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时,我常常会有很强的代入感。当影片刚开始,冷锋向牺牲战友的家人敬礼时,我就感到了一种深深的绝望。而这种绝望贯穿始终。人生最大的绝望是别无选择啊。生活在战乱中,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交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下一秒,甚至对于大多数普通民众而言,只能拼命奔跑、呼叫和痛哭。当生命在暴力争夺面前变地一文不值,变成射击训练的枪靶时,诸如冷锋和何建国这样的军人还可以扛起枪杆去战斗,成为改写他人命运的救世主。可是,比起为英雄主义鼓掌,我更想问问他们,如果选择权给你,你更愿意成为乱世的英雄还是和平年代的军人?拿血肉和生命作为资本的事情,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
冷锋经历过那么多次枪林弹雨,让他坚持下来的是军人的使命感,可支撑他流血也要站起来的大概是胸口的那颗子弹。不是不害怕,不是不曾被打倒。「支撑我们勇往直前的是,爱与信仰」。正如影片所呈现,权力和地位可能让人变地癫狂。而爱与信仰,让何建国站出来担下自己是冷锋,让Rachel留下一句shame on of you 后和感染病毒的冷锋一起离开,让陈博士用人生的最后一个谎言护住带有病毒活体的pasha。我在想,为什么会产生民族自豪感?我们的同胞中存在这样的人,而且很多人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于是这样一个越来越强大勇敢的集体,成为你的动力和保障。
也有一些印象深刻的细节。动乱之后,瞪大眼睛的孩子铁窗后看着,车从另一个荡着秋千女孩背后疾驰而过。看过多少战乱,才能这么冷漠。工厂里的非洲人民和中国人得知明天就有救援,围在篝火旁欢呼舞蹈。又曾多少次担忧生死,才能连一秒钟的庆祝都不容错过。当冷锋和Rachel深处非洲草原,画面从炮火切换到蓝天绿地,突然觉得这才是非洲。
从电影本身讲,很多故事细节没来得及细抠。最直观的感受是动作场面很酷,最后的单挑简直暴击。张翰刚开始让我觉得很跳,和战争紧张的局势格格不入,渐渐地觉得很适合他演,但并没有太理解设置这个角色的用意。网上说,吴京拍摄水上的场面险些丧命,敬业精神油然而生。用心的东西值得用心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