己的脸,同时还给了当初劝阻自己的人以可供取乐的素材。
明明想要的是大道青天,可到头来却变成了众人眼睛里的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愚勇。
于是,他们开始变得郁郁寡欢,觉得自己天生就是什么事儿都干不成的人,这当中有些有些人还足够幸运,在别人的帮助下能够重新站起来,过回自己原来的生活,可是有些人也许就此一蹶不振,郁郁寡欢,满心忧郁了。
其实,像这种鸡汤文,在我看来,只不过是给那些本就雄心满满,有规划有企图的人一个离开体制的合理的理由和借口罢了,但是这并不代表就适合我们普罗大众。
我们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可能也就只能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的现实,而且,若我们不愿承认自己的普通,实现理想的途径也有千千万万,何必非要辞职,做这种勇士断腕般的决绝的选择呢?
换个思路,说不定就是另一番天空呢?
麦瑞克.阿尔伯在她的书籍《双重职业》里的诠释,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途径啊。在书中她为我们诠释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即去做一个斜杠青年,何为斜杠青年呢?她如是说:他们就是有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或其他,而工作之余会利用才艺优势做一些喜欢的事情,并获得额外的收入的人。
斜杠青年们不是也通过磨练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加多姿多彩,充满生趣吗?
所以,有的时候,体制并不是阻碍你自身发展的绊脚石,真正绑劳你的其实是你已经麻木不仁的那颗心。不要把所有的罪恶全部都归于体制了,想要鱼和熊掌皆可得的话,不妨尝试工作之余去努力提高自己的喜欢的技能,你会发现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后,便也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