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朋友打来电话说,她想送儿子去市里上早教,问我有没有必要。
我说:没有。小城没有早教中心,想上早教,只能送往市里。按一星期两次早教课计算,两位家长肯定得有一个请假陪同,这样既耽误自身工作,又费事费钱的事情为什么要做呢?
她说:我就是想让孩子多学点东西。
我说:那你更不必去了。早教中心不是教孩子知识,而是教父母如何在生活中给予宝宝关爱,同时通过科学的手段对大脑智力潜能开发,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和健全的性格。且不说现在早教中心良莠不齐,就算早教中心教给你的方法和技巧都是极好的,可是你不能按要求去做,岂不是浪费?
孩子不是靠一星期两节的早教课就能“脱胎换骨”,孩子的早期教育脱离不了家庭的影响。他在学校学到再多、再正确的东西,可是缺乏父母的正确示范和引导,只会给孩子心中埋下怀疑的种子。
如果小城里有早教班,我当然建议经济条件允许的可以去送去。可是对于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折腾实属没有必要。
我跟朋友说:想要教育孩子,首先教育自己。你玩手机让孩子看书,他肯定不干;你看电视丢给孩子一堆玩具,他肯定不玩;你动辄打骂孩子,不考虑他的感受,就不要怨孩子胆小不敢见生人。
教育,不是以工作繁忙为由而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的放任自流,不是留给孩子一叠冷冰冰的金钱换取没有温度的玩具,不是送他到全世界最好的学校,不是在孩子企望拥抱与理解时的视而不见。
教育,应该是用不断成长的自我去呵护需要用爱与陪伴滋润的幼苗。
02
对孩子来说,三岁之前,最好的教育是妈妈的爱。
我上班的时候,儿子跟着奶奶。老人嘛,为了哄孩子高兴,常常放些儿歌,像《爱我你就抱抱我》、《我有一头小毛驴》、《吹泡泡》、《小苹果》等,每天都会放不下十遍,可是从没听一岁七个月的儿子开口唱过。
国庆节,我和老公带着儿子跟我的父母一起出游,正巧在公园里看到藤上结了好几个葫芦,随口就教了一句“葫芦娃,葫芦娃”,结果儿子就学会了。要知道现在儿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仅限于说叠音词,两个字的非叠音词还说不了几个,结果三个字的“葫芦娃”唱的标准极了。
回来后,我又有意识地教了一些《小燕子》、《一闪一闪亮晶晶》、《两个娃娃打电话》等,虽然他只能唱简单的两个词,但是听音乐的时候不再是之前那种没有反应的态度了,自己玩的时候也爱拉长音调发一些我们听不懂的音。
这件事让我深刻意识到,那些“发音标准”的早教机根本不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教育,只有带着浓浓的爱的教导才能开启儿子智慧之窗。
在孩子还不懂得分离的年纪,送孩子去那个陌生而又感觉不到温暖的早教中心,不如你把孩子拥入怀里,用你发自内心的歌声去温暖孩子的心智。哪怕作为妈妈的你五音不全、哪怕普通话不标准、哪怕你连只小鸭都画不好。
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一直在强调“人性化”、“情感化”?为什么电脑不能取代老师的地位?就是因为人有感情、有情绪,更真实,能触摸,可以产生共鸣。尤其是对于处在模仿阶段的孩子,“人”的作用无法替代。
如果你想教孩子点东西,那么你可以自己学起来啊。别怕自己教得不好,你忘了古人告诉我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理了吗?你只需要用爱为孩子打开“天赋之窗”就好,剩下的就是你的陪伴静等孩子“天赋之花”的盛开!
03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对人来说,最重要的教诲,那就是一个成熟的和慈爱的人的现身教育。”
很多母亲,从孩子一出生便开始焦虑。她们害怕孩子学习不好、德智体美劳没有全面发展,总是担心孩子落在人后。于是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让孩子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
徐浩渊博士说:为什么父母给孩子制造了这么大的压力?因为父母把自己的焦虑转嫁给了孩子。父母,尤其是妈妈,他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我身边很多女孩子,结婚生子后,生活全围着孩子和老公打转,她们的心思只在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上。可是你不优秀,怎么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呢?
你喜欢“差不多”,孩子便不会追求“卓越”;你贪图享乐,孩子便不知“努力”是何状态;你总是人云亦云,孩子便学不会思考。你不要责骂孩子为什么不争气,因为孩子就是你的镜子,他只是放大了你身上的缺点而已。
不要去追求各种“早教机构”,不要依赖于各种高科技电子产品,不要总想着把教育孩子的任务推给他人。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须教育好自己。
你在工作中精益求精的态度,会教给孩子如何“认真”;
你在生活中宠辱不惊的风格,会教给孩子如何“从容”;
你在追求梦想中矢志不渝的努力,会教给孩子如何“坚持”;
你本身,就是孩子最好的教育;你踏实实干的人生,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要想教育好孩子,何不先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