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一毛钱就可以买来一个烧饼一根油条,便是一顿让众人艳羡的早餐。到上中学时,如果谁家能存上10000块钱,简直就是土豪级的存在,是绝对的有钱人,是人见人爱的万元户。
当时镇上出一位了名人,因为他们家能卖万斤粮,把他的事迹拍成了宣传片,在村里放露天电影的时候进行加映,每次看到他指挥浩浩荡荡的拉着粮食的车队去卖粮的画面时,我都会无比震撼,太能干了!这名人后来还进了北京和国家领导人合了影,照片挂在他家盖的小洋楼的客厅,正对着大门,来人一眼就可以看见。
这个故事,对于我来说,可能是如何对待工作的启蒙教育。一个人能把田种好,把很多很多田种好,就能收很多很多粮食,去卖很多很多的钱,就可以达到很多很多农村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在那个传说广东遍地都是黄金的年头,我随着打工洪流来到广东,企盼着能捡些黄金回去改善生活,同时光耀门庭。当口袋只剩下6毛钱,工作依然没有着落的时候,我还要面临着一个重大选择——要么是用这6毛钱买两个包子当晚餐然后走回去住处,要么用这6毛钱坐公交车晚餐就不要吃了。我选择了第一个方案,后来证明是天大的错误。当我步行十几公里回到住处,那两个包子的能量已经消耗殆尽。
这样的选择在后来经常遇到,每一个看似正确的选择,在后来有可能会变成错误的选择。不过没关系,第二天早上我起来喝了一大杯白开水后,就去找到了一份工作,终于不会饿肚子了。很奇怪,跑这么远来居然还是为了填饱肚子,连捡些黄金的理想都忘记了。
这份工作是在一家工厂做杂工,面试的时候老板一看我的样子就说你干不了的你走吧。我知道他的意思,戴着厚厚的眼镜白白净净文质彬彬,怎么可能干得了杂工的粗活脏活。我对老板说我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了,一路走过来的,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绝对能吃苦,还给老板讲镇上种田名人的故事,说我能像那个人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还向老板保证可以先试一个星期,只要包吃包住不用付工钱。于是老板大发慈悲,收留了这个有些另类的杂工。老板还说:“你比这里的人读的书要多,你要学管理,用知识赚钱!”我铭记至今。
南下的淘金之旅就是这样开局了,每天在工厂搬抬提拉,认认真真勤勤恳恳,不嫌脏不嫌累,最直观的变化是开始要两个人抬的东西后来我一个人就可以搬了。一个月后就把我调到车间流水线,后来做了班长,给老板提了一些建议,改良了一些工艺流程。再后来我辞职走了,老板设宴送行,他一开始就知道这里不是我的久留之地,但他还是收留了我。
很多年后,我回去看了看,工厂规模大了很多倍,老板外出不在,都是生脸孔。生产车间和业务形态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干净整洁,规范科学,比起当初完全天翻地覆的改变。
老板文化程度不高,为人善良,敢闯敢拼,勤勉能干,就像我们镇上的种田名人,把自己会做的能做的事做到最好,结果自然不会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