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是我24岁生日,按照我国的传统,我来这个世界已经两轮了。况且在北京的这一年,收益良多,想写一些东西总结一下。
成长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成长是什么?或许每个人的定义都有所不同。我认为的「成长」是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迄今为止,我有两次长大。一次是读大学,一次是来北京。一次,我知道什么叫「独立」;一次,我明白了如何才能「自主」。
在上大学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女生,也爱自称自己是「女汉子」。
小时候老爸在外面打工,老妈在家里打工,大部分的时候父母都不在身边。我常常自己一个人吃饭,晚上一个人过夜。这让我有种自己独立的错觉。
可是,当我身处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周围有一群陌生的人的时候,我意识到 「独立」不是可以勇往直前地做很多事,而是做过的每一件事的后果,可以自己扛。
这些年,我遇到过挂科,延毕,失恋。最开始,我伤心,抱怨,认为这是老天爷对我的不公。而到了现在,我已经坦然面对我作出地每一个选择而来带的后果,无论是好是坏。好的结果安然接收,不好结果仔细分析,想办法弥补或者解决。
除了自己以外,能真正有帮助的只有自己。
而毕业之后,我到北京。这是我从「独立」向「自主」的二次成长。
到了北京之后,朋友看上去比以前多了,而能够真正交心的人却少了。
某天,我翻着通讯录,突然发现我的困境,我的艰难或者真的无人可懂。每个人都带着自己过往,和自己的立场给你建议。
只要知道他的职位,经历,我大概就会知道他会给我什么样的建议。可是,我并不是曾经的他,他的建议或许真挚,或许有用,却和我想要存在差异。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只能被迫「自主」。
现在,每当有人知道我考研后要去当老师,都会补上一句:「是你爸妈安排好的吧!」
我虽然脸上笑眯眯,心里却还是忍不住想要补上一句「是我自己考虑好的呀!」
归来仍是少年
少年身上似乎总是有用不完的元气,说不完的理想。这是有理由的,少年永远不会为钱所困,为金钱奔波的永远都是成熟地少年他爸妈。
我在北京工作一年后,我确实过上了不怎么缺钱的日子。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不管怎么说至少也做到了外卖自由和奶茶自由。
当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我却要命地考虑起了精神生活。
是的,我想当老师。
在我的老家内蒙古,很多学生都需要花比别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才能和别的省的孩子上一样的大学。而到了大学,却发现自己在素质教育方面又落下别的同学好远。
原因有很多,但一定不是我大内蒙的孩子出生就别的省孩子笨。
既然如此,我只能去做了才能知道它是否可以解决。
青春不是只有抱着吉他走上舞台,也不是只有甜甜的恋爱。青春的形式有很多,我想有梦想也还算一个。
我希望自己能「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我还会不断地成长。但我希望再一个十二年后的我没有长成我讨厌的大人模样。