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虽大,温暖却少
怎样才能留住手心的温度
✎ 本文作者/秦桑
在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里,你有否怀念过那些有温度的手作品?
比起工业化机械生产的千篇一律,我更热爱那些饱含匠人心血的手作品。或许这些手作品的价格比同样的工业品高,又或者它们因为人工制作而具有着这样那样的小瑕疵,可于我看来,手作品的这些小缺点,都敌不过那份从指尖传递到作品的独特温暖。
于是,我开始了漫长的寻觅温度之旅。在这个“旅途”中,我知道了一个名叫周AA的普通女孩,收获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手作天堂。
“野菓杂货”,是店主周AA亲手造出的一个梦。这个看起来很甜美很“日系”的女孩,放弃稳定的教师工作,把手作和杂货铺当做自己全心投入的事业,从默默不知名到如今的手作,已经过去了三年。
贩卖四季日常的杂货铺
打开“野菓杂货”的网店页面,我第一眼看到的是海浪般的波纹,山谷样的线条,仙人掌的颜色,森林的图案……这些大自然最为寻常的元素,统统被一双巧手捕捉进物品里,如同流动的时光被凝固成了温暖的日常。周AA热爱自然,对她来说,自然是每日每时每刻所接触的世界本我,是日常,因此野菓所贩卖的东西也和四季自然、和日常相通。
而到底什么才是四季的日常呢?周AA觉得,生活的重点是“家”,而一个家里除了“人”,还会需要到各类生活杂货,日常就是由这些杂货构建而成。“野菓”的手作杂货,没有品牌标签的张扬,更没有流水线出品的冷漠。每一件手作品都带着家的味道和温暖,成为家中生活的参与者,安静地守候着每一个平凡又温暖的瞬间。
邂逅恰如其分的自己
周AA与手作品结下不解之缘,是由一个奇形怪状的漏袋子开始。那是周AA的第一件作品,做这个袋子的时候她甚至还没有缝纫机,仅仅用针线将布料一点一点地手缝,花了很长时间做出了一件失败品。这份带着手指温度的失败品,却激起了周AA对已趋于麻木的日常生活的热情。
自此之后,周AA开始了日积月累的手作尝试,渐渐地,这个兴趣让她的生活和内心都发生了变化,她觉得自己变得比以往更柔软丰盈,而这正是“野菓”诞生的契机。2014年,顶着亲朋不解,放弃稳定工作,没有任何开店经验的周AA成为一个“无业游民”,坚持把手作特有的温暖传递给同道中人的“野菓杂货”正式上线。
常常被人问到店名为什么叫“野菓”,周AA表示“野”为自然,自然为随性,自己名字叫苹果,加上了个草字头,使名字也沾染了几分自然之野。店铺开张后,周AA的生活变得随意起来。睡到自然醒后给自己做顿饭,处理一下当天接到的订单,接着上网研究一下新的潮流与设计,下午开始安静地坐在缝纫机旁工作——可对周AA本人而言,这样自由的生活,倒是适合自己随意的性情。
毕竟,将生活琢磨得精致的条件之一,就是时间。
捕捉春夏秋冬的温度
手作之物,比不上流水线商品的精美与严苛,却让人觉得更加朴实与温暖,仿佛已经被手作人灌注了魂灵般,赋予了四季的生命与色彩。“野菓杂货”的作品也如此,它不仅包含手作人的辛劳,更有手作人的气质与温度,传递着属于平凡生活的点滴暖意。
对于周AA而言,“自然”是手作品的灵感之源,“野菓”的出品基本都是应季节而生。夏季的元素是蓝与绿,穿的衣服都是轻薄的,体现到布料里便是清爽的麻或者轻便的棉。冬天的色彩元素则是灰与棕,人们穿的衣服倾向厚重暖和,体现到手作品布料应用上便是法兰绒或者羊毛。
从一块布中感受到四季更迭的快乐,这就是周AA给“野菓”的顾客带来的温度。
“我觉得自己一直是以一个学徒的身份在学习和制作吧,我不会轻易满足于自己的作品,希望永远有进步,成为更好。”对于周AA而言,缝一个包,做一个碟,这些不仅是手作品,更是创造有灵魂的生命体的过程。它带着指尖的温度,带着手作人的情感,传递出平日总被忽略的甘甜。
坚持不断地创作饱含匠心与温度的手作品,这便是周AA所选择的人生。如果你是她,面对朝九晚五的稳定与自由随性这两条截然不同的路,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文字由极物原创,图片来源于野菓杂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