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几部有关动物的电影里,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忠犬八公》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前者主打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线,突出八公对主人的坚守;后者则立意宏大,讨论了人性、宗教、信仰等比较深刻的话题。最近,一部朴勋政导演、崔岷植主演的韩国电影——《大虎》映入眼帘,几番折腾,终于看完了全片,怎么说呢?主旨立意深远,令人感触颇深。同样以动物和人为主角,这部电影讲述的则是人虎情未了的故事,主要探讨的,是人与动物、乃至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与虎等其他动物同为生灵,到底应该敬畏自然,还是一味地不择手段地无度索取。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将老虎山君拟人化,赋予其人性化的情感特点,由此与人类加以对比;同时,又将山君的存在抽象为自然的意义,在人与虎的周旋中影射出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从而勾勒出人的贪婪无度和无所畏惧。
电影通过对老虎山君的细节刻画,很容易让人萌生出“作为自然界的生灵,人与虎区别真的不大”的看法。人类遇到危险时会胆怯、会害怕,老虎也是如此;人类有保护家人的天伦之情,山君也有,且不输人类。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无不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信条下进化存活,谁又比谁更容易一点呢?就像男主满徳在儿子死后会痛哭流涕、悲伤欲绝,老虎山君何尝不是身犯险境载回孩子,在小虎崽尸体旁嘤嘤哽咽。就像影片末尾的分别展现的人虎两家其乐融融的和谐画面,有多少人不会为之动容?人虎际遇的两相对照,更给人同为生灵,相煎何急的感慨。人有悲悯恻隐之情,也正因如此,才成就了其在自然面前的敬畏之心,就像庄子慨叹天地:“夫大块载我以形,老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可如今,敬仰不再,空留响彻山野的枪声炮响,和一个失衡已久的生态环境,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天的恶果?
在冷兵器时代,工具使用率低下,人类基于对浩瀚宇宙最原始的崇拜,对于一切强大的事物都抱有无上的尊敬,同时由于工具等自身条件的限制而对周围环境和生物产生的畏惧,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那么紧张。可随着科技等的发展,人类根据已有的经验逐步消蚀着对自然的崇敬,同时随着手中资源的增多,人类的贪婪欲超越了已有的标准,对自然不再心怀畏惧,于是,人对自然的态度就由“敬畏”就转变为“征服”了。其实从本质上来说,自原始时代开始,人类战胜自然界其他生物的威胁,从群居到使用工具,无不体现着这个群体在地球生物圈的逐步疲软和蜕化。看似手中的工具越来越先进,武器杀伤力越来越大,实质其实是人类基本生存能力的不断减弱,以及对外界环境的担忧的与日俱增。在影片中,最精彩的两场人虎交战的情节,无一不体现出人类的胆怯与无能。纵使数十人手持枪火棍棒对着一只陌路老虎围追堵截,但在山君看来这些都系毛毛雨啦!人们倨傲于武器的先进,施加在山君身上,却仅仅伤其皮毛。古语说“无知者无畏”,正是因为人类的无知,才会有令人讽刺的无畏和贪婪吧!
总觉得导演是一个浪漫主义的诗人,将一只老虎刻画成一位“侠士”,知恩图报,情义兼有,虽然明知这是导演的演绎,虽然也怀疑现实中是否有这样的老虎,但山君确实给了我们一丝人性的温暖,相比那些颟顸无知的人类,两相对照,只有赤裸裸的讽刺!影片结局有些悲情,满徳和山君双双跳下了悬崖,一段人虎斗终于落下了帷幕,然而,人类的欲望不会随着生命的终结戛然而止。正如《摩奴法典》中说:“欲望绝不会由于得想所期望的事物而满足,有如撒了酥油的火,只得烧得更旺。”天空飘着大雪,他们的尸体不久也会被雪藏,在我看来,那不仅仅是生命的终结,更预示着人对自然敬仰的终结。没有了敬畏之心,贪婪便没有了约束;没有了贪婪的约束,也就没有了理智的边界;当理智式微、信仰崩塌,于是,人类将亲眼看着这个世界被自己作到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